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助力畜禽品种测定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自2021年4月第三次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启动以来,甘肃省按照“统一部署、分头实施、统筹推进”的原则,2021年拨付500万元到各县(区)开展畜禽遗传资源入户普查工作,所有行政村全覆盖、所有畜禽品种全覆盖,无一疏漏全部普查,经过省、市、县、乡、村五级畜牧(兽医)部门16000人的共同努力,将15个市(州)、90个县(区)、1401个乡镇(街道)、17576个行政村(社区)的已知资源27个畜种319个品种,按时提交到全国畜禽遗传资源普查信息系统。
2022年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进入攻坚阶段,由面上普查转战性能测定,从查面转为测点,要求更专、更精、更准,再加上部分指标季节性强、时间周期长,测定工作费时、费力、费钱。为客观、准确地编写第三版畜禽遗传资源志书,充分发挥国家专家的技术指导优势,调动科研院所和高校的研究员及教授的工作积极性,组建1个品种+1个养殖场+1名国家专家+1名省级专家+1名省级联系人测定队伍,明确分工,靠实责任,开展各品种生产性能测定工作。
为准确测定甘肃省各畜种生产性能,进一步提升甘肃省种业自主创新能力,今年省农业农村厅在有效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任务重的情况下,仍然筹措457万元用于2022年畜禽遗传资源生产性能测定和新发现资源鉴定工作,重点对2021年普查时新发现的畜禽遗传资源(甘加羊、肃南马鹿等)进行新发现畜禽遗传资源鉴定,同时对国家分配给甘肃省的13个地方品种和3个培育品种生产性能测定经费不足部分给予补助。除此之外,省农业农村厅根据甘肃省畜禽遗传资源分布情况,扩大畜禽品种测定范围,对我省群众和养殖场长期饲养的滩羊、八眉猪和静原鸡开展生产性能测定,测定指标与国家指定品种相同。
通过这次大面积的畜禽遗传资源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将全面掌握我省的地方品种和培育品种分布现状、消长形势、产肉性能、产乳性能、产毛性能等情况,为科学评定畜禽遗传资源濒危等级、评价品种、保护资源掌握翔实的第一手资料,奠定坚实的工作基础。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