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要闻 农业农村 水利资讯 甘肃林草 乡村振兴 甘肃供销 农业科学 甘肃农垦 气象信息 畜牧兽医 甘肃农机 耕地保护 农技推广 市县新闻 乡镇动态 农资信息 农企之窗 三农人物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农业农村 >> 浏览文章

庄浪县:壮大肉牛产业促发展 助推脱贫攻坚创增收

2018年09月24日 庄浪县产业扶贫督导工作队 佚名 字体:


 
    庄浪县紧盯“引好牛、建好舍、创模式、强服务、见效益”五大关键环节,为全县未脱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引投良种基础母牛,增强贫困群众肉牛产业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全县肉牛产业提质增效,为实现贫困户稳步脱贫目标提供了保障。
    一、严把程序引好牛。制定严格的引牛程序,严把关键环节,保障牛产业健康发展。一是严把品种关。以红安格斯、秦川、利木赞基础母牛为主,为打造平凉红牛品牌夯实牛源。二是严把疫病关。全面考察引种地,从无疫区引种,引种后落实申报检疫,隔离观察15天。三是严把质量关。投放前,技术人员严格按中标体重体尺,逐头验收,符合标准逐头佩戴耳标,注射疫苗。四是严把投放关。乡镇确定投牛户,贫困户提供身份证号码和电话号码,造册签字,并和贫困户签订投牛管理协议,按牛耳标号抓阄投放,确保公平公正。截至目前已投放到户7051户8269头,剩余6776户7194头项目牛将入股合作社进行分红。
    二、分户施策建好舍。立足贫困户目前养牛现状,按照自原、简易、实用、节省的原则,因地制宜,分户施策建牛舍。一是现有圈舍就地利用。彻底打扫,消毒灭源,直接投牛。二是破旧圈舍维修改造。因舍施策,增加保暖、采光、通风设施,改造后进行投牛。三是新修圈舍规范建设。设计半坡式暖棚牛舍和双列式全封闭牛舍两种图纸,采取两种建圈模式。分户独建模式,采用半坡式暖棚牛舍图纸。联户组建模式。结合贫困户实际,采取自愿组合、联建联养,由联户自愿选择半坡式或双列式牛舍图纸,在技术人员指导下规范建设。至目前,全县按新建牛舍每户补助2000元,维修改造牛舍每户补助1000元的标准,兑付补助资金2325户392万元,极大调动了贫困户养牛积极性,有效助推了全县脱贫攻坚工作。
    三、创新模式抓饲养。按照政府指导、贫困户自愿、“村两委”监督的原则,创新机制,探索创新五种模式抓饲养。一是分户散养模式。贫困户利用原有圈舍或在房前屋后新(改)建半坡式暖棚牛舍进行肉牛分散养殖。按一头母牛年产一头犊牛,7月龄左右出售,扣除饲养成本后,养殖1头母牛年获纯利2000元。二是联户饲养模式。按照“五统一分”模式,即统一修建牛舍,统一开展防疫,统一技术服务,统一无害化处理,统一肉牛销售,分户养殖管理,多户集中联建分养。无养殖能力或外出打工的贫困户,将牛交给有养殖能力的贫困户代养,由代养户负责建圈、饲养和管理。犊牛出售后按比例分红。三是互助饲养模式。按照“村两委”监管、合作社服务、互助组运行的模式,由若干养牛贫困户组成互助组,统一建圈,集中饲养,将牛委托给1-2名积极性高、有一定养牛经验的组员进行饲养,其余组员可外出务工或从事其他工作增加收入。犊牛出售后,按比例进行分红。四是入股饲养模式。无养牛能力和养殖条件的贫困户,将牛交给养牛企业或养牛合作社,并签订代养协议,以牛量化入股,集中饲养,在养牛利润中除去养殖成本后,每头牛年固定分红700元,入股人员预计每头牛纯收入达2000元,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脱贫。
    四、加强培训增效益。牛引入后,饲养管理和配套技术是提高养牛效益的关键环节。一是编印培训教册。组织技术人员本着通俗、易懂、实用的原则,编写印发肉牛养殖培训手册1.2万册。二是精心制作课件。围绕牛舍建设、饲养管理、粪污处理、疫苗免疫、青贮冻配、消毒灭源、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等内容,制作肉牛养殖专题课件,结合分散养牛贫困户实际,采取集中办班、观摩学习、现场指导和电话咨询等方式,对投牛户进行全方位技术培训。三是依托项目培训。借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项目,由人社局牵头,畜牧局、农广校、农发公司配合,对全县肉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有关人员和今年养牛贫困户进行专题培训,在18个乡镇共举办培训班72期,培训1.5万人(次),实现了养牛贫困户技术培训全覆盖,提高了贫困户养牛积极性和内生动力。
    五、健全体系抓服务。服务体系是支撑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重点健全和强化了三大体系。一是强化行政服务体系。乡镇政府采取主要领导全面抓,分管领导具体抓,驻村干部分村、分户抓的包责任制,在定户、选址、投牛、管理等关键环节责任到人,协调解决贫困户饲养管理过程出现的问题,保证牛投得下、留得住。二是保障技术服务体系。依托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和农业技术服务队,重点在引牛前,为贫困户提供图纸、指导建圈。引牛时,做好落地观察和过渡期应急防治。引种后,提供饲草配制、冻配青贮、疫病诊治、疫苗免疫等全程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确保分散养牛贫困户肉牛投得下、养得好、见效益。三是完善龙头服务体系。采取“党组织+国有公司+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群众”的运行模式,公司投资建场,合作社组织生产,贫困户分散养殖,合作社提供“三供一销”服务,吸纳村集体和贫困户利用土地、自有牛、自有资金、劳务、技术等方式入股加入合作社,由合作社统一组织生产经营,收益后保底分红。建立健全了信息服务网络,不断完善肉牛养殖、产品生产、加工、销售和消费信息收集发布制度,确保为养殖户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信息服务。(庄浪县产业扶贫督导工作队  供稿)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