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乡镇快讯

清水县土门镇:田畴织就“春耕图” 产业振兴正当时

2025年04月09日 甘肃三农在线

图片5.png

春风十里沃野新,机械轰鸣耕作忙。四月的土门,金银花藤蔓在枝头抽新芽,翻耕后的土地泛着黝黑的光泽,地膜在阳光下折射出银亮的光带,老旧果园里的果树正经历“改头换面”,一幅“人勤春早”的春耕画卷徐徐铺展。

图片6.png

在土门镇金银花种植基地,农户们正有序开展春季抹芽作业。十余名村民手持剪刀穿梭于垄间,熟练去除冗余芽点,保留健壮主枝。“春季抹芽能集中养分供给,促进花芽分化,直接关系花蕾数量和品质。”基地技术员介绍道。不远处,农机手正操作旋耕机对板结土壤进行深耕,疏松后的土地随即被起垄覆膜,黑色防草地膜在阳光下整齐铺展,形成保墒抑草的"科技防护网"。

图片8.png

在高庙村高粱种植基地里,拖拉机轰鸣作响,在连片的田地上来回穿梭,黝黑的泥土被翻起层层波浪。今年开春以来,土门镇抓住春季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通过“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联动模式,将分散细碎的地块整合为集中连片的产业示范片带,让曾经的“沉睡田”焕发出新的生机。“我们对全镇12000余亩产业预留地开展深度翻耕作业,农田深翻能够有效打破土壤板结层,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使深层土壤与表层熟土充分混合,显著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同时,经过翻耕的土地经过春季的持续暴晒和昼夜温差作用,降低了农作物生长期的病虫害发生概率,为秋季丰收筑牢生态屏障。”土门镇副镇长崔泽邦说。通过春季深翻这一“先手棋”,土门镇正将土地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振兴动能,让广袤田野成为群众增收的“聚宝盆”。截至目前,已完成产业预留地深翻4000余亩,预计四月下旬全部完成。

图片9.png

在仓下梁建设的800亩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示范点上,一幅繁忙有序的春耕画卷映入眼帘。现代化的农业机械成为了春耕覆膜的“主力军”,一台台旋耕机在田间来回穿梭,将土地翻整得疏松平整;覆膜机紧随其后,精准地铺设地膜,压土作业一气呵成。村民们跟在机械后面,手持铁锨,在双垄上细心地打着横隔,有序地覆土压膜。在大家的默契配合下,银白的地膜如丝带般在田畴间延伸,与湛蓝的天空相映成趣。

图片12.png

低质低效果园改造项目受益果农周仓平感言:“我种了三十年果树,这两年不少果树老化生病,结出的果子品质跟不上,压根卖不出好价钱。今年赶上低质低效果园改造政策,我把家里十几亩果园都进行了改造,每亩能拿4000元补助,足够支付挖树、清园、栽苗的费用,这下我干活更有动力了!我坚信,改造后的果园肯定能结出优质果子,给我带来好收成!”。在周山村马蹄湾低质低效果园提升改造现场,伴随着老旧果树的移除和土地翻耕工作的迅速完成,果农和村民们闻令而动,全身心投入到果树补植补造的春耕作业中,大家抢抓墒情,分工明确,对各区域进行打坑、投放防鼠网、栽植、覆膜等作业,一颗颗新品种果树被精心栽植,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周山村党支部书记周彦军介绍道“建园苗木统一选用马斯特“红蛇”品种,苗龄为2-3年生,确保在3年内产生收益。项目涉及面积210亩,受益农户48户,采取‘果园+黄豆’套种模式,改造工作正有序推进,力争在四月中旬完成改造提升任务。”低质低效果园改造不仅提升经济效益,更通过“留优去劣”守护了绿水青山,让“老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图片13.png

人勤春来早,功到秋华实。暮色中的田埂地头依然跃动着劳作身影,党员干部的红马褂与农户的胶靴共同丈量着春耕进度。随着一项项产业措施落地生根,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正孕育着更丰硕的果实,书写着更生动的乡村振兴答卷。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