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行业信息 处站动态 农牧推广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企业之窗 农资购销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农牧推广 >> 浏览文章

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实践与思考

2020年09月28日 甘肃三农在线 snzx 字体:

路宏中1   吴建军1  王莉娜1   孔融2

(1.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甘肃 酒泉 735000;2.肃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肃州 735000 )

摘要:总结了肃州区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主要做法、关键技术和主要成效,提出从推行标准化、集成创新、产业融合、示范带动、宣传培训等五个方面提升创建水平,推动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关键词:玉米;高质高效创建;思考与建议

肃州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西部,辖15个乡镇,农业人口21万,耕地面积41760hm2。2019年全区玉米播种面积22333hm2,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4.2%,总产量18534万kg。为了促进全区玉米持续稳定发展,充分挖掘玉米增产潜力,2019年肃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实施了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取得明显成效。

1 主要做法

1.1 强化责任落实。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区上成立由主管农业的副区长任组长,农业农村局局长任副组长,各乡镇主要领导为成员的项目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实施管理、任务分解、方案审定、组织协调等。并成立由区农技中心负责人任组长,中心专业技术人员和项目区乡(镇)农技站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技术指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规程的制定、组织实施及技术推广等。项目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任务、技术指标、质量标准等,确保任务措施落实到位。

1.2 开展试验攻关。重点开展了玉米农情监测、玉米不同种植密度对比、不同品种高产潜力研究、密植高产施肥、不同播种期、不同收获期、不同品种对比、密植高产机械粒收技术模式研究等试验18项次。筛选出了适宜肃州区区大面积推广的M751、农华101、经禾99、五谷310、酒玉505等玉米新品种,单产均达到了18750kg/hm2以上。通过多点试验,确定出了最佳种植密度为90000-105000株/hm2。玉米新品种新技术试验为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发展提供了科技创新支撑。

1.3 强化宣传培训。按照农业科技入户培训和指导要求,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会、技术讲座、媒体宣传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达到万亩示范片有技术专家、百亩高产核心攻关方有技术标兵的高产创建要求。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创建点,开展玉米苗情、墒情、灾情和病虫情况调查,及时采取田间管理措施,分区域、分季节、分层次抓好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确保技术进村入户到田,提高了项目区农户的科学种田水平。

1.4 创新服务方式。项目以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承担主体,以社会化服务为主要方式,实现良田、良种、良法、良机、良制配套。鼓励和引导21个服务能力突出的新型经营主体参与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项目的实施,进一步探索专业化、社会化农技推广新模式,不断提升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层次和水平。

2 关键技术

2.1 示范推广优良品种。根据项目区光热资源条件,选用通过审定的增产潜力大、抗逆性强、稳产耐密性好、熟期适宜且适应本地气候和生产条件的玉米品种。主要示范推广了农华101、良玉88、良玉99、先玉335、M751、登海618等中晚熟高产优质多抗玉米品种。示范区良种覆盖率达到100%,充分发挥了良种在玉米增产中的作用。

2.2 集成推广关键技术。按照良种良法配套的要求,对现有的先进实用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大力推广玉米两增八改密植高产栽培技术。玉米种植过程中合理增加密度,增施粒肥,有机肥改春施为秋施、改常规品种为耐密品种、改多粒播种为单粒播种、改等行种植为宽窄行种植、改传统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改大水漫灌为节水灌溉、改人工收获为机械收获、改适时收获为适时晚收。项目区单粒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应用率达到100%。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的大面积示范推广,促进了项目区玉米生产向绿色高质高效方向发展。

2.3 加强病虫害绿色防控。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牢固树立绿色植保的理念,推广应用了以农业、物理、生物、生态防治为主,以化学防治为辅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有效控制了玉米病虫害发生。配备专业技术人员,做好玉米重大病虫害监测与预报,建立监测点12个,架设高空测报灯2个。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环保型农药,优化集成农药的轮换使用、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等配套技术。依托专业化防治组织,采用牵引风送式远程打药机、自走式喷药机和植保无人机等先进的植保器械,开展专业化统防统治。重点对玉米红蜘蛛、玉米螟、蚜虫、瘤黑粉、茎基腐等病虫害进行了防治,最大限度地降低了病虫害危害程度。

2.4 推广全程机械化技术。积极推广机械深松、机械覆膜、机械单粒播种、机械施肥喷药、机械收获等玉米机械化技术,鼓励有条件的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开展玉米全程机械化服务,项目区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达到85%以上。

3 主要成效

项目围绕“提质增效转方式、稳粮增收可持续”的工作主线,以绿色发展为导向,以创新驱动为支撑,集成推广玉米绿色高质高效栽培技术,推进资源要素高效利用、农机农艺深度融合、生产生态相互协调,促进了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发展。以专业合作社、种植大户、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重点,建设核心示范点20个,示范区面积671.1hm2,辐射带动全区12个乡镇(含农林场)93个村开展整建制创建,创建面积17533.3hm2。经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专家组测产,项目区玉米平均产量15376.7kg/hm2,较目标产量2626.7kg/hm2,增产20.6%。项目区共示范耐密高产适宜机械粒收品种156.7hm2,平均产量达到18444.9kg/hm2,下河清农场示范种植的M751,最高产量达到20680.7kg/hm2,在总寨镇示范种植的五谷310,最高产量达到20341.7kg/hm2。在下河清农场示范水肥一体化技术80hm2,较常规种植平均节水、节肥30%以上。项目区农药使用量较上年减少2%以上。

4 思考与建议

4.1 推行标准化提升创建水平。在总结玉米高质高效创建成效和经验的基础上, 进一步创新思路,着力在标准化生产上下功夫,全面推行“五统一”,即统一供应良种、统一肥水管理、统一病虫防控、统一机械作业、统一技术指导,实现生产全过程的标准化。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不仅要产量增加, 还要质量提升、资源节约、生态环保,改变过去大水、大肥、猛药夺高产的传统思路,以节本降耗、绿色高效为目标,大力推广节水、节肥、节药技术模式,提高投入品利用效率,提升玉米品质,促进玉米绿色稳定发展。

4.2 集成创新提升创建水平。根据当地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目标,调研分析玉米生产中的技术“瓶颈”,大力推进技术模式创新,重点围绕耐密易机械粒收高产优质品种筛选、水肥一体化、有机肥替代化肥、病虫害绿色防控、全程机械化作业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总结“最少”药肥用量、“最省”人工投入、“最大”综合效益的绿色生产模式。推进服务方式和经营模式创新,探索土地流转、土地代耕代种、土地托管服务模式,推进玉米种植规模化、服务专业化、管理信息化和经营产业化,推动玉米生产提质增效。同时,抓好创新技术与单粒播种、测土配方施肥等常规技术的集成配套,提升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水平,引领玉米生产的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助力粮食和农业稳定发展。

4.3 产业融合提升创建水平。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创建区”、“合作社+创建区”等经营模式,推进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满足企业个性化、多元化需求。各级农业部门主动入位,为企业布局基地、签订合同、产品回收、质量监管等牵线搭桥、做好服务, 帮助企业解决生产、销售中的困难和问题,形成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的格局。充分发挥信息引导作用,利用网络平台、手机 APP 等新方式, 及时发布品种、价格、供求信息,让老百姓知道种什么、怎么种,让企业能够卖得出、销得畅。推广优质专用品种,重点发展高蛋白、高淀粉、青贮、鲜食等专用玉米品种。

4.4 示范带动提升创建水平。抓点示范是农业科技推广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也是广大农民喜闻乐见最易于接受的方式。在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创建中,突出抓点示范带动,按照“高产攻关、百亩示范、千亩展示、万亩辐射”带动模式,促进全区玉米大面积高质高效发展。在示范区建设上,结合科技入户工程的实施,按照不同农户,不同地块制定相应栽培管理技术,分层次、分类型开展技术指导服务,提高玉米标准化技术的普及率,推动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将示范基地真正打造成“玉米绿色高质高效发展的样板田、成果转化的展示田、技术研发的试验田、人才培养的实践田、模式创新的探索田”。

4.5 宣传培训提升创建水平。宣传也是生产力,要更加重视宣传,发挥舆论引导作用,为玉米高质高效创建工作提供强大助力。在关键农时, 开展系列宣传报道,宣传“绿色”理念,介绍技术模式。及时总结推进玉米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好做法、好经验,树立典型、扩大影响。按照“科学、实用、实效”和培训不漏户的原则,采取专题讲座培训、现场技术指导、田间地头咨询、发放技术资料等多种有效形式,对乡村干部、科技示范户、示范区群众进行系统的宣传和技术培训指导,确保高产创建技术进村入户到田。

作者简介:路宏中,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通讯作者:吴建军,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农技推广工作。

编辑:王月英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