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异地借牧转方式 绿色发展显成效
近年来,随着生态环保理念的不断深入,肃南县不断拓展“
肃南县放牧户到农区借牧,是畜牧业集中区异地借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概念和流程是:每年10月初祁连山草场进入休憩期,放牧户下山寻找借牧点(目前主要是规模化农场),通过比较价格、设施条件和地理位置等各方面因素确定借牧点,10月中下旬将牛羊赶往借牧点(2015年前,基本都是牧民徒步将牛羊赶往借牧点;2015年后,随着借牧规模的扩大,主要用汽车运输方式将牛羊送达借牧点),开始为期5—6个月的农区借牧工作。借牧地以玉米秸秆为主,兼有青稞茬、
借
2009年,肃南县马蹄乡、大河乡、康乐镇部分牧户为缓解冬季草场压力,当年10月至来年3月,将自家牛羊就近赶往民乐、高台等县部分玉米秸秆地进行租借放牧,租地费用亩均40元左右,既缓解了自家草场的压力,
主要做法:
强化政策扶持。近年来,肃南县级政府认真落实第三轮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共发放奖补资金8.21亿元,其中2021年发放2.85亿元,2022年发放2.68亿元,2023年发放2.68亿元,涉及放牧户8029户27072人;制定和实施《支持甘肃高山细毛羊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财政部门连续10年落实支持绿色畜牧业发展专项资金,2024年达到1000万元,累计投入扶持资金6200多万元,撬动金融机构发放牛羊贴息贷款2.5亿元;争取上级项目补助资金4.4亿元,建成养殖小区(场)104个,暖棚羊舍、剪毛棚等1.7万多座,为支持肃南县畜牧业转型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切实减轻借牧户成本压力,制定了《肃南县农区借牧补助办法》,对外出借牧户每户给予1000元的补助。2023年县电信公司为到明花乡借牧户免费提供100元流量卡,全方位做好保障工作。
强化协调沟通。县委县政府和相关单位及乡(镇)及时深入邻
强化疫病防控。切实做好异地借牧牲畜外出期间和返回时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全面
强化技术服务。坚持“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采取“
强化政策性保险作用。充分发挥政策性农业保险“稳定器”和“保护伞”作用,加大农业保险宣传力度,加强与商业保险公司沟通协调,完善相关制度、投保理赔范围、业务流程等内容,提高了农牧户自愿投保的积极性,确保应保尽保,同时简化理赔程序,缩短理赔工作日,提高理赔效率,理赔时间从原来15天缩短到了10天。
取得的成效:
生态效益。以草原补奖政策的落实促进牧民群众发展异地借牧等养殖模式,有效推动了生态保护与畜牧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异地借牧后全县天然草原放牧牲畜年减少14.3万个羊单位,给祁连山107万亩天然草原“放年假”近5个月,促进草原休养生息,草原植被得到有效恢复,草原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据草原监测(2020—2022)统计,全县天然草原亩产草量较2010年提高了20.6%,牧草平均高度达到19㎝,平均总盖度达到78.2%。借牧家畜在借牧过程中,每个羊单位每天消耗农作物秸秆1.58公斤,每年通过过腹转化资源化利用秸秆达到4.03万吨。每个
经济效益。牧民群众通过异地借牧有效解决了因草原禁牧或草原面积小制约发展畜牧业的难题,加快带动短期育肥、舍饲养殖等生产方式的转变,增加牲畜养殖数量。同时秸秆草营养成分高,牛羊采食上膘快,母畜奶水足,羔羊成活率高。借牧期,只均羊单位剔除98元额外成本外,仍能增加纯收入28元,实现增产992万元,户均增收1.20万元。另一方面,该县牛羊下山借牧能够增加农区农民地租收入6800多
社会效益。异地借牧模式有效解决了部分禁牧户再就业,实现了“禁牧不禁养”。农牧户进一步加强与周边县区群众的友好往来,对促进睦邻友好交流、增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具有积极的意义。“异地借牧”模式被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和甘肃网等新闻媒体广泛报道并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为全县草原畜牧业转型升级和加快建设各民族共同富裕先行区营造了良好社会氛围。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