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号今日正式开通并上线试运行
为适应信息化传播的新形势,拓信息传播渠道,进一步提升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知名度和影响力,同时更好的宣传科研工作动态,中国农科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官方微信公众号于今日正式开通并上线试运行。
该公众号包含往期回顾、所门户、以及联系我们等栏目,并将及时发布新闻动态、通知公告、重要成果等信息,欢迎大家关注并踊跃投稿。
据悉,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是中国农业科学院专门从事畜牧、兽医领域科技创新活动的关键创新单元。1996年,由原中兽医研究所(1958年建所)与兰州畜牧研究所(1979年建所)合并成立,是一所涵盖畜牧、兽医、兽药、草业4大学科研究的中央级公益类农业科研机构。 研究所所部位于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占地103亩。有2个综合试验站,其中,位于兰州市七里河区的大洼山基地占地2370亩,位于张掖市的张掖基地占地2920亩。
研究所内设部门13个,其中研究室4个、管理部门4个、支撑服务部门5个。建成农业农村部兽用药物创制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青藏高原畜禽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等30个科教平台。编辑出版《中兽医医药杂志》和《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个全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草食动物科学》于2023年入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
在中国农科院“学科集群-学科领域-重点方向”的学科体系构架下,该所已形成畜牧、兽医2个一级学科和动物资源与遗传育种、草学、动物营养与饲养、兽用药物、临床兽医学5个学科领域,14个研究方向。组建牦牛资源与育种、绵羊资源与育种、动物普通病防治、中兽医与临床、兽药创新与耐药性、兽用天然药物与抗生素替代、兽用化学药物7个院级创新团队和抗逆牧草育种与利用1个所级培育团队。
自建所以来,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已承担科研项目2100余项,获得科技成果奖励234项,其中国家奖12项,省部级奖185项。培育牛羊猪新品种6个,牧草新品种18个。创制国家一类新兽药4个,获新兽药、饲料添加剂证书81个。制订国家及行业标准57项。发表科技论文6950篇,其中SCI收录605篇,编写著作345部。授权专利1314件,其中发明专利394件。授权软件著作权60项。研究所是中国毒理学会兽医毒理学专业委员会、中国畜牧兽医学会西北病理学分会、西北中兽医学分会、全国牦牛育种协作组挂靠单位,与德、美、英、荷、澳、加等国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科技合作交流关系。
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145人,退休职工175人。在职职工中,正高级23人,副高级53人;博士61人,硕士53人;博导7人,硕导35人,博士后4人。有农业农村部兽药评审专家委员会专家4人,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委员3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5人,甘肃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草食畜牛业副首席专家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1人,神农青年英才1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人。中国青年科技奖1人。甘肃省领军人才9人,甘肃陇原青年英才1人,甘肃省青年科技奖2人。青海省优秀专家2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科英才创新型领军人才2人,杰出青年英才2人,优秀青年英才2人,1人被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三农”模范人物,3人荣获“新中国60年畜牧兽医科技贡献奖”。
研究所先后获得“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甘肃省文明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文明单位”“甘肃省绿化模范单位”等一系列荣誉称号,是甘肃省、兰州市、七里河区三级科普教育基地和七里河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基地。
来源: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畜牧与兽药研究所
编辑:王松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