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思想 凝聚力量 扎实推进异地借牧健康有序发展 ——肃南县召开2025年异地借牧工作推进会议
异地借牧既是破解草畜矛盾的有效路径,更是促进民族团结、实现绿色转型的重要抓手。当前,异地借牧工作正处在关键期,为促进异地借牧工作有序推进,9月29日,肃南县召开全县异地借牧工作推进会议,旨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二十大关于“推动绿色发展”的决策部署,深化青甘两省“异地借牧”联席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心聚力,扎实推进异地借牧工作走深走实,为筑牢祁连山生态安全屏障、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推动全县畜牧业转型升级奠定坚实基础。各乡(镇)分管农牧业工作负责同志,各乡(镇)畜牧兽医工作站负责同志,县农业农村局主要负责同志和分管负责同志、局属有关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相关业务人员,县直相关部门单位分管负责同志、金融服务行业负责同志,异地借牧户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集中学习了张掖市农区借牧“1+3”工作方案及《肃南县促进异地借牧健康发展实施方案》,听取了各乡(镇)2025年异地借牧政策宣传服务、疫病防控、人员保障、存在的问题等情况汇报和县农村信用联社“借牧贷”金融产品的介绍。
会议指出,草原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生态根基,也是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依托。实施 “异地借牧”这一创新性举措,既减轻本地草原生态压力,又保障畜牧业生产稳定,实现“生态得保护、牧民得实惠、产业得发展”的多重目标。全县上下要深刻认识异地借牧工作的重大意义,必须将其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县重点工作,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抓紧抓实。
会议要求,要围绕“生态保护优先、牧民增收为本”的目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牧户自愿、协同推进”的原则,重点抓好“协调沟通、服务保障、保险理赔、疫病防控”四大任务,推动异地借牧健康发展。一要统筹做好协调服务保障工作。各有关部门单位和各乡(镇)、村要三级联动,加强与借牧地相关单位、乡(镇)、村的联系沟通,建立友好关系,协调落实好异地借牧的属地监管责任,统筹解决好跨区域借牧地牲畜疫病防控、地租价格、住房、用水用电及养殖设施和安全保障等工作。二要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县、乡(镇)相关职能部门单位要在借牧期定期不定期组织畜牧兽医专业技术人员赴异地借牧点,全程开展技术服务。做好登记备案、消毒灭源、死亡牲畜、污染物无害化处理等工作,切实保障牧民群众在异地借牧期人畜安全。三要切实发挥好农业保险的作用。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加强与部门、乡(镇)的沟通协作,强化保险服务意识,简化理赔工作流程,力求高效便民,确保病死畜保险理赔工作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强化病死畜监管,禁止保险理赔过程中的病死畜流动,防止疫病传播。金融机构要主动开发适宜借牧方式的信贷产品,积极为借牧户提供金融扶持优惠政策,支持畜牧业转型发展。四要强化借牧牲畜疫病防控。全力做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在牲畜外出借牧前开展重大动物疫病全覆盖强制免疫和驱虫工作,在借牧期间和返乡时对牲畜进行补免工作,提高牲畜免疫力,确保外出借牧牲畜免疫密度达到100%,群体免疫抗体合格率常年保持在70%以上。同时,坚持因病设防、突出重点的原则,分病种实施常见多发病的靶向免疫接种,做到应防尽免,有效降低借牧牲畜借牧期间的染疫风险。
会议强调,异地借牧工作涉及面广、任务繁重,需要全县上下共同努力,从方方面面提供有力保障,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取得实效。一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工作专班,将任务分解到具体责任人,明确工作任务、工作标准,确保“事事有人管、件件有着落”。二要规范借牧管理。精准指导借牧户规范异地借牧租赁行为,规范签订借牧协议,依法订立借牧合约,保障双方合法权益,杜绝简易合同、口头协议等易引发价格分歧的租赁行为发生。三要加大技术培训。对异地借牧养殖户开展全覆盖、多层次、多种类的技能培训,帮助借牧户及时掌握先进实用养殖技术,确保借牧生产有序开展。全面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知识宣传,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做好动物疫病防控、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及自我保护的能力和水平,为绿色畜牧业转型奠定基础。四要强化跟踪服务。在借牧期,县、乡两级畜牧兽医服务机构要定期不定期开展巡诊服务活动,及时了解疫病防控和生产情况,确保借牧牲畜安全健康。要建立定期联系和借牧巡查记录制度,对借牧人员进行备案管理,加强借牧人员信息登记、查验和动态管理,做到“信息准、轨迹清”。要通过建立“异地借牧驿站”“流动服务站(点)”等方式服务借牧群众,主动提醒外出借牧人员注意借牧期间安全防范事项,帮助借牧群众解决困难问题,确保不发生借牧安全事故。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