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宁县:7月份苹果园标准化管理技术要点
今年7月份有小暑、大暑2个节气,正逢苹果树花芽持续分化期、秋梢开始生长期、果实快速膨大起始期等3个主要物候期,必须及时落实拉枝修剪、追膨果肥、防病治虫、花果管理、御旱防雹等5项常规管理措施。
一、拉枝修剪
应以拉枝为主,综合运用拿枝、转枝、摘心、扭枝、疏枝等技术措施,控制旺枝,缓和树势,维持营养生长与成花结果协调均衡。
(一)拉枝:
1.除中心干以外的当年生强旺枝、徒长枝,拿揉软化后角度拉至平斜或略微向下,使枝条分枝角度保持在100~110°。
2.继续控制生长过旺枝,对尚未停长的徒长枝、前旺后弱的2年生枝,可持续转枝、捋枝或拿枝软化,然后用“E”型开角器等变向。
3.矮化树中上部长度超过60厘米以上的当年生新枝在拿揉调好方位后,使小主枝分枝角度达到90~100°、侧生分枝分枝角度达到110~120°。
4.乔化大树应及时拉开主枝的基角和腰角,但必须保持枝头上翘;对长度超过70厘米的结果枝和临时性辅养枝,先拿(捋)软化其基部后,再将角度拉至110~120°。而对乔化幼树,实施拉枝宜在8月中、下旬进行。
5.操作时需注意:一是在拉大分枝角度(基角和腰角)的同时,应注意调整枝条的延伸方向(方位角),减少彼此重叠交叉。二是枝与绳结合处,应加垫衬物(以防环缢),且拴绑也不宜太紧。三是提倡“一推 (拿)、二揉(捋)、 三转向、四定位(拉、拴)”拉枝法,切忌将枝拉成“弓”。四是矮化树粗度>1厘米、长度>50厘米的枝条不应一次拉到位,在5月中旬至8月中旬应分阶段实施拉枝,逐渐增大分枝角度,且不必见枝必拉。
(二)摘心:
1.在接近生理停长期前对延长枝以外的旺稍进行摘心(短、中、长枝适宜的摘心时间依次为5月中旬、7月中旬和9月中旬),可促生短枝,形成花芽,但摘心操作禁止一大片,不能枝枝都摘心。
2.控旺摘心一次效果不理想的旺枝,须摘心2~3次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3.7月上中旬,对与中心干上延长枝发生竞争的新梢及部分直立枝,在长度达15厘米时留基部5~6片成熟叶片摘心,以控制生长,待冬季修剪时再疏去。
4.对侧生发育枝以及强旺果台的长副梢,可根据空间和延伸方向,适时摘心或扭伤,可控长缓势。
(三)疏枝:
1.及早疏除背上的部分萌蘖枝和延长枝附近的簇生枝;为控制其生长,也可利用扭梢、捋(拿)枝、摘心等措施先控制生长。
2.7月中旬开始,可适当疏除冠内影响单轴延伸的先端竞争枝、背上少量遮光枝、衰弱下垂枝、多头梢和交叉枝、病虫枝和干枯枝、外围过密的发育枝和影响整形的内向枝,位置过低的小主枝和并生枝,以及严重影响光照的枝组及需要更新的一些枝。
(四)截梢:6月下旬开始,对矮化树的1~2年生长枝,留40厘米后可行剪梢,以限制旺长,促发分枝,增加枝量。7月中、下旬开始,对矮化树的2年生长枝剪截戴帽,控长效果较好。
(五)环割:6月下旬至7月中旬前,对未挂果且长势较旺的部分旺枝或辅养枝,在距离基部5~8厘米后,间隔2~3厘米进行2~3道环割(切),以促进花芽形成,但对选留的主枝不应采取环切。
(六)根颈除萌蘖:不少管理较粗放果园尤其是规模化栽植的矮化园,树干根颈部常发生大量萌蘖,既影响树体生长,也是病虫害集散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对根颈部萌蘖应及时剪除。
二、追膨果肥
(一)地面追肥:
应以大量营养元素为主,并配合多种中微量营养元素,最好能选高效液体肥。生产中应以钾肥为主、磷肥和中微量元素为辅,对长势偏弱的单株则可补充些许的氮肥或氨基酸水溶肥。追肥最佳时期嘎啦系品种为7月上旬,中晚熟和晚熟品种为7月中旬至8月上旬。追肥适宜部位应离开果树主干30~50厘米并以树冠(梢)外缘正射投影以内为准,施肥深度10~15厘米。追肥方法既可用追肥枪,也可在膜侧顺行挖深10~15厘米、宽20~30厘米的条状沟或辐射状沟施,或乘墒在膜侧穴施或撒施后浅翻。
建议施肥量:
1.中等肥力的旱地乔化园,选用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每生产1000公斤亩可施入10~12公斤;选用高钾型三元复合肥,产果2500公斤以上果园亩施高钾型硝硫基复合肥40~60公斤;选用单质固体肥料,每生产1000公斤苹果亩需施尿素2.6~4.4公斤、18%的过磷酸钙为3.3~5.6公斤和50~58%的硫酸钾5.2~8.2公斤、磷酸二铵0.5~0.8公斤,尿素0.2~0.3公斤。
2.矮化园,7月中下旬每亩果园分别滴灌2次(间隔期10~12天)磷酸二氢钾3~5公斤(300倍液)或2次中氮高钾型大量元素水溶肥(15-5-30或相近配方)5~6公斤。
(二)叶面喷肥:此时多喷钾、磷、镁、铁等速效肥,对增糖、促色、减少生理病害均有好处。 结合果园施药,间隔10~15天,喷2~3次0.3%的磷酸二氢钾(或0.3%亚磷酸钾,)和1次200倍液的黄腐酸二胺铁(或者柠檬酸铁+0.1%尿素的混合液)。对嘎啦类品种,采前20~30天,用0.3%的磷酸二氢钾与1000倍的螯合钙(或氨基酸钙)间隔10天分别进行喷施2-3次。
三、防病治虫
病害重点防控褐斑病、斑点落叶病及果实轮纹病、炭疽病,虫害重点防控卷叶蛾类、叶螨等,兼顾蚜虫及其它。建议7月上旬,可喷施30%戊唑·醚菌酯悬浮剂2500倍(或用33.5%喹啉铜悬浮剂2000倍替代)+5%阿维菌素水乳剂5000倍(或用22.4%螺虫乙酯悬浮剂4000~5000倍替代)+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3000~4000倍(或用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4000~5000倍替代)+0.3%磷酸二氢钾溶液;对上年早期落叶病发生较严重果园也可单喷1:2.5:200倍的波尔多液1~2次(间隔期20天)。
四、花果管理
(一)套袋果园雨后要注重理袋顺袋,防止因果袋粘连果实而引起袋内灼果。
(二)7月下旬开始对结果过多的下垂大枝和结果部位外移的大树,应避开中午高温时段,采用木棍支撑或绳索吊拉,进行吊枝或顶枝工作,既可防压坠劈裂,也可避免结果大枝间的重叠交盖,更能稳定树体骨架,保证果实发育,促进果面着色。
(三)做好早、中熟苹果品种提质增色后期管理及果实采前准备等工作。
五、御旱防雹
(一)抗干旱
入伏前树盘覆草,降低土温、减缓干旱危害和降低果实日灼及套袋果形成“皮球果”的风险。设法进行补灌,以减轻高温与干旱的叠加负面效应。增加果园喷水、喷肥次数,既可在早上9时前或下午4时后对树冠多次喷水,也可结合果园施药,躲过太阳直射时段喷施2~3次黄腐酸、腐植酸,增强树势、减少小果率及日灼病的发生。
(二)防雹灾
夏季容易遭受雹灾,雹灾发生的减灾补救措施:一是抓紧清理果园,摘除破伤果及枝叶,促进树体恢复生长;二是及时喷药,防止次生性病虫害发生蔓延;三是加强肥水管理,结合喷药混喷高效水溶肥,为树体恢复补充营养。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