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白银市畜间布病防控成效显著
今年以来,全市农业农村及畜牧兽医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实行积极防御、主动治理,坚持人病兽防、关口前移,从源头前端阻断人兽共患病的传播途径”的指示精神,按照全市农业农村暨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会议的安排部署,坚持把以牛羊为主的动物布病防控作为兽医工作的“一号工程”来推动,不断创新工作思路,完善防控策略,因地制宜狠抓关键防控措施落地落实,完成年度免疫羊68万只,占应免羊只的95%;检测牛1.31万头,完成检测任务的109%,没有检出阳性牛;检测羊14.74万只,完成检测任务的122.8%,检出阳性羊665只,布病阳性率由2020年的0.53%下降到0.45%,畜间布病反弹势头持续得到遏制,防控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了全面做好畜间布病防控工作,各级业务部门严格按照《白银市“十四五”期间动物布病防控实施方案》要求,紧盯检测、免疫、调运等关键环节,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畜种、不同养殖模式,精准施策、分类指导、环环相扣,坚持不懈抓综合防控措施落实。
一是加大检测净化力度。按照五个100%的要求(即对布病非免疫奶牛100%检测;对种羊场100%检测;对从外部调入的奶牛和羊100%检测;对有阳性畜的同群畜100%检测;对有人感染布病所饲养的牛羊100%检测),对会宁亿源等非免疫奶牛进行了全覆盖检测,对养羊重点区域实行整村推进的方式集中进行检测,对检测出的阳性羊全部进行了扑杀无害化处理,做到检测一片、净化一片、巩固一片,全市提前两个月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检测12万只的检测任务。会宁县在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了“2351”检测模式(即两穿、三戴、五人一组、一本台账),既加快了检测进度,又确保了专业人员生物安全防护到位,得到了省畜牧兽医局的肯定。
不折不扣开展强制免疫。根据实施方案规定,在靖远县、景泰县继续实行一年一次强制免疫措施,除种羊场、种公羊和有检测净化能力的规模场采取强制检测淘汰措施外,对其它养殖户饲养的羊只使用农业部批准的S2株布病疫苗进行灌服免疫。靖远、景泰两县利用冬季有利时期,由乡镇专业技术人员牵头,组织村级防疫员分组实行集中统一免疫,去冬今春完成免疫羊68万只,经检测免疫羊只转阴率达50%,免疫效果达到预期要求。在省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与指导下,景泰县积极创新免疫方式,选择18头牛和104只羊进行了A19株和M5株布病疫苗注射免疫试验,经过连续6次定期检测评估,注射免疫转阴率达90%以上,效果十分显著,试验取得了成功,为全市乃至全省今后推行布病疫苗注射免疫探索了新途径。
加强活畜调运监管。首先是加强动物贩运人员的监管,对全市1400多名贩运人员实行定期培训、备案登记、承诺告知管理制度。年内已培训4360人(次),签订承诺书1442份,发放告知书5600多份,使贩运人员了解和掌握国家和省上关于跨省调运动物监管的相关规定,做到依法依规贩运动物。其次是严格落实动物调引前申报备案、检疫检测,到达报告和落地隔离观察制度,对今年调入的460头奶牛、0.82万只羊进行了严格检疫检测和隔离观察,防止了新的疫病传入。再次是加大检疫力度,通过大力宣传和加大对逃避检疫贩运人员的惩处力度,明显提高了养殖业主和贩运人员申报检疫的主动性,目前已检疫牛羊68.1万头(只),比去年同期提高40%。在强化动物调运监管措施落实的同时,积极创新贩运监管模式,会宁县针对动物贩运人员不固定、流动范围广、监管难度大的实际,改革创新,在全县大力推行“12411”监管模式(即一车两牌四证一码一台账,“一车”指贩运动物车辆必须是审核备案的车辆;“两牌”指贩运人员必须佩戴主管部门核发的工作牌、贩运牲畜的车辆必须加挂标识牌;“四证”指动物贩运证、动物产地检疫证、动物布病检测证、贩运人员身份证;“一码”指市场准入码;“一台账”指动物贩运台账),有效规范了随意、违规调运动物的行为,提高了动物贩运监管水平,降低了疫病传播风险,有力保障畜牧业生产安全、公共卫生安全和畜产品质量安全。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