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依托项目促高产 科技增粮夺丰收
徽县农技中心内设农业技术推广站、植保植检站、土壤肥料站、办公室、化验室、技术咨询服务部。在岗人员总数42人,副科级领导3人。其中专业技术干部27人,技术干部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4人、本科学历7人、大专学历17人。2011-2013年以来,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为契机,紧紧围绕省、市业务工作会议及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粮油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为目标,依托测土配方施肥、粮油高产创建、高效农田节水、土壤有机质提升等科技项目的实施,加大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新模式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力度, 创新农业科技服务手段,不断提升我县农业科技发展水平, 促进了粮食连年稳定增产,确保了全县粮食生产安全,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累计增产粮食6229.09万公斤,增加直接经济效益11872.12万元。单位多次受到农业部、全国农技中心及省、市、县表彰奖励。突出抓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狠抓农业科技项目实施,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徽县农技中心始终把争取实施农业项目做为促进粮油增产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先后承担国家和省、市、县科技项目42项,主要有国家级“徽县小麦条锈病菌源地综合治理试验站建设项目”、“徽县测土配方施肥补贴资金项目”及省列徽县粮油高产创建、徽县土壤有机质提升、徽县高效农田节水、徽县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项目等,建成了柳林、伏镇、江洛3个区域农技站和泥阳镇重点农技站,目前正在建设榆树、嘉陵、城关区域农技站。先后获农业部丰收奖2项、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市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项,县级科技进步奖16项。
二、大力推广综合集成增产技术,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
徽县农技中心始终坚持把落实各项综合集成增产技术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2011-2013年三年累计推广小麦、玉米、大豆、油菜新品种157.75万亩次、地膜覆盖36万亩次,测土配方施肥198.6万亩次、秸杆腐熟剂还田技术30万亩次、药剂拌种53.6万亩次,条播55.13万亩次,宽幅精播技术 400亩,杂草防除36万亩次,间作套种立体栽技术41.4万亩次,打磨镇压30.2万亩次,叶面喷施微肥46.21万亩次,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315.2万亩次。
三、加强试验研究与示范点建设,促进农技推广工作上水平
徽县农技中心先后开展肥料、品比、密度、微量元素、农药等5类80多个试验;狠抓了小麦苗情远程监控、土壤肥力定位、土壤墒情定位监测、秸秆腐熟还田技术应用效果等监测点建设;同时,建设了一批代表性强、标准较高、质量较好辐射作用明显的科技示范亮点,主要有“徽县2万亩冬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点”、“徽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普及“百千万示范”等,建成了12个高效农业示范区;仅2006-2012年累计示范推广以小麦、玉米、大豆、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为主的测土配方施肥技术350.82万亩,总增产粮食1.23亿公斤,总增产节支1.99亿元;培植粮食高产示范村 55个,创建粮食高产田10.31万亩。
四、加大宣传培训力度,提升农民科技素质
徽县中心一直把宣传培训工作作为推广各项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的突破口来抓,围绕特色产业、重点科技项目和主要技术的推广、农业法律法规等,采取以会代培、网络、电视、广播、专栏、科技赶集等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开展了宣传培训活动,努力提高广大科技人员科技文化素质,增强科学种田的自觉性,促进新技术的落实到位。每年累计出动宣传车辆150多辆次,开展科技培训400多期,发放宣传资料10多万分,受训农民近10万人(次),农民技术员9000多人次。就重点农业技术、工作动态、进展等在《陇南农业信息网》、《徽县农业信息网》编稿宣传50多次。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