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陈镇:不让一个贫困户掉队
春节刚过,乍暖还寒,但成县黄陈镇却处处涌动着一股决胜脱贫、合力攻坚的热潮。这个曾经交通不便、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经济的手段相对单一、群众过着苦日子的贫困镇,通过脱贫攻坚、干部群众共同努力,整体面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
真帮实扶 为民解忧
成县黄陈镇毕河村建档立卡贫困户李买红一家5口人,母亲何秀英年事已高,并且常年有病,大哥李宝红精神残疾,需要常年用药,妻子还要照顾年幼的儿子,家里日子过得十分困难。
去年,村两委、驻村帮扶队在了解他家的情况后,积极联系相关部门,问政策、帮落实。在得知李买红有泥瓦工手艺后,村上及帮扶队为他提供了就近务工的途径,协调全村的20户危旧房改造工程承包给了他。李买红为人实在,且工价便宜,大家都支持李买红承包这个工程。工程承包后,李买红没有忘记村里其他的贫困户,他积极组织村里的其他8户贫困户在他承包的工程里务工,3个月时间里,每个人平均工资达到了4000元。
“多亏了我们村干部和驻村帮扶队的帮助,现在生活好了,我也成功地摆脱了贫困,这些变化以前想都不敢想。”李买红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精准扶贫开展以来,黄陈镇始终坚持以党建为统领,以脱贫攻坚为主线,在决战脱贫攻坚工作中最大限度整合资源、聚集力量,构筑起全民参与、齐抓共管的大扶贫格局,让党的惠民政策和脱贫发展成果惠及每一个贫困群众,困难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正在加快。
产业支撑 助力扶贫
靠特色养殖,一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说起娃娃鱼养殖,黄陈镇石榴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李志全自豪地说。
早在2013年,李志全在深圳打工的时候,偶然一次在饭店吃饭时看见娃娃鱼在饭店卖得不错,而且价格不菲,他于是萌生了回家养殖娃娃鱼创业的想法。回到家乡,他购买了养殖娃娃鱼的相关书籍,网上查阅了大量的养殖技巧,开始摸索养殖第一批娃娃鱼。2015年他通过精准扶贫贷款4万元和自筹的2万元,注册了成县黄陈镇李志全水产养殖场,开始小规模地养殖。2017年他养殖的第一批一百多尾娃娃鱼进入了市场,以每斤70元的价格销售一空,产品供不应求,当年收入2.5万元。2018年,许多酒店和农家乐听说他自己养殖娃娃鱼后纷纷前来购买,考虑到养殖的娃娃鱼马上要进入成熟期,为了降低购买种苗的成本,他将养的娃娃鱼只出售了60尾,收入1.5万元,剩余的50尾打算自己摸索培育种苗。今年,他打算扩大养殖规模,每年增加养殖1000尾,以保证对酒店及农家乐的供货量。
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支撑,黄陈镇立足高寒山区生态区位优势,注重用产业发展支撑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和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产业扶贫中基层党支部的核心引领作用及专业合作社的示范带动作用,最大限度凝聚精准扶贫正能量。大力推行“党支部+”脱贫带富机制。毕河村利用10万元的村集体发展资金,在帮扶企业祁连山水泥厂的帮助下注册公司,在毛坝市场销售水泥等建材。下五郎党支部利用20万元省级下拨的壮大村集体发展资金和10万元的村集体发展资金,发展白芨、党参等特色中药材种植。鼓励扶持创建合作社21个,带贫209户850人。
健康扶贫 雪中送炭
“您今天的血压正常,近期天冷,要注意监测血压,不要感冒……”这几天,镇卫生院健康扶贫医疗小分队,再次深入到贫困村为高龄老人测量血压。
今年以来,成县黄陈镇始终把健康扶贫作为全面推进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环节来抓,确保脱贫先脱病,做到精准识贫、精准施策。据介绍,该镇总人口11938人277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994人1063户,其中未脱贫1288人417户,未脱贫患病人员313人,其中患50种重大疾病14人,慢性病患者299人。
为有效遏制和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黄陈镇采取签约服务和健康巡诊齐头并进的措施,以镇卫生院医务人员为主、以村卫生室医务人员为辅,与1273人制定了“一人一策”帮扶措施。同时,在黄陈村石家湾社开展签约试点,总结经验,在全镇逐步全面开展签约工作,建立了巡诊档案,定期上门、送药问诊,开展以“1+1+1+1”签约服务工作,为他们开通绿色服务,在家门口满足了群众健康需求。
当前,脱贫攻坚已经到攻坚拔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一个都不少、一个都不掉队。黄陈镇干部群众正撸起袖子加油干,在决战贫困、决胜小康的道路上步伐将更加铿锵有力。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