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智慧养殖示范带动肉羊产业大联农
坚持规划先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突出规划引领。以种羊繁育基地为支撑,创新“投种还羔+设备共享+技术包干”合作模式,通过“企业+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将种羊良种繁育、标准化养殖技术辐射至基层,带动区域肉羊产业提质增效,形成了“政策扶持企业、企业反哺农户、农户融入产业”的乡村振兴新格局,助推种羊产业与农村经济深度融合,可实现种、养、加全产业链的战略性发展目标。加强智能改造。充分利用现代数智化技术手段,创新研发配套了精准配料、自动饲喂、圈舍环境控制、恒温补水、圈舍消毒、粪污清理等全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e养羊”智慧管理系统,并集成高效繁育技术,带动全县低层次规模养殖场饲喂饮水、疫病防控、粪污处理等养殖链各环节软硬件设施设备进行数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级,实现了养殖场精准化、高效化生产与管理,机械化率可达85%以上,节省人工约30%,开启了“智慧养羊”新实践。推行智慧养殖。以小规模肉羊养殖群体为基础,择优选择长期养殖良种基础母羊30只以上的养殖户,通过“企业+农户”协议发展模式,推广胚胎移植等新技术,应用精准饲喂等智能农机具,打造庭院式智慧养殖示范点,以点带面、熟化推广,助力构建肉羊智慧养殖现代化生产体系。
推广五良技术,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良种”繁育,夯实品质根基。深入实施良种繁育升级工程,引进东佛里生、湖羊等优质种羊6700多只,利用胚胎移植技术,繁育肉奶兼用种羊和其他杂交优势种羊。推行“企业抓良种引进培育、农户抓扩繁增量”合作模式,种羊繁育基地与小规模户协议合作,扎实推进高端肉羊扩繁和新品种“东湖(寒)”培育,投放东佛里生优质种公羊100只,对农户自繁湖羊、小尾寒羊进行级进杂交,年繁育高纯乳肉兼用绵羊5000只以上,推动全县肉羊良种覆盖率达85%以上。“良舍”布局,筑牢生产基础。以寒旱农业现代畜牧业发展项目为支撑,带动已建成标准化规模养殖场改造提升智能化饲喂、机械化清粪等基础设施62套,20户小规模养殖户完成庭院式智慧养殖圈舍建设,配备智能化设施设备,打造适宜肉羊生长的环境,助推全县肉羊养殖设施水平整体提升30%以上,养殖效率提高25%以上。“良料”保障,稳定配套支撑。按照“公司+农户”产业联动经营模式,企业为养殖户有偿提供全日粮饲料,通过将日粮配比、饲料投喂等管理信息植入手机“e养羊”智能管理APP,实现远程精准给料、饮水和生产周期监测,不断提升肉羊养殖产业标准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每年可节省饲料、人工等生产成本4万元左右。“良医”服务,降低经营风险。充分发挥技术人才资源优势,科学规划疫苗接种程序,利用“e养羊”智能管理系统,实时收集肉羊健康数据,精准识别异常指标,及时解决因疾病、环境应激等因素引发的健康问题;严格落实养殖投入品减量措施,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良法”推广,提升内生动力。设立专家服务工作室,“保姆式”“点对点”开展庭院式智慧养殖圈舍设计、基础设施改造提升、技术指导服务,为小规模户智慧养殖提供强劲动力。
完善联农带农,创新合作共赢模式。“投种还羔”加速品种改良。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择优选择肉羊养殖户,投放良种公羊和智慧化饲喂设施,通过级进杂交改良,农户自繁良种基础母羊生产性能大幅提高,产羔率从原来15%达到20%,羔羊存活率从正常90%达到94%,生产周期缩短1月左右,杂交一代良种母羊回收价高于市场价格15%,带动每户年养殖收益增加约6万元。“托管代养”推动扩群增量。充分运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现代养殖技术,企业投放妊娠母羊或20公斤后备母羊并提供饲草料,农户按照企业饲喂管理要求饲养至成功分娩或妊娠后交付企业,按饲养周期支付农户饲养管理费,带动养殖户稳定增收。“订单收购”促进提质增效。健全完善利益联接机制,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产业联动、“订单式”生产等经营模式,养殖场户自筹资金,按照企业规划设计新建庭院式养殖圈舍和集中式养殖场,企业有偿提供智能化设施设备、良种羔羊、全日粮饲料,对农户自繁育肥羊按市场价收购,对通过技术繁育的纯种羔羊,按照高于市场价格回收,带动养殖户人均增收超1.5万元,不断提升群众增收致富能力。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