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要闻 农业农村 水利资讯 甘肃林草 乡村振兴 甘肃供销 农业科学 甘肃农垦 气象信息 畜牧兽医 甘肃农机 耕地保护 农技推广 市县新闻 乡镇动态 农资信息 农企之窗 三农人物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三农要闻 >> 浏览文章

久久为功磨一剑 贫困山乡绽新颜——美丽乡村建设“康县模式”的调查与启示

2021年01月21日 甘肃三农在线 省委调研组 字体:

1月21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兰州召开,会议印发了美丽乡村建设“康县模式”的调查报告。

摘要: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康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充分学习借鉴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成功经验,集中力量建设美丽乡村,实现了从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到打造不要门票的全域生态旅游大景区“三部曲”的循序推进,形成了特色鲜明、影响广泛的“康县模式”。“康县模式”的经验和特点主要体现在咬定目标任务、重视思想发动、突出规划引领、强力整合资金、强化部门协作、坚持建管并重、注重内涵提升、催生美丽经济等八个方面,有效解决了蓝图怎么绘、钱从哪里来、如何调动群众、达到什么效果等重点难点问题,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乡村振兴新路子、好路子,值得深入总结、广泛宣传、大力推广。

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中走在全省全国前列。为深入总结和宣传推广康县的经验做法,按照省委副书记孙伟同志要求,由省委政策研究室、省委党校(甘肃行政学院)、省农业农村厅组成联合调研组,于2020年12月24日—31日赴康县开展蹲点调研。调研组分为两个小分组开展工作,跑遍了康县21个乡镇,共深入47个村、5家农业企业,与县乡村干部、企业负责人、合作社领办人和农民群众广泛交流,期间召开一次座谈会,听取县委县政府分管领导和相关县直部门做法介绍。调研组扎实蹲点、直奔一线、进村入户,看新村新貌、看新兴产业、看文明新风,听干部群众讲经验做法、讲亲身体会、讲意见建议。

康县地处秦巴山区中南部,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境内“八山一水一分田”,全县21个乡镇350个行政村1642个自然村,5.2万户农村人口80%以上分散居住在2967平方公里的高半山、峡谷河道及林缘地区,是第一批国列贫困县和58个片区特困县之一,2013年底贫困发生率高达37.04%。“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屋旁臭水沟、垃圾满地堆”曾是当地农村人居环境的真实写照。

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康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为指引,认真学习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成功经验,在“5·12”地震灾后重建基础上,把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增进农民群众福祉的重要载体,作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在全域建成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健全、产业特色鲜明、群众生活富裕、乡土文化繁荣、乡风文明和谐、充满发展活力的美丽乡村。截至2020年底,康县350个行政村、1642个自然村全部建成美丽乡村,2镇16村被评为“中国最美村镇”,先后荣获“2019年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20多项国家级、省级荣誉。2017年省委省政府在康县召开全省美丽乡村建设现场会,2020年12月,甘肃省政府、农业农村部、世界旅游联盟、法国“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联盟联合在康县成功举办了“一带一路”美丽乡村论坛,康县美丽乡村建设的成效和经验受到与会海内外嘉宾的广泛赞誉。

康县十年如一日,久久为功建设美丽乡村取得了巨大成效,走出了一条深度贫困地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新路子,也走出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新路子,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理念的典范,具有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和学习借鉴价值,形成了机制完善、经验成熟、许多方面可复制可推广的“康县模式”。经过深入调研和系统总结,我们认为,“康县模式”的做法经验和启示价值可以概括为以下8个方面。

一、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

康县美丽乡村建设最早始于“5·12”地震灾后重建。2008年的“5·12”汶川大地震,康县是重灾区之一,农村又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房屋、道路、桥梁等设施损毁严重。灾后重建过程中,康县统一规划、统一设计,将房屋重建解决住房安全问题与道路、桥梁恢复重建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统筹推进,把245个灾后重建居民点初步建成特色鲜明、村容整洁的新农村,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基础。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康县始终把美丽乡村建设作为全县一号工程,咬定青山不放松,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工作理念、思路、政策、措施、力度等方面保持连续性、稳定性,不变换频道、不偏离靶心,十年如一日、十年磨一剑,才取得了今天这样巨大的成效。

一是作为“一把手”工程。县委书记是总指挥,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督促,不仅抓全盘、抓统筹,而且抓具体、抓细节,示范带动四大班子及部门、乡镇把主要精力集中到美丽乡村建设上来,真正形成全县一盘棋、拧成一股绳的强大合力和工作格局。县乡两级领导小组都由“一把手”亲自挂帅,承担第一责任,切实体现“一把手”抓、抓“一把手”的明确要求。持续压实部门行业责任和乡镇属地责任,牢牢抓住部门、乡镇“一把手”特别是乡镇党委书记,明确用人导向,识别用好干部,改“伯乐相马”为“赛场赛马”,所有乡镇党委书记都是在美丽乡村建设实践中多年摸爬滚打、经受长期历练脱颖而出的优秀干部。建立实践导向的干部识别、考察、调整机制,把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乡镇党委书记用到更大的平台和更重要的岗位上,让有为者有位、有位者更有为。

二是连续“一号文件”部署。从2012年至今,康县连续以县委一号文件专题安排部署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一以贯之、一抓到底。文件不仅有总体要求、基本原则等指导性意见,而且细化到建设多少个村、分布在哪些乡镇、实施哪些项目、达到什么标准、钱从哪里来等具体事项,既有宏观指导性,更突出微观操作性,简明扼要、一目了然,是一部年度美丽乡村建设的操作手册。

三是朝着“一个目标”梯次推进。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从一开始就确立了“全域美丽”的目标,把全县作为一个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来打造。在实施过程中,不搞一哄而起,不搞齐头并进,坚持量力而行、梯次推进,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一年干成一批,积小胜为大胜。全县平均每年新建和巩固提升50多个村,每个乡镇集中建设2—5个村。截至目前,全县美丽乡村建设实现行政村和自然村全覆盖,建设300里生态文化旅游风情线,开辟了康中田园观光游、康北历史文化游、康南生态风情游等乡村旅游主导线路,建成4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和花桥、大水沟、凤凰谷、何家庄、朱家沟、桂花庄、珍爱茶山等70个具有乡土气息、田园风光、康养功能、康县品牌的乡村旅游示范村,一个整县不要门票的生态旅游大景区初步形成。

四是激发“一股干劲”比学赶超。针对乡镇之间工作进展不平衡的情况,为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康县每年组织一次县四大班子主要领导带队的大规模观摩评比活动,现场点评、打分评比,并将评比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在各乡镇之间形成比学赶超、你追我赶的浓厚竞争氛围,把各乡镇的干劲充分激发起来,起到了很好的督促鞭策作用。比如,一些搞得好的乡镇担心被反超,反过来学习后进者的长处,一些后进乡镇暗暗鼓劲、虚心学习、不断赶超,涌现出了平洛镇孙家坝村等一大批后进赶先进、超先进的典型。
启示1:“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是“康县模式”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如何确保做到这一点?从“康县模式”看出,需要具备这么几个条件。

一是方向路子对头。康县的优势和劣势都很突出。山大沟深耕地少是最大劣势,对一个农业县来讲,这个制约是巨大的,意味着传统种养业发展空间十分有限,“三农”工作要打开新局面十分不易。同时,康县最大的优势是山清水秀生态好,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既能显著改善农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又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等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生产、生活、生态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这是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康县实际的“三农”工作大抓手和突破口。事实上,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都能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方向和路子,只要找准了,就要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二是基础条件具备。经过大规模灾后重建和多年的扶贫开发,康县农村房屋条件有了明显改善,村庄形态基本有了,建设美丽乡村是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提升和完善,不需要另起炉灶、推倒重来。全省农村情况也是这样,不是一张白纸,而是已经有一定的基础,建设美丽乡村不是一个难以企及的目标,只要下定决心干,一年一年干下去,最终是能干出大成效的。

三是关键在“一把手”。“一把手”的思路稳定和任期稳定至关重要。对党政主要领导来说,不能轻易变换思路,搞“换一任领导换一套思路”,甚至朝令夕改、屡换频道,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胸襟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对组织来说,要保持党政正职相对稳定,选强选准领头人特别是党委书记,保持任期连续性,起到稳定思路、稳定人心、稳定干部、成就事业的作用,一年连着一年抓,一届接着一届干,确保把利民惠民的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二、激发干群积极性,“要我干”变“我要干”

抓美丽乡村建设,统一认识、统一思想是首要前提。在工作之初,康县一些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对这项工作认识和理解不够,有的认为灾后重建已经作了极大努力,建设美丽乡村没那个能力和本事;有的认为康县脱贫攻坚任务非常繁重,建设美丽乡村是与脱贫攻坚抢资源,会影响脱贫攻坚成效;有的认为康县财力弱,建设全域美丽乡村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面对这些怀疑、质疑,康县是如何把各方积极性调动起来的?

一是通过外出学习统一干部思想。县上分期分批组织县乡村社各级干部和离退休干部到浙江安吉、深圳、陕西青木川、四川宜宾、广元、绵阳等地参观考察,让他们亲身感受各地农村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在对比反思中看到差距不足、增强压力动力,在学习交流中明确思路方向、找到措施办法。各级干部参观学习回来后,思想认识有了大转变,进一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为美丽乡村建设打牢了思想基础。

二是通过细致工作打消群众顾虑。美丽乡村建设之初,康县就组织开展大面积深入调研,面对面听取农民群众的想法和意见。大多数群众表示,发展产业、务工就业,只要有政策引导支持,他们自己就能干,但修路、通水、整治环境这些事,一家一户干不了也干不好,最希望得到政府帮助。同时,一些群众也担心建设美丽乡村会破坏乡村风貌,更害怕瞎折腾。针对群众这些顾虑,县里组织乡村干部进村入户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向群众讲清政策、讲清规划、讲清前景,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美丽乡村建设得到群众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

三是通过典型示范倒逼干群动力。从示范点创建抓起,不断培育、宣传、推广典型,带动和倒逼其他乡镇、村社和群众主动跟进。比如,最早培育出望关乡徐罗村这个典型,在全县开展“学习徐罗村,我们怎么办?”大讨论和“学徐罗超徐罗”活动,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还比如,一些村的群众看到邻村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和美丽宜居的村容村貌后,纷纷给村“两委”施加压力,主动要求提前创建,主动请缨参与建设。

四是通过奖补机制撬动群众投入。不大包大揽,不搞“平均分配”“先给后干”,而是采取“财政奖补、群众主体”的激励办法,充分激发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和创造精神。制定出台27项奖补标准,公开透明落实奖补政策。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由部门、乡镇和帮建单位负责,房屋风貌改造、入户巷道和庭院硬化等坚持群众自建、政府以资金或水泥、瓦片、涂料等实物奖补。2012年以来,康县共投入18.54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撬动群众筹资65.4亿元,收到了用政策奖补的“四两”撬动群众投入“千斤”的效果。比如,巷道和庭院硬化,政府给一户奖补15袋水泥,大概值300元,农户需要备3车沙,值600元,用工6名,折资500元,农户投入是政府投入的3倍多。

启示2:美丽乡村建设战线长,涉及千家万户,单靠政府或群众都不可能搞好。只有把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都充分激发出来、调动起来,才能凝聚起上下同欲、干群一心的强大合力。如何激发干部群众积极性,变“要我干”为“我要干”?从“康县模式”中可以得到两条重要启示。

一是要把政府意志和群众意愿紧密结合起来。现在一些地方干工作,仅凭政府意志就上马,没有考虑老百姓在想什么、需要什么,把政府意志强加在群众身上,这样不仅工作干不好,还会引发矛盾,影响党群干群关系。康县的经验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工作,首先要把老百姓的愿望了解清楚,看他们最希望政府做什么,在此基础上加强引导,就能够把政府想干的和群众需要的很好地结合起来,开展工作就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形成心齐气顺、众志成城,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良好工作氛围。这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

二是要让群众积极参与进来。做农村工作始终要坚持农民主体,政府不能大包大揽,撇开农民群众自己闷头干,“剃头担子一头热”,吃力还不讨好。这些年工作中这样的教训不少。我们要看到,一方面,现在农民群众收入增加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迫切,主观上有了改善环境的需求,客观上也具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另一方面,群众参与不参与、付出不付出,他们的感受、积极性、爱护意识都不一样。因此,要通过思想动员、奖补激励等办法,让群众主动参与、积极建设、用心管护,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事业的“主人翁”。

三、以规划为龙头,以设计为蓝本

康县从启动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始终把村庄规划摆在重要位置,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与其他各项规划相衔接、相协调,用高质量、可操作、能落地的规划设计指引建设、调配资源、凝聚力量,避免因规划失误造成资源错配和浪费。

如何编制规划设计?康县美丽乡村规划设计编制有四个有效做法。一是全面覆盖。编制《康县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在规划基础上制定设计方案,全县350个村全部有规划、有设计。二是分层分类。根据村庄地理位置、自然条件、人口流动趋势等因素,科学研判论证哪些村做大、哪些村保留、哪些村整治、哪些村撤并,全县350个村分为聚集提升类271个、城郊融合类34个、特色保护类7个、搬迁撤并类5个、看不准的33个,分类分层进行规划设计。三是专群结合。村庄规划设计由乡镇承担主体责任,县自然资源局负责指导。规划由聘请的专业机构为主编制,乡镇、村社干部和村民都可以提出意见建议,是各方齐心协力的成果。设计在乡镇党委政府指导下,由村“两委”班子牵头负责,充分听取乡村木匠、泥瓦匠、粉刷匠等“土专家”意见,广泛征询农民群众和帮扶干部的“点子”,最终形成具体方案。这样的设计方案花钱少、接地气,能够得到群众普遍认可。四是保障有力。在自然资源局下成立了规划局,引进专业人才开展规划指导,乡镇成立了规划建设管理站,村级成立了规划管理室,形成了县有局、乡有站、村有室的完善管理体系。自2013年以来,县财政每年将村庄规划编制费用列入预算,7年来共投入近1000万元用于村庄规划编制。根据康县的做法,规划编制平均每年投入100多万元,每个村3万元左右,这个投入不算太大,各县都能承受。

如何确保规划设计落实?为了防止规划设计不落实,克服“先干再说”“边干边看”“随意乱干”等错误倾向,康县着重从项目审批、竣工验收和资金拨付等环节严格把关,确保规划设计不折不扣落实。项目审批中,县上对各村提交的建设项目申请逐一进行审核,先审核建设规划和施工设计,审批通过后,再由乡镇和村社制定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审批通过后,由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审批文件,随后才能启动开工建设,做到无规划不设计、无设计不审批、无审批不建设。竣工验收中,县委农办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采取查看资料、现场检查、抽样丈量等多种形式,重点核查是否按规划和设计建设、是否达到规划和设计标准,对不合格的工程不予验收通过,充分体现规划设计的严肃性。资金拨付中,对于没有规划设计或未严格按照规划设计建设、擅自增加或减少项目、工程量的,不予报账,项目资金由建设单位自行解决,督促建设单位严格按照规划设计施工建设。

规划设计要达到什么效果?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以景区的标准规划全县建设,以景点的要求打造每个村庄,以景观的设计改造每户庭院,实现一村一景、一户一品,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布局上,依山就势错落有致。康县大多数村庄依山而建,村民临水而居,乡村自然条件优势突出、底色很好。坚持敬畏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村庄布局上依山就势、与水为邻、错落有致,不搞大拆大建、搬迁集中、整齐划一,不砍树、不埋泉、不挪石、不毁草,很好地保留了传统村落形态,形成户户有泉水、村村有溪流,人绕水行、水绕人走的美丽景色,让人们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风貌上,淡妆浓抹浑然一体。重视保护传统村落和乡村风貌,对传统特色民居尽量保留,在不改变传统风貌的前提下进行修缮加固,提升内部功能;对农民群众近年自建房屋,从建设样式、风格、色彩等方面进行风貌改造。改造中注重突出一村一户特色,与周围环境相协调。全县农村房屋外墙以白色、米黄、青灰、泥土色为主色调,搭配以红顶或青瓦,不突兀、不俗气。同一个村内房屋样式、主色调基本一致,保持了风貌统一。在村内主要道路两侧房屋外墙上设计了以自然风光、田园生活、文明新风为主题的文化墙。比如,岸门口镇苏家河村就地取材用当地的竹子、农户家中的瓦片等建成形状各异、别具一格的垃圾池,既与自然和谐统一,又节省工程费用。

启示3: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康县模式”启示我们,美丽乡村建设一定要以规划设计为先导,先集中精力把规划设计搞好,做到有章可循、不打乱拳。编制乡村建设规划要做到“五个统筹”,即要把乡村建设与农业产业发展相统筹,与重大基础设施和重大产业项目规划建设相统筹,与城镇化进程相统筹,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筹,与乡村功能完善提升相统筹,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指导性。下一步在乡村建设行动中,要以县为单位,先研究制定乡村布局的调整规划,可考虑将全省乡村分为发展型、管控型、撤并型三大类,根据不同类型确定发展方向和建设重点,尤其要注意,不是推倒重来,不搞大拆大建。要科学编制村庄建设详规,通过规划引领增强乡村建设动能。规划设计不仅要高起点、高品位,而且要接地气、顺民意。要立足环境优势,尊重自然美、注重个性美、构建整体美,体现乡村特色,注重协调自然,分类指导、因村施策,不能一个样式盖到头、一种颜色刷到底,防止生搬硬套、千村一面。

四、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

康县是片区贫困县,脱贫攻坚任务繁重,能用于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非常有限,且各类资金分散于各部门,难以发挥最大效益。面对部门条条框框规定和美丽乡村建设真金白银需求之间的矛盾,康县对各类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捆绑使用,建立“多个管道进水、一个龙头出水”的资金整合机制,让分散的项目资金“握指成拳”,发挥出最大效益。康县整合资金的做法有这么几个特别之处。

一是特在决策程序。资金整合由县委常委会动议、政府常务会提出方案、四大班子联席会讨论、人大常委会审批,充分体现了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要求。这样做的好处,一方面是统一四大班子思想,另一方面是决策程序规范透明。被整合资金涉及的部门上级由县委县政府统一沟通、汇报衔接,有效解决了“谁来整合”的难题。

二是特在整合力度。按照“渠道不变、充分授权”的原则,在不改变资金用途和管理责任主体的前提下,由县委农办牵头,将住建、水务、交通、扶贫、发改、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10多个部门的涉农资金整合到一起,共涉及中央17类、省级12类资金,实现应整尽整、能整必整。2012年以来,康县共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18.54亿元用于美丽乡村建设。

三是特在使用方式。建立“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资金使用机制,资金支付实行县级报账制,各类整合资金仍按原来的渠道拨付,但必须用于项目村和计划内项目,有效破解了过去立项权限分散、碎片化管理、撒胡椒面、做人情等问题。把成本控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建设项目上,严格按照审批的项目数、工程量和建设标准进行建设,不随意扩大或减少工程量,不随意提高或降低建设标准,切实把来之不易的钱花好、花在刀刃上。

启示4:资金整合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很多地方都在搞,但普遍存在“不愿整、不会整、整不好、花不好”的情况。从“康县模式”可以看出,资金整合虽然难度大,但仍然有较大空间,中央和省里都赋予了县级统筹整合使用涉农资金的权限,关键是看县委县政府有没有决心,是不是敢担当善作为。从更好推进工作、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角度考虑,建议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省级在对县转移支付中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增加一般性转移支付,加大涉农资金整合政策支持力度,赋予县级更大的资金使用自主权。

五、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性民生工程,涉及上下左右、方方面面,头绪多、任务重,需要集中各类资源、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康县充分发挥县委统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作用,有效发挥各行业部门的专业特长,全力调动各级各部门共建美丽乡村,按照“各炒一盘菜,共办一桌席”的思路谋划,集中力量办大事,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县委农办牵头抓总。康县美丽乡村建设在县委县政府和县美丽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县委农办承担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能,负责牵头抓总。美丽乡村建设的计划下达、任务分解、资金拨付、协调指导、督查检查、考核评比和组织竣工验收等,都由县委农办负责。以年度计划为例,乡镇上报后由县委农办汇总,经县政府常务会、四大班子联席会议讨论通过,县委常委会审定,县人大常委会审批后,由县委农办会同县财政局下达。

部门各司其职协作配合。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实行村申报、乡初审、县审批的管理制度。《实施方案》涉及的建设项目根据业务分类由相关主管部门牵头实施,按照项目申报程序向省市有关部门申报立项,争取建设资金。打破过去各部门单位不协同、不通气、各干各、“单打一”的旧思路老习惯,根据统一规划整体推进、分头实施,部门之间加强沟通协作,协同一体推进,避免重复施工。同时,每个县直单位负责帮建1—2个美丽乡村,每个精品村、示范村、达标村的帮建单位要分别落实100—200万元、50—100万元、2—10万元的项目资金。

县级领导包抓帮建。实行县级领导联乡抓村责任制,每名县级领导每年具体包抓1—2个项目村。项目村的规划设计、建设内容、建设资金都是在县里审批的项目资金计划中确定好的,包抓领导主要负责抓进度、抓质量,不用花精力跑项目要钱。这个机制的好处,一方面,所有包抓领导无论什么职位,都能同等发挥包抓作用;另一方面,包抓责任靠得更实,如果工作进度和质量有问题,包抓领导没有借口推卸责任。

集中力量分层建设。根据各村自然条件和资源禀赋,每年按照达标村、示范村、精品村三个等次滚动推进。达标村以改善基础设施为主,示范村以完善公共服务功能为主,精品村以洁化、绿化、亮化、美化和产业发展为主。各部门围绕不同村庄建设等次,将项目资金向项目村倾斜,集中力量投入,力争1年建成达标村,2年建成示范村,3—5年建成精品村,部分旅游元素富集的精品村进一步提升建设为旅游村。

启示5:美丽乡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这类工作推进中最难的是部门协调配合。现实中,一些地方部门之间推诿扯皮的现象屡见不鲜,各弹各的调、各唱各的曲,难以形成同向合力,导致工作推进不力。“康县模式”通过赋予县委农办牵头抓总职能,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这就启示我们,无论是建设美丽乡村还是抓其他工作,都要有一个统筹全局、权威性高的“指挥部”,把各方面力量调度到一个频道上来,坚持“一盘棋”思想,坚持系统思维,统一目标、统一行动,按照一切行动听指挥、一切决策顾大局的要求,打破行业归口管理的限制约束,避免单打独斗、重复投入,着力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类问题和矛盾,形成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县级领导包抓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工作机制,但作用发挥参差不齐。从“康县模式”中可以学到,只要对包抓机制稍作调整优化,让机制更科学、更符合实际,就能更好地调动包抓积极性,靠实包抓责任,真正达到包抓的效果。

六、共建共管共享,常绿常新常美

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既重建更重管,坚持建管并重、管用并行,创造性落实省上关于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的《指导意见》,持续巩固建设成果,实现常绿常新常美,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一是明确管护主体。美丽乡村建成后,项目产权及时移交到所在村社,由村社负责管护,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具体管护方式上,可以由村级公益性设施管护协会等群众性组织自我管护,也可以由有经验有技能的村民承包管护,还可以通过村委会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管护机构实行市场化管护。环境卫生由农户自行清扫或村级公益性岗位人员打扫。

二是明确管护标准。按照保障各类设施正常运转、长期发挥作用的要求,明确村内道路、活动广场、园林绿化、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的管护标准。比如,道路要保持路面平整无损、干净整洁、畅通无阻;绿化树、花园要做到定期修剪,适时浇水松土,确保成活率和景观效果;文体设施要保持清洁、保证安全,能正常使用。

三是明确资金来源。管护资金以县乡村三级投入为主,村民投入和社会捐助为补充。因自然灾害损毁严重的设施,由县财政投入维护资金;因非人为因素损坏不严重的设施,由乡镇解决维护资金;一般性经常性维护资金通过村办公经费解决,乡镇适当补助。发动受益单位和群众自愿出资出劳,鼓励社会各界捐助,弥补管护资金不足。

启示6:村级公益性设施管护是普遍较为薄弱的环节,一些地方由于管护不到位,新建的公益性设施没多久就损毁不能使用。“康县模式”告诉我们,要建好更要管好,有效管护必须建立明确具体的管护制度,解决好“管什么、谁来管、怎么管、谁出钱”等问题,把管护工作纳入制度化轨道,建立完善管护长效机制。要把农民群众管护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教育引导他们提高爱护设施、主动管护的自觉性,形成常态化、低成本、高效率的管护工作格局。

七、内外兼修,形神兼备

康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外在美”与“内涵美”并重,在提升乡村功能、彰显乡村韵味的同时,注重以农村基层党建为核心提升乡村治理能力,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村民文明素养,不断丰富美丽乡村的内核和灵魂。

夯实党建之根。坚持把建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根本保证,锻造出一大批建设有规划、落实有队伍、办事有资金、工作有干劲的“四有”型基层党组织,使美丽乡村建设有了“领头雁”和“主心骨”。尤其重视村党组织书记选拔配备,坚持在工作一线发现、培养、锻炼、使用干部,把美丽乡村建设“主战场”作为检验干部能力和实绩的“大考场”,真正把那些政治素质好、群众威信高、愿意为村民服务、有能力有干劲的人选出来。调研中发现,康县的村支书普遍年龄较轻、学历较高、综合素质较强,特别是那些工作突出的村,村支书基本都是返乡能人、致富带头人或专职化书记。

提升功能之基。按照让农民群众生活品质与当地城镇居民大体相当的目标,把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和底色。大力实施“五通”(通车、通水、通邮、通电话、通电视)、“五化”(道路硬化、村容净化、家庭美化、四旁绿化、屋室亮化)、“五改”(改炕、改水、改灶、改厕、改圈)、“五有”(有广播电视室、文化图书室、卫生室、购物网点、活动场所),提升公共服务设施水平。目前,康县所有行政村和自然村都通了硬化路,村内巷道也全部硬化,家家户户都吃上了自来水,生活垃圾实现集中收集和转运处理,行政村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20%以上,农户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村卫生室、村民文化广场实现全覆盖,孩子们都能就近上学,农民群众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得到较好满足,美丽乡村的底子打得很厚实。

塑造风貌之形。美丽乡村建设中坚持保护建筑、保存风貌、保全文化、保有生活,不照搬城镇建设模式,充分利用村庄原有建筑和自然景观,保留了不同于城市的自然性、原生态、错落美,没有因建设失了“土气”、丢了“乡味”,没有把村庄建成城市社区,没有把农村建得城不城、乡不乡。在康县农村,到处都能看到油坊、醋坊、酒坊、豆腐坊、水磨坊等传统生产经营场所,不少村庄建起规模不等、别具特色的茶园、菜园、竹园、花卉园,许多老房子、老物件、老用具、老照片都保留下来。道路硬化、地基处理、护坡砌筑、沟道衬砌、围栏修建等,充分利用当地石头石片、树枝藤蔓、石碾瓦片等材料,就地取材、变废为宝,既省钱、又好看。“天然去雕饰、雕饰近天然”。白杨乡桂花庄的千年金桂、岸门口镇贾家坝的千年银杏、朱家沟的千年麻柳、长坝镇花桥村的千年菩提都得到很好保护,成为乡村旅游的网红“打卡地”。
弘扬文化之魂。注重传承发扬优秀乡土文化,充分发掘每个村庄独有的文化元素、文化样态及其文化价值、文化内涵,让乡村既有美丽之形、又有文化之魂。尊重历史记忆,本着“越是久远的就越是新鲜的、越是历史的就越是现代的”理念,在许多村利用闲置房屋建起了村史馆、农俗博物馆、乡村展览馆等,修缮维护祠堂、宗庙,让农村千百年形成的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红色文化等各类文化绵延传承、滋养人心。例如,长坝镇福坝村建了知青博物馆,周家坝镇在供销合作社原址上建起康县供销博物馆,生动再现了几十年前的生产生活景象,让人们勾起难忘的记忆、感叹时代的变迁。

培育文明之风。在农村广泛开展“四新竞赛”“六争六评”“一日五问”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平台把群众组织起来,引导他们遵纪守法、崇德向善、孝亲敬老、睦邻和谐,培育新型农民、净化乡村风气、提升全民素质,推动新时代文明新风尚在山乡遍野蔚然成风。比如,在全县中小学生中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通过孩子督促家长爱护环境卫生,改变陈规陋习,构建起政府、学校、家庭、学生共同参与的有效机制。

厚植良善之治。把自治、法治、德治有机融合起来,三者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完善和治理能力提升。在农村普遍组建村民理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各种群众性自治组织,建立完善具有约束力的村规民约,出台治理高价彩礼推动移风易俗的实施意见,引导群众自觉遵守公共秩序,有效遏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人情攀比等陈规陋习。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村民民主参与、民主管理权利得到良好保障,农村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康县2015—2017年连续3年在全国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综合成绩排名全省前列。

启示7:康县的实践告诉我们,农村工作能不能干好,核心和关键在于有没有一个好支部特别是一个好支书。一个村党组织坚不坚强、有不有力,村子的面貌大不一样,农民群众的精气神也大不一样。“康县模式”表明,做农村工作首先要把村支部建好,把村支书配强。同时,要通过一个强有力的支部和威信高的支书,把农民群众组织发动起来,激发他们的“主人翁”意识,紧紧团结在村支部周围,齐心协力把农村的事办好,把农民群众自己的事办好。

人能改造环境,环境也能塑造人。以前,在脏乱差的环境中,群众眼中无光、心中无望,现在,生活在景区般的村庄里,群众脸上笑了、心里乐了,从外到内都美起来了,自然而然地养成了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康县模式”启示我们,美丽乡村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有机统一,而且这两者能够相互促进、相互转化。要坚持内外兼修、软硬并举,以形促神、以神塑形,才能让美丽乡村之形长久发光、让美丽乡村之神融入血脉,实现内外皆美、形神兼备。

八、生态出“钱景”,美丽生“财富”

康县坚持把发展美丽产业、做大美丽经济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针对“山大沟深耕地少”的劣势和“绿水青山特产多”的优势,坚持“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放大生态优势、做足山水文章,创新推进全域美丽乡村、全域环境绿美净、全域电子商务、全域旅游景区“四个全域工程”,做精做优特色产业,真正让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变成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

乡村旅游异军突起。康县依托美丽乡村建设的显著成效,把乡村旅游作为惠民富民的生态产业,着力打造美丽乡村感受型、生态农庄体验型、特色农业观光型、环保工业展示型、景区休闲养生型五大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全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美丽经济方兴未艾,全县旅游综合收入从2012年的2.94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14.4亿元。围绕提升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实施“十村百户千床”乡村旅游示范工程,发展农家乐、农家客栈、乡村宾馆,进一步提升接待服务能力、扩大群众参与范围,更多农民群众吃上了“旅游饭”、鼓起了“钱袋子”。截至目前,共发展农家乐和农家客栈317户,乡村宾馆12家,培育乡村旅游经营户、带头人、讲解员2000多人,吸引6000多名长期在外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带动2468户贫困群众依托乡村旅游实现脱贫,9.7万人通过参与乡村旅游实现增收。比如,岸门口镇朱家沟村的朱彦杰,通过村内闲置房屋流转打造了50间“五福临门”民宿,2019年收入30万元左右,48户贫困户入股,带动劳务用工56户,实现劳务收入16万多元。

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坚持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重,紧紧围绕林、水等生态资源做足做好生态经济大文章,重点发展核桃、茶叶、花椒、天麻、食用菌、中蜂等特色产业。全县特色农林产业面积达110多万亩,年培育食用菌1200多万袋、加工茶叶770吨、养蜂10万箱产蜜440余吨。建成兴源、龙神、满福等10多家林特产品龙头企业,打造了“康耳”“翠竹”等一批“康字号”名优农特产品,724家合作社运营率达到96.7%,开办网店1613家,2.3万名群众依托电商实现增收。

农民生活蒸蒸日上。康县美丽乡村建设不仅给农民创造了一个干净整洁优美的生活环境,让农民过上了安居乐业、耕读传家的美好生活,而且通过发展全域乡村旅游和特色富民产业,让更多的人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随着乡村旅游和特色产业日益发展壮大,康县乡村日益成为创新创业的深厚沃土和吸纳就业的优质平台,真正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变生态资源为生态经济。收入增加了,农民群众的腰杆挺直了、脸上有光了、底气更足了。栽下梧桐树,引得“凤还巢”。比如,凤凰谷村的娄慧芳在外打工嫁到了湖北,现在回村在旅游公司的农家乐上班,一年工资、房租和分红收入就有近5万元,和丈夫一起把家搬回了凤凰谷。近5年来,仅岸门口镇中节村就有17名来自云南、重庆、山东等地的姑娘嫁到这里。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累累硕果的甜蜜映射。

启示8:美丽乡村建设实际上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和有效途径,而乡村振兴首要的一条就是产业振兴,没有生机勃勃的产业,美丽乡村就会有名而无实。康县通过美丽乡村建设,正在逐步实现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贫困地区的生动实践。“康县模式”雄辩地证明,保护好绿水青山就是守护住金山银山。建设美丽乡村不是简单的村庄整治和环境改善,而是对乡村进行整体化建设和品牌化经营,不仅让乡村环境美起来,还能催生出乡村新产业新业态,让美丽乡村有产业、有就业,让农民群众有活干、有收入,实现生态美、生产美、生活美的有机统一。

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后,“三农”工作重心将转移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上来。今后一个时期,是我省乡村形态快速演变的阶段。建设什么样的乡村、怎样建设乡村,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这次调研,就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康县为典型解剖麻雀,系统总结“康县模式”的经验做法,为全省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参考借鉴。各地在学习借鉴“康县模式”时,应坚持因地制宜,把“康县模式”与本地创造的好经验好做法有机结合起来,兼容并蓄、博采众长,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取得更大成效,推动全省在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中走在全国前列。

编辑:秦子雯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