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要闻 农业农村 水利资讯 甘肃林草 乡村振兴 甘肃供销 农业科学 甘肃农垦 气象信息 畜牧兽医 甘肃农机 耕地保护 农技推广 市县新闻 乡镇动态 农资信息 农企之窗 三农人物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农业农村 >> 浏览文章

崇信县利用废弃窑洞发展牛产业

2020年01月02日 甘肃三农在线 snzx 字体:

崇信县辖4镇2乡1个工业集中区79个行政村,全县8.2万农村人口,牛饲养量9.5万头,是全国肉牛优势发展区、平凉红牛核心区。牛是传统的农耕工具,是农耕文明的象征,也是脱贫致富的产业;窑洞是崇信群众传统的居住方式,是承载着乡愁记忆的地方。随着新农村建设,当地群众搬入了新房,出现了大量废弃窑洞,为了节约土地资源,降低牛棚建设成本,崇信总结群众窑洞养牛的经验,规划维修改造废弃窑洞,建设5条千头窑洞养殖示范带,带动全县肉牛产业提质扩量创牌增效。目前已建成锦屏镇姚洼—平头沟、黄花乡凉水泉—高年2条示范带。

一是因陋就简,把废弃窑洞改造为养牛窑洞。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窑洞养牛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窑洞改造和红牛养殖奖补政策,鼓励支持养殖户、新型经营主体在保持窑洞素有的古气、老气的基础上,按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改造加固,每改造1孔窑洞补助1万元,对有恢复利用价值420多孔窑洞进行功能化改造。

二是因势利导,用新机制引导群众来养牛。以提高养牛组织化程度为核心,按照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的方式,采取龙头企业加入,合作社组织,吸引大户,带动贫困户的形式和企投户繁、户养企销机制,推进窑洞养牛产业品牌化、产业化经营。目前2个窑洞养牛示范带养殖红牛1500多头。

三是因窑施策,在土窑洞养殖高档牛。窑洞养牛具有冬暖夏凉,接地气、坐膘快,产犊率高等优势,也有开放分散,不易管理的实际问题。根据这些特点,认真研究制定了窑洞养牛标准和技术规范,按照三品一标方向和“四区分离”要求,配套建设了防疫室、消毒室,隔离栏、堆粪场,草料场,实行分区管理,标准化饲养。

四是因地制宜,在古村落催生新业态。利用县域内有众多新石器时期仰韶文化及西周、战国、秦汉文化遗迹,古村落保存完整这一基础条件,挖掘用古村落资源禀赋、文化生态优势及人、窑、牛、山、水、树等要素,同步规划农耕部落旅游景点,谋划打造了以古村落保护利用为基础、以窑洞养牛为核心、集生态保护、农耕体验、乡村记忆于一体的文旅农旅综合体,已成为当地群众旅游休闲地、城市居民农事体验地和周边游客网红打卡地。

通过窑洞养牛,崇信县实现了三个相得益彰。一是传统古村落的古气与现代养牛业的朝气相得益彰;二是窑洞文化散发的老气与红牛文化焕发的生气相得益彰;三是文旅产业的人文特征与养殖产业的自然特性相得益彰。(崇信县产业扶贫包抓工作队  供稿)

编辑:庄宁宁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