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要闻 农业农村 水利资讯 甘肃林草 乡村振兴 甘肃供销 农业科学 甘肃农垦 气象信息 畜牧兽医 甘肃农机 耕地保护 农技推广 市县新闻 乡镇动态 农资信息 农企之窗 三农人物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农业农村 >> 浏览文章

通渭县调结构发展兔产业 促“三变”拓宽致富路

2018年09月16日 甘肃三农在线 通渭县产业扶贫督导工作队 字体:


    近年来,通渭县寺子川乡党委、政府充分结合当地资源优势,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治本之策,着力调结构、促转型、稳增收,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模式,通过招商引资、打造试点、扩大规模、构建多种模式的利益联结机制等方式,在谢黄村大力发展獭兔养殖产业,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铺就新路子、为农村“三变”改革注入新活力。

调整产业结构 打造试点选好“切入点”
    谢黄村地理条件差,产业基础薄弱,贫困程度深,是一个典型的村集体经济“空壳村”。为全面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村级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寺子川乡瞄准獭兔养殖技术易学易懂、 产品供不应求的实际,积极招商引资,多措并举大力发展獭兔养殖产业。2016 年,从陇西县引进晟兴牧业有限公司打造獭兔养殖试点,在谢黄村建成1000平米的獭兔养殖基地 1处,引进基础母兔 600 只,按照规范养殖技术科学操作,每只基础母兔每年可繁殖24—40只幼崽,幼崽养殖3个月即可作为商品兔出售,每只商品兔纯利润达到 10—20 元,每只母兔一年带来利润可达400元以上,两年来该基地累计销售商品兔3000余只,目前兔存栏稳定在2300只左右,年纯收入3.2 万元以上,是一个养殖效益好,发展潜力大,可借鉴、可复制、可扩大的成功产业试点。

扩大产业基地 规模养殖夯实“支撑点”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獭兔养殖产业,全面推进规模化、市场化发展,晟兴牧业有限公司总结养殖经验、顺应市场需求,积极争取项目支持,扩建养殖基地、扩大养殖规模。今年4月份开始新建面积5666平方米的养殖场房1处、繁殖母兔兔舍2栋、商品兔兔舍4栋,并配套建设了消毒室、饲料加工区和办公培训区,目前已基本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基地建成投产后,兔存栏规模预计达到6000只以上,年出售商品兔5万只以上,纯收入达50万元以上。成熟的养殖条件、科学的养殖技术、走俏的市场前景为该村大力发展獭兔养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獭兔养殖产业将作为该村的特色产业和新兴增收点予以强力推进,进一步夯实了全村产业化经营的“支撑点”。

培育专合组织 农企协作找准“结合点”
    为全力推动企农“大手”拉“小手”的抱团融动发展,实现企业与贫困户的帮扶带动、互惠共赢,拓宽当地群众的增收渠道。该村于2018年4月组建了兴庆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搭建起产业发展和“三变”改革的平台,采取“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由合作社与养殖意愿户签订饲养协议,实行统一引进兔苗兔笼、统一提供技术培训、统一防治防疫、统一收购销售、分户养殖的“四统一分”养殖模式,抱团抵御养殖风 险,让贫困户在产业链上实现脱贫致富,目前全乡已有57户贫困户、20户非贫困户与合作社达成了养殖协议并加入合作社,有17户完成引种,其余正在建设圈舍。同时,由企业负责与市场对接,与重庆獭兔养殖长签订了年供货5万只肉兔的订单收购合同,打通商品兔销路,实现长足发展。

助力“三变”改革   整合要素增强“联结点”
    该村为实现贫困户增收和村集体发展壮大的双赢收益,依托农村“三变”改革,用活用好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和东西部协作帮扶资金,创新收益分红和利益联结机制,真正带动贫困户增收脱贫。一是探索资产入股分红模式。用谢黄村集体经济发展50万元项目资金作为村级资产入股到兴庆农牧农民专业合作社,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合作社每年按股金的8%—10%向村集体分红,其中40%用于村集体收入,60%用于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每年带动20户贫困户户均分红收入1200元。二是探索资金入股分红模式。用活贫困残疾人产业发展30万元项目资金,由30户残疾户按照每户1万元的股金入股到合作社,签订獭兔养殖协议,由合作社统一养殖、销售,以800元/年的标准向残疾户分红,每年10月底前发放到户,带动残疾贫困户稳定增收、如期脱贫。三是探索分户养殖模式。用好东西部协作帮扶的20万元项目资金,扶持20户贫困户分户养殖,每户投放基础母兔50只、兔笼50个,分户养殖户建设养殖场房等资金由农户自筹,合作社免费提供技术、防疫、服务,并对商品兔进行订单收购,确保养殖户持续增收。四是探索投母还仔模式。在全乡确定12户以上养殖意愿强烈,具备养殖条件、且已加入合作社的非贫困户为獭兔养殖带动示范户,每户免费投放基础母兔30只,养殖示范户每年向合作社返还2个月以上幼兔30只,连续返还3年,3年后繁殖的商品兔由合作社以高于市场价两个百分点的标准收购,预计户均年收益达1440元。(通渭县产业扶贫督导工作队  供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