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三农资讯 行业信息 处站动态 农牧推广 市县动态 三农人物 企业之窗 农资购销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三农人物 >> 浏览文章

创建生态学科育桃李 开垦药材产业富民泉

2020年01月17日 每日甘肃网 马英东 冉旭东 字体:

 ——记原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导、二级研究员蔺海明

蔺海明,1953年生,甘肃甘谷人,博士,二级研究员,现任甘肃省老教授协会会长。原系甘肃农业大学教授、博导,农科院党委书记,兼任甘肃省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耕作制度研究会常务理事和甘肃省中药材专家组组长。退休后受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中药材研究所名誉所长,特聘研究员。他在甘肃农业大学率先开设旱地农业生态学课程、创建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博(硕)士点及中药材栽培与鉴定本科专业;是甘肃中药材产业“十五”规划起草人之一,“十一五”、“十二五”和“十三五”评审专家,甘肃西部凹凸棒石应用研究院特邀教授,名誉院长。

创建旱地生态农业和中药材栽培学科,培育人才

1975年,蔺海明被推荐到甘肃农业大学上大学,1978年毕业留校任教。1983年,为了研究旱地农业,蔺海明及团队在定西创建了教学、科研、推广三结合基地,后担任站长。时任林业部部长林乎加还专门到三结合基地考察。蔺海明在实践研究中发现,制约旱地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干旱,而干旱是一个生态问题。1985年,蔺海明开始研究旱地农业生态,并在甘肃农业大学率先开设了旱地农业生态学课程,为甘肃乃至全国培养了一批旱地农业生态学领域的研究人才。

在研究旱地农业生态的过程中,蔺海明发现,有些药用植物比较适合旱地种植。此后他就把研究方向转向了中药材,在甘肃农业大学创办了中药材栽培与鉴定专业及药用植物资源与利用学科博(硕)士点,这个博士点成为西北唯一一个中药材博士点。

蔺海明是一个勤奋好学的人,他一面搞教学研究,一面又刻苦努力学习新知。在他当上教授后,他还攻读了博士学位。50岁那年,他博士毕业,在毕业典礼上师生们为他的精神鼓掌。他是农大的学科带头人,更是农大人刻苦好学的榜样。

1989年,蔺海明因在旱地农业生态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荣获首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受时任中国科协主席、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接见。1990年,蔺海明荣获甘肃省委省政府农业科技先进个人奖,1991年获得农业部农业科技推广先进个人奖,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说起见钱学森的场景,蔺海明教授说:“钱老当年讲的话,我一直记忆犹新。钱老对我说,‘小伙子,再好好努力。’当时我很兴奋,那种鼓励,对人真是一种促进。后来我在我的课堂上,也经常鼓励学生对我的观点提出自己的看法,说错没关系,科学就是探讨出来的。我在教学生涯里,总是鼓励学生多,批评学生少,我一直认为,鼓励要比批评重要”。

蔺海明教授长期从事农业生态学和中药材栽培及规范化种植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培养了大量的优秀人才,可谓“桃李遍天下”。他先后承担并完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7项,21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5项,厅局级奖8项;在《中国生态农业》、《草业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药材》、《科学导报》及《甘肃日报》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40余篇;主编出版《旱地农业生态学》、《中药材规范化种植技术教程》、《中药材栽培技术》、《甘肃道地药材—当归研究》、《红芪研究与开发》、《甘草标准化栽培技术》和《当归标准化栽培技术》等学术专著和高校教材10部。

近年来,蔺海明教授积极和企业结合,承担了科技部中药材产业方面研究项目多项,制定了当归、党参和羌活等中药材的种子、种苗、栽培技术规程或标准15项,为甘肃省中药材规范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开垦中药材产业发展,致富于民

1、解决当归种植问题

蔺海明把研究方向放到中药材种植上后,他首先关注了岷县的当归种植。岷县是“千年药乡”,是“中国当归之乡”。所产当归,品质优良,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但蔺海明发现,岷县当归种植中有两个突出的问题:一个是提前抽薹,一个是麻口病。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蔺海明带领团队进行深入地研究。传统认为,当归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但蔺海明发现这个认知是错误的,准确地说,当归是一种两年生草本植物。导致麻口病的原因,是多年种植当归,没有倒茬,造成免疫和抗病力下降。经过实践,倒茬可以有效的减少麻口病问题。关于当归早抽薹问题,他提出了温室育苗,黑色地膜代替白色地膜和采用直播技术等方法,让当归的抽薹率降低了。

2、引进枸杞种植

1991年,蔺海明在宁夏参加学术会议期间,发现宁夏的枸杞药食两用,是一个发展前景不错的高效产业,他决定引进种植。随后,他向甘肃省教育厅申请了枸杞课题,在景泰县的兰大农场进行引种试验。

说起引种枸杞之事,蔺海明教授微笑着说,“引进枸杞还真有故事。我们去宁夏采购种苗的路上,汽车突然着火了,幸运的是,有惊无险。我和王有科老师、司机都跳了车,只是车烧毁了。苗子引来种上后,成活率很低,因为不懂,被人家骗了,结果引来的是孽生苗。搞清楚后,第二年才引进了嫩枝扦插苗,这才把枸杞种活了。”

枸杞在景泰引种成功后,在草窝滩等乡镇扩大推广。目前,景泰县枸杞种植面积达15万亩;后又推广到靖远,靖远的种植面积也发展到了15万亩,继而在瓜州、玉门、金塔等县市推广。酒泉地区目前已超过20万亩。枸杞亩产干果400-700公斤,市场价一公斤50元左右,一亩地的毛收入在2-3万元,全省种植50万亩,产值达上百亿元,枸杞种植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枸杞还抗盐碱,在盐碱地能比较好的生长,在永登县上川镇甘露池村试种后,取得成功,让昔日的盐碱地也有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3、发展甘草产业

蔺海明在甘草品种选育上花费了很多心血。十几年时间里,他和团队一起选育出了三个甘草新品种。甘草1号(乌拉尔甘草)、甘草2号(光果甘草)和甘草3号(胀果甘草),填补了甘肃省没有甘草新品种的空白。

武威石羊河林场场长谢建军多次邀请蔺海明教授到武威民勤来发展甘草产业,酒泉巨龙集团总经理张汉平三顾茅庐,请他到酒泉去发展甘草产业。今天,武威民勤甘草种植已经超过5万亩,而且民勤甘草还申报成为中国地理标志认定产品。在酒泉,蔺海明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甘草种质资源圃,收集野生甘草种质资源5个,是全国收集野生种质资源最多的甘草种质资源圃。同时,建成了全国第一个面积最大的甘草种子人工繁育基地。培育的新品,解决了野生甘草种子大小不均、成熟不一、虫眼严重的问题。

甘草是甘肃中药材的“五朵金花”之一,甘肃甘草产量占全国甘草产量大约40%,甘肃甘草目前种植面积达30万亩。

现在全国有甘草新品种4个,甘肃就占了3个。中国工程院院士黄璐琦到酒泉甘草种质资源圃考察时,对蔺海明教授搞的甘草资源圃和甘草繁育基地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蔺海明说,“搞科研,就是要搞产业,一个产业,只有形成产业链,才能发展起来。”

退休之后不忘初心继续发挥余热,科技扶贫

蔺海明退休后,担任甘肃省老教授协会会长,甘肃西部凹凸棒石研究院特邀教授、名誉院长。

蔺海明教授看到国家正在打脱贫攻坚战,就主动请缨,组织和领导退休老教授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并联合甘肃百草科技有限公司,在榆中北山实施艾草产业脱贫攻坚项目。艾草是大健康产业,也符合“一带一路”倡议,是扶贫路上的“新药方”、“新抓手”。不知不觉中,蔺海明教授又开辟出了一条中药材种植的新产业链。

2019年,蔺海明参与研究的凹凸棒石活化及在绿色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获得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退休后的蔺海明教授,不忘初心,积极发挥余热,参与科技扶贫。他带领老教授协会的老教授们,先后到庆阳环县毛井镇,会宁县大沟镇、榆中县中连川乡及甘南藏区等地,给群众讲解农业科学技术、中药材种植技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生活中的蔺教授,乐观、积极向上,胸怀宽阔,幽默风趣。退休后,他给自己约法三章:坚持向上的正气,写回忆录抒发感情,读书。读完书还写读后感,仅去年一年就读完了四本传记。业余时间,还喜欢写诗填词。他在榆中北山写到“攻坚脱贫开新路,重构业态产品全。”他在酒泉金塔写到“大漠农林辟新地,广植梭梭治风疾。”

谈到对年轻人的寄语时,蔺教授语重心长地说:“谋事在人,成事更在于人。认准的事,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一直到干出成绩为止。工作上要劳逸结合,会玩的人,才会工作。”

中药材产业是甘肃农业的六大产业之一,是生态建设的十大产业之一,是国家产业建设中的重要产业。蔺海明在学科建设,在中药材种植推广发展中,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蔺海明就是这样一个格局高瞻、头脑智慧、思路前瞻的科学家,科技兴农的带头人,老百姓致富的领路人。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人民奉献的人。

编辑:庄宁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