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川县抓好“五化”联动 推动平凉红牛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泾川县按照“全产谋划、扩规提质、要素聚集、全链发展”的总体布局,深入实施“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计划”,坚持扩量、提质齐头并进,改造提升、招商引资双向发力,抓好“五化”联动,努力提升平凉红牛全产业链整体发展水平和质量效益。
(一)抓繁育改良,力促品种统一化。一是实施良种母牛扩群增量工程。依托产业集群项目,投资50万元对平凉红牛育种群进行补助,持续稳定育种群基础母牛群,目前已完成项目方案编制和申报工作;依托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项目,投资562万元扶持王村、党原、罗汉洞等12个乡(镇)脱贫户及“三类户”购买平凉红牛基础母牛1124头,扩大基础母牛群,目前方案已批复各乡镇正在组织实施。通过开展政策引导、项目扶持、技术服务等措施,力争年内全县基础母牛存栏量达到2.4万头以上。二是加快推进平凉红牛联合育种。依托平凉红牛良种中心,联合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农科院等科研院校,运用全基因组选育技术开展选种选配、牛只登记、性能测定、系谱记录、数据管理等,全力做好育种工作。年内开展平凉红牛基础母牛性能测定500头,目前已完成项目方案编制和申报工作。三是扎实开展肉牛冻配改良。充分发挥政府公益性技术服务功能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开展肉牛冻配改良,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扩大良种覆盖率。年内计划完成冻配改良1.9万头,目前冻配改良2310头。
(二)抓龙头大户,带动养殖规模化。一是建设标准化规模基地。按照“公司+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投资3125万元,在丰台镇伍冢村建设肉牛养殖基地,目前已完成可研编制,同步开展地面附着物清理工作;积极争取项目对历年建成的养牛场进行提升改造,持续扶持壮大;深入开展闲置牛场(小区)摸底排查,制定盘活方案,促进闲置资源有效利用,目前盘活牛场1家,牛存栏208头;二是打造平凉红牛养殖示范带。以省级构建平凉-庆阳百万头肉牛产业示范带为契机,积极鼓励支持重点村组、广大农民积极参与肉牛养殖,年内计划培育太平镇万头养牛乡镇,玉都尹家洼,党原完颜洼,太平崖窑、四郎殿,红河杨吕5个养牛专业村,带动发展养牛大户1600户,纵深推进南、北塬2条红牛产业示范带建设,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开展。三是培育新型经营主体。积极鼓励龙头企业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养殖专业合作社、家庭牧场紧密合作,通过统一生产、统一服务、统一营销、技术共享、品牌共创等方式,形成产业联合体。年内计划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3个以上,创建市级以上标准化示范场3个。
(三)抓延链补链,加快产业集群化。一是提升龙头企业生产能力。引导现有牛产业全产业链龙头企业改造、提档、升级,建设冷链物流、产品配送中心,提高肉牛产品加工、储藏及冷链物流配送能力,实行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加大平凉红牛品牌培育力度,全力开拓“平凉红牛”中高端消费市场。旭康平凉红牛兰州总店顺利开业。二是招商引资建强产业链。按照“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纵深发展模式,集中政策、项目和资金,积极组团赴省内外开展招商洽谈,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来泾投资兴业。旭康食品有限公司与贵州黔牛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安顺牛源实业发展有限公司就有关合作事宜达成框架协议。
(四)抓要素保障,推进发展持续化。一是抓科技强支撑。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包抓服务队、县乡技术人员作用,结合春季动物防疫工作启动,举办动物防疫检疫能力提升培训班,积极组织村级防疫员、县乡官方兽医,围绕畜牧养殖技术、动物疫病防控、行业法律法规解读等开展集中培训,累计培训1200多人次,全面提升畜牧兽医技术人员服务能力。二是抓监管保安全。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压实安全生产责任,以重点动物疫病防控为重点,全面做好春季动物防疫工作,目前全县规模养牛场免疫工作已完成,正在开展散户集中免疫工作;扎实开展农产品“治违禁、控药残、促提升”专项行动,共出动执法人员43人次,对全县兽药资料经营门店、规模养殖场(大户)、屠宰企业开展监督检查,严厉打击违法使用禁限用药物、私屠滥宰等违法行为,确保牛产业安全发展。三是抓融合促循环。遵循“种养结合、以种促养、以养带种”的原则,推广应用“饲草玉米—肉牛养殖—有机肥还田—苹果蔬菜种植”等绿色循环发展模式,指导养牛场(户)严格落实“干湿分离”“雨污分流”和“三同时”规定,加大粪污治理基础设施和设备配备配套力度,提高粪污治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在甘肃东牛科技创新中心新建有机肥生产线建设1条,有效促进平凉红牛产业循环发展。
(五)抓辐射带动,联农带农机制化。建立健全牛产业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推广“公司+村集体(合作社)+农户”、“公司+科研院校”、“招商引资、市场运作”等模式,引导支持经营主体与农户通过订单生产、托养托管、产品代销、保护价收购、投牛还犊等多种方式,建立利益联结机制,把有发展意愿和能力的农户纳入平凉红牛产业发展之中,增加农户经营性收入,同时在养殖暖棚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广以工代赈方式,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务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