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要闻 农业农村 水利资讯 甘肃林草 乡村振兴 甘肃供销 农业科学 甘肃农垦 气象信息 畜牧兽医 甘肃农机 耕地保护 农技推广 市县新闻 乡镇动态 农资信息 农企之窗 三农人物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农业农村 >> 浏览文章

白银市创新多种模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2020年09月07日 产业扶贫简报 snzx 字体:

近年来,白银市坚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充分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优势,以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为主攻方向,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根本动力,以提升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有效利用各类资源、资产和资金,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2020年上半年村均收入达到4.27万元,其中:贫困村村均收入5.00万元。收入1万元以下的行政村总数为83个;收入1-2万元的行政村总数为78个;收入2-5万元的行政村总数为392个;收入5万元以上的行政村总数为145个。

一、摸清家底,规范资产管理。按照国家省上规定的时间表、路线图全面完成了农村集体资产清产核资工作,目前在2017年清产核资的基础上,通过数据清理、登记、核实、公示和数据录入两个阶段,对2018、2019年度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所有的资产进行了全面的清查,共清理核实资金近2.86亿元,资产近53.34亿元,资源近2380万亩。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账内、账外资产全面进行清理核实,并按经营性资产、资源性资产和非经营性资产分类登记造册,实行台账管理,进一步做到了心中有数,思路明确,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三变”改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定方案,明确工作目标。为进一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市委、市政府办公室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的通知》(市委办发﹝2016﹞29号)、市政府办公室下发了《关于发展壮大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市政办发〔2018〕252号),明确了总体思路,目标任务。2020年底,全市70%以上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其中30%以上的村达到10万元以上,10%以上的村达到50万元以上,70%以上的村建立其他类型的集体经济实体。针对贫困村提出了到2020年底,全市所有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年收入确保达到2万元,力争达到5万元以上的总体目标。

三、因地制宜,拓宽增收渠道。通过盘活集体资产、盘活土地资源、依托区位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实行抱团置业、服务生产生活等多种措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一是盘活集体资产,走“资产经营型”发展模式。各县区对集体“三资”进行全面清产核资,特别对村级集体所属的各类经营性资产进行全面梳理,摸清总量、理清结构、明晰产权、建立台账、全面盘活。对于闲置的校舍、厂房、企业用地、水利设施、机械设备等资产,通过承包、出租、联办等方式加以充分利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如白银区崖渠水村充分利用新建村委会闲置房屋,采取租赁经营方式,每年收取租金增加村级集体经济近10万元。二是盘活土地资源,走“土地运营型”发展模式。土地存量较多、开发潜力大的乡镇通过土地整治、迁村腾地、土地流转、新灌区节水示范等,最大限度盘活土地资源,推进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土地利用率、产出率。景泰县寺滩乡疃庄村用“土地流转+基地劳务”模式,为企业、园区协调土地流转1万余亩,主要用于建设甘草种植基地、万只优质甘草滩羊繁育养殖基地、甘草生产加工厂。在给村集体经济每年带来5万元的收入外,以土地流转的农户前3年每年流转费200元/亩、从第四年开始流转费每年460元/亩,群众在基地打工每天收入80到100元,使得农民一份土地两份收入,确保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三是依托区位优势,走“农旅融合型”发展模式。依托黄河湿地、黄河石林风景旅游区的白银区顾家善村、四龙镇民乐村、平川区水泉镇小黄湾村、景泰县五佛乡沿河各村、中泉镇龙湾村等,充分利用区位优势,走农旅融合发展的特色之路,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奠定基础。白银区顾家善村以“三变”+乡村旅游为出发点,实行“村集体+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模式,将顾家善养老服务中心100平方米房屋以实物入股,建成三润园农家乐,年接待游客量约8000人,直接经济收入约28万元,每年定额分红给村集体5万元。四是打造特色产业,走“经济合作型”发展模式。2018年以来,全市702个村通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党群创业互助会将党群创业资金2.4亿元注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通过分红获得稳定收入。鼓励条件较好的村采取“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先行发展,创建农业产业基地,支持村集体创办领办农民合作社;以土地经营权、资产、资金等按照保底分红方式参股龙头企业,由特色项目带动特色产业、打造市场竞争优势、拓宽销售途径、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强村级集体发展经济的能力。景泰县白墩子村采取“5+”、“两联动”的模式,带动各村集体经济和易地搬迁扶贫户共同发展。“5+”即“支部+村办合作社+企业+产业园+农户”,由村党支部引领,村办合作社承载,甘肃菁茂公司提供订单,经济合作社将原始积累的120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流转农户耕地2300亩入股甘草种植产业园,农户作为土地入股分红和效益分红的主体,多方获益保障增收。五是实行抱团置业,走“物业经营型”发展模式。紧靠城郊区的会宁县新添堡乡、靖远县乌兰镇、景泰县一条山镇等充分发挥村级资金的撬动作用,在人口密集区域购置或建设厂房、商铺门面、仓储设施等物业项目,发展物业经济。会宁县新添堡乡道口村提供租赁场地建设凯尔亮中央厨房加工车间,拓宽村集体经济增收渠道。六是服务生产生活,走“服务创收型”发展模式。围绕农业生产、居民生活、仓储物流等主题,鼓励村党组织牵头领办创办农民合作社、劳务队等服务实体,为农业经营主体、本地居民等提供生产生活服务,获得服务性收入。靖远县糜滩镇武家大川村依托雷春蔬菜种植收购运输公司,发展集收购、运输、育苗、技术指导为一体的农业服务业,投入资金50万元用于收购资金周转和育苗设施建设等,村集体每年保底分红4万元,同时,吸纳村民60人(其中贫困户20人)就近就业,每人每年务工收入约4000元,实现壮大村集体经济与带动农户增收双赢。(白银市农业农村局 供稿) 

编辑:庞小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