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南县:强化畜牧品牌建设 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肃南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草原畜牧业转型发展之路,坚持绿色兴农、品牌强农,以“三品一标”建设为引领,以打造“甘味”农畜产品为抓手,不断提升畜牧业品牌价值。充分挖掘“高原”“绿色”两大资源优势和特色产品内涵,突出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牦牛、肃南马鹿、优质牧草、高原夏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积极推动农业生产和农畜产品两个有机标准,大力推进有机化生产、绿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品牌化创建、法治化监管,以草原惠成、肃南马鹿鹿茸、回纥牧场3个省级“甘味”企业商标品牌为引领,“九排松”“赛美奴”2个县域公用品牌为主导,巩固现有“三品一标”“甘味”农畜产品认证成果,全县“三品一标”及名特优新农畜产品达到28个,占生产总量的65%以上。

一、创建产品品牌,突出品牌效应
结合肃南县区域特色和品质特性,着力强化“三品一标”申报认证工作。本着认定一个产地,带动一片标准化基地建设;认证一个产品,树立一个品牌,通过认证品种的增加、生产面积的扩大、品质规格的提升,扩大“三品一标”认证总量规模,不断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肃南牦牛”于2025年5月正式纳入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肃南牦牛”“肃南马鹿”2025年7月被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大河禾源农牧有限公司和肃南县祁连雪农牧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取得蔬菜有机转换证书。桦树林生态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甘肃农垦宝瓶河牧场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有机证续展换证工作,肃南百盛现代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式获得有机产品认证证书。
二、完善要素链条,夯实品牌基础
肃南县立足资源禀赋与产业优势,以“延链补链强链”为核心任务,围绕“招商围着项目转、项目紧扣产业谋”发展理念,全力推动农牧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做好“农头工尾、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和“接二连三”文章,拓展农产品加工转化空间,重点集中在优质饲草供应、养殖基地建设、羊只良种繁育、科学规模养殖、冷链精深加工等方面为产业链补链强链。总投资2921.02万元的肃南县冷链物流建设项目加快建设,预计11月中旬投入使用。建成省级农业产业化优质苜蓿生产加工龙头企业“百盛农牧”,培育市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草原惠成”和肃南马鹿生物资源产品研发国有控股企业“祁连生物”。出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贷款财政贴息资金管理办法》,为细毛羊、肃南牦牛等养殖户提供5-30万元的财政贴息贷款,有效减轻养殖户的资金压力。2025年投入中央财政资金183万元实施粮改饲项目,以收贮青贮玉米、燕麦优质饲草为主,支持149户牛羊等草食畜养殖场和合作社发展。,构建了“饲养-屠宰-冷链-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体系。

三、做好产销对接,拓宽销售渠道
肃南积极推动数字赋能产业融合,通过“电商+快递+特色农产品”服务模式,加大产、供、销对接力度,拓宽农产品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共享牧场、草原惠成等县域龙头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阿里巴巴、苏宁、京东等大型电商交易平台,以及抖音和快手等新型社交平台,全面开展肃南牦牛肉、高山细毛羊肉专题营销活动。为深化品牌影响,肃南县鼓励企业在大中型城市火车站、机场、景区等人口密集区域开设“甘味”品牌展示展销门店或专柜,形成“线上线下”营销市场,不断提升特色畜产品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
四、设计产品包装,点亮品牌魅力
优质农畜产品与精美包装协同发力,提高产品附加值。在品牌包装与形象提升方面,肃南县已培育起一批具有一定知名度的网销地域品牌。“肃南牦牛肉”、“肃南甘肃高山细毛羊”、“草原惠成”、“赛美努”、“九排松”、“祁尔康”、“裕藜香”等品牌逐步赢得市场认可。“祁尔康”更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赛美努”(毛)、“九排松”(肉)被认定为“甘肃省著名商标”。三家企业农产品商标入选“甘味”品牌——“草原惠成”牛羊肉、“肃南马鹿”鹿茸、“回纥牧场”牛羊肉。肃南县通过落实企业在“三品一标”创建、参加展会场景宣传、包装印制、物流快递等方面的奖励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提升产品包装和品牌形象。
如今,肃南县畜牧品牌建设已初见成效。全县培育各级农牧业龙头企业4家,存续农民合作社352家,发展家庭农场1092家。通过“政府扶龙头、龙头建基地、基地带农牧户、农牧户增效益”的实践路径,肃南县不仅打造了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畜牧品牌,更让全县2万多从事农牧业的民众共享品牌增值收益。品牌之路不仅让肃南畜牧产品走出了祁连山,更让“肃南品牌”屹立于广阔的消费市场。
编辑:王月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