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处站动态 技术推广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乡村振兴 图说三农 三农视频
Logo
首页 > 乡村振兴

开拓创新抓培训 凝神聚力谋发展

——嘉峪关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狠抓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

2023年11月06日 甘肃三农在线 杨芳

图片1.png

金秋十月,硕果累累。在这个丰收的季节,嘉峪关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宗旨,以满足农民需求为核心,以提升质量效能为重点,以打造产业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为导向,凝神聚力、开拓创新,狠抓农民培训推动“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

图片2.png

一是争取项目谋培训。积极向省农广校、市委组织部、财政、人社、科技等单位积极协调汇报工作,申报农业培训项目,争取到位培训资金64万元,培训农民300人。其中:从省农业农村厅争取高素质农民培育任务100人,资金40万元,完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40人,乡村建设带头人培育30人,乡村振兴系统干部培训30人。从市委组织部争取到位乡村振兴人才能力提升培训项目,争取项目资金24万元,开办培训班4期共200人,其中:肉牛养殖培训班1期50人,合作社规范化提升培训班1期50人,蔬菜瓜果栽培班1期50人,村组干部能力提升班1期50人。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结合我市产业发展现状需求和学员意愿确定培训内容,做到“干啥学啥、干到哪学到哪、一边干一边学”,使教学活动围着农业生产转,教师学员围着田间地头转,农忙时侧重生产实践教学,农闲时侧重理论教学,真正做到了“农学结合、送教下乡”。

图片3.png

二是理论研讨提效果。注重理论与交流研讨相结合,面向省农业农村厅、省农科院、兰州大学、甘农大、河西学院、酒泉职业技术学院、周边地区农业农村局、高素质农民学员队伍等相关单位及部门遴选优秀师资队伍,充分发挥专家教授、专业技术人员、“土专家”、“田秀才”和“致富能手”的作用和优势,为学员讲授农业发展前景及展望、家庭农场经营管理、农业社会化服务、壮大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及创新、精细蔬菜种植技术、高效蔬菜制种技术、畜牧养殖、动物疫病防治、“甘味”农产品品牌创建、产品营销、新农村建设、专业合作社联合发展、创业精神、新冠疫情防控等内容,授课教师通过现身说法,既讲授理论知识,又解答学员们在生产、经营、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巩固了理论知识,增强了学员学习兴趣,提升了培训效果。

图片4.png

三是实践实训赋技能。理论研讨学习完毕后,组织学员分阶段分班级至嘉峪关市各农业示范园、肃州区沙河戈壁生态循环经济产业园、肃州区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金塔县等地实践实训,内容包括新品种新技术展示、植物病虫害防治、水肥一体化、蔬菜科学化种植管理、蔬菜育苗操作、果树整形修剪、食用菌栽培基质配料和接种、科技项目展示等各方面的技能,确保将理论知识尽快转化为实践。

图片5.png

四是外出“取经”拓视野。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加大了实地案例教学,组织学员到多个由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认定的省级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园、合作社、家庭农场进行参观、交流和学习,主要到武威、兰州新区、榆中、靖远等地观摩学习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现代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同时,带领学员“走出去”到省外“取经”,其中:赴浙江省观摩交流学习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农业产业链的打造与拓展,长三角现代农业示范点的建设与实践,浙江乡村振兴“千万工程”长埭村、何家村、外桐坞村的模式与启示;组织产业发展带头人培育班的学员,赴陕西杨凌观摩交流学习智慧农业示范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畜牧教学试验基地,眉县产业园区、齐峰果业、千裕酒业,乾县唐农苑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杨凌现代农业创新园,礼泉县袁家村三产融合促乡村振兴自治管理模式,为学员进一步开阔眼界、拓宽发展思路、提升发展能力奠定了基础。

图片6.png

五是打造基地搭平台。借助培训项目带动,在嘉峪关市打造农民实践训练基地7处,主要开展新品种、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本地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及生产中技术难题的破解等工作,为农民培训提供了一个农业生产技术的开放式交流辐射平台,有效解决了当前农民新品种缺乏、生产技术落后、农产品档次低、获取技术难、农民积极性不高、产业化程度低的诸多问题。

图片7.png

六是学历与教育双提升。结合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做好中职学历教育招生工作。进一步扩大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成果,延伸服务,把做好高素质农民培育工程与实施农民中等职业教育有机衔接,引导鼓励高素质农民培育对象积极参加中等职业教育,提升学历层次和职业技能,建立培训课时与学分转换机制,形成一体化人才培养格局,招收中专班学员36人。

图片8.png

图片9.png

通过开拓创新抓培训,凝神聚力谋发展,培养了一批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能带动的农业科技明白人,为助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了人才支撑,也为确保“三抓三促”行动走深走实赋予内涵。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