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观察】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
——甘肃纵深推进产业扶贫纪实
这是一份高难度的答卷——
甘肃,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是全国打赢脱贫攻坚战最困难的省份之一。
这是一场时间紧迫的决战——
现在,距离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只剩不到800天的时间了。
在脱贫攻坚战进入殊死搏斗、短兵相接的决战阶段,今年以来,甘肃省委省政府始终把产业扶贫摆在压倒性位置,全面实施“一户一策”精准到户扶贫政策措施,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解决了产业扶贫的一系列难题,形成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产业扶贫新模式,真正构建起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的产业基础和工作机制。
——不到一年工夫,贫困村新建2862个农民合作社,贫困村合作社实现全覆盖;
——截至10月底,半年多时间,贫困地区引进培育了179家龙头企业;
——大手笔启动实施1000亿元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和500亿元农产品收购贷款,设立500亿元产业发展投资基金,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
牛、羊、菜、果、薯、药,一项项富民产业正不断将老百姓的钱包填得鼓鼓囊囊。
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建档立卡贫困户牛、羊存栏量、出栏量明显增加;蔬菜、马铃薯、果品、中药材种植面积稳中有增。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941元,同比增长9.0%。
直面现实,让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更有“含金量”
精准扶贫,越是到了攻坚阶段,越都是难啃的骨头。
经过多年努力,截至2017年底,甘肃仍有189万贫困人口。其中深度贫困地区35个县区134.5万人。
这些群众,大多居住在偏远山区、高山区和林缘区,生态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难中之难、坚中之坚。他们面临的最大难题,收入水平低、收入来源单一、收入不稳定。
截至去年底,甘肃深度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6711元,仅为全国的一半水平。国家重点扶持的深度贫困地区“两州一县”临夏州、甘南州和天祝县与省里确定的18个深度贫困县,贫困人口占到全省的60%以上。
“穷”字刺眼,却是甘肃无法回避的现实。
党中央十分关心甘肃的脱贫攻坚工作。2013年2月2日至5日,是习近平同志当选党的总书记之后迎来的第一个春节前夕。他来到了甘肃,作出“八个着力”重要指示,强调连片特困地区党委和政府的工作重点要放在扶贫开发上,坚决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希望甘肃努力同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
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论述,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精神,以“百年目标、全党使命”的政治站位,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第一民生工程和头等大事来抓,念兹在兹、唯此为大。
仔细分析,甘肃清醒地认识到,贫困人口脱贫,既要看“两不愁、三保障”有没有达到,还要看收入达不达标。这,必须保障贫困群众有稳定的收入。
解决难题,就得靠产业来支撑。
但是,甘肃最大的短板之一,就是富民产业薄弱。
截至去年年底,全省贫困人口中,需要产业扶持的有35.5万户147.55万人,超过一半的贫困村产业背后没有龙头企业带动;全省贫困村中,近四成是集体经济“空壳村”,有2882个。
产业扶贫措施单一、基础薄弱的问题,是甘肃绕不开、躲不过的大事难事。
直面难题,拿出更多“硬招”闯关夺隘
形势催人,形势逼人。
如何突破产业扶贫长期难以突破的瓶颈?怎样才能补上脱贫攻坚征程中这块最大的“短板”……
非常之阶段,需要非常之谋划、非常之举措。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省委副书记、省长唐仁健等省领导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攻坚上。从“两州一县”到革命老区,从定西旱塬到陇南山区,他们每月的“必修课”,就是拿出大量时间到贫困地区调研包括产业扶贫在内的脱贫攻坚工作。
每到一地,他们不打招呼,随机入户,进蔬菜大棚,入养殖圈房,与贫困群众亲切交谈,与基层干部面对面交流,就致贫原因、发展瓶颈、脱贫办法等,逐条问、认真听、仔细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甘肃连续召开一系列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定不移推进脱贫攻坚各项工作。省委先后召开37次常委会会议、14次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会议以及全省脱贫攻坚推进大会、产业扶贫现场推进会等相关会议,研究部署包括产业扶贫在内的脱贫攻坚重大问题。
思路在调研中清晰,火花在交流中闪现——
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充分发挥统领统揽统筹作用,亲自谋划部署,亲自督战落实,不断完善顶层设计,出台配套政策措施,探索创新运作模式,进一步完善全省包括产业扶贫在内的脱贫攻坚政策供给体系。
发展富民产业,贫困户究竟应该种什么、养什么?紧盯产业主攻方向,甘肃先后出台了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精准脱贫三年行动工作方案和《甘肃省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以实现“户有增收项目、村有致富产业”。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产业扶贫也得体现在精准到户、对症下药、分类施策上。
紧扣“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甘肃告别单纯自上而下设计项目的办法,落细攻击点位,在58个贫困县区逐户开展了六大特色产业发展目标与“一户一策”精准扶贫计划产业需求的对接。同时,出台产业扶贫到户项目资金扶持政策,调动贫困户发展产业积极性。到户产业扶持资金按户均2万元予以扶持,每户不超过3万元。
产业扶贫如果只在生产环节上做文章,如果仅靠农业单打独斗,摆脱不了农产品价格忽高忽低的“涨跌怪圈”,实现不了增产增收。
没有精准的政策供给,产业扶贫就不能打开局面。甘肃坚持全产业链推进产业扶贫,先后出台7个相关政策文件,分别涉及加快贫困村农民合作社发展、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全面消除贫困村村集体经济“空壳村”、扶持贫困地区龙头企业发展、果蔬保鲜库建设等。漂亮的组合拳,初步构建了具有系统性、精准性、配套性的政策框架体系。
有了产业扶贫的“作战方案”,还得有“武器弹药”。甘肃在地方财政紧张的情况下,将新增财力全部用于脱贫攻坚,今年将所有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70%以上的整合涉农资金主要安排用于到户扶持,其中70%以上的到户资金原则上用于种养业和光伏产业。今年,用于种养业等产业增收项目的到户资金达119.11亿元。
2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贫困村合作社全覆盖,2.39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果蔬保鲜库建设,1.02亿元专项扶持资金支持农民培训,3年拟投入38.2亿元产业扶贫保费补贴资金……
超常规的举措,实打实的投入,使甘肃产业扶贫很多“老大难”问题都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许多基层干部纷纷点赞,这套政策含金量高,操作性强,管用实在!
直面“痛点”,以敢死拼命精神“攻坚拔寨”
人,从来是扶贫攻坚的第一要素。
政策激励得力,扶贫队伍必须给力。惟有发扬敢死拼命的牺牲精神,拿出豪情冲天的革命干劲,才能闯关夺隘、赢得未来。
“盯人防守”,就能实现细化“一户一策”的高效帮扶。
甘肃调整加强脱贫攻坚帮扶工作力量,将最强领导力量最优帮扶资源向深度贫困地区倾斜。23个特困县,按照贫困程度依次由省委书记、省长等23名省级领导联系,实现特困县、特困乡省级领导联系包抓全覆盖,特困乡中的建档立卡贫困村由省级领导和省直单位帮扶全覆盖。
省级领导负责到乡帮扶,干部联系贫困户。甘肃每名厅级干部结对帮扶3户贫困户,县处级及以下干部每人结对帮扶2户贫困户,剩余贫困户由县乡负责确定帮扶责任人,实现了贫困户帮扶责任人全覆盖。
谁主管、谁负责。甘肃组建了综合协调、资金保障、产业扶贫等12个专责工作组,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脱贫攻坚责任,研究制定了责任清单及问责办法。从而强化对项目建设和资金使用全过程监督管理,强化对行业扶贫工作的指导和推动。
为了靠实产业开发专责工作组责任,省农业农村厅专门成立了产业扶贫包抓督导工作领导小组,下派58个包县督导工作队,督促市县政府落实产业扶贫的主体责任和行业部门产业扶贫的专责责任,目前已经完成了四轮督导,正在开展第五轮督导,推动了产业扶贫工作的顺利进展。
攻坚克难,最怕花拳绣腿,最忌光说不练。今年以来,甘肃全面推进“脱贫攻坚作风建设年”和“转变作风改善发展环境建设年”活动,让包括产业扶贫在内的脱贫攻坚作风严起来、实起来、强起来。
考核是个指挥棒,上面考核什么,下面就集中精力干什么。甘肃注重发挥考核的指挥棒作用,组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年度考核,把包括产业扶贫在内的扶贫成效作为党组织书记抓党建成效和干部履职情况的重要依据。树导向、严规矩、压责任,推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落地生根,确保脱贫攻坚落地生效。
扶贫不力,就得挨板子。甘肃整治脱贫攻坚中干部不担当不作为问题,调整2名市州政府主要负责人,对2个省直部门和2个县党委(党组)及24名干部严肃问责处理,在全省进行通报。对2017年市县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综合评价为一般或发现某些方面有突出问题的3个市州、15个县区和7个工作不力的省直部门,由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对这些地区和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进行了约谈,进一步传导了责任和压力。
一系列的攻坚举措,让产业扶贫的发条越上越紧、工作越抓越实。
有人说,东乡族自治县是离小康最远的地方。这里既是国家级深度贫困县,也是甘肃贫困发生率最高的县。
难道这里的土地只能生长贫穷?
去年7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铎联系帮扶这里以来,东乡县实行“一个产业、一名常委、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产业包抓责任制,曾经被认为无解的产业体系破题开局。
去年底,虽然东乡羊的饲养量达150万只,但都是千家万户分散养殖,没有一家龙头企业,最大规模的养殖场只有1000多只羊。现在,县里打造“东乡贡羊”品牌,构建起了肉羊全产业链。在千沟万壑、旱渴荒凉的大山里,如今,前进牧业、伊东羊业、燎原乳业等龙头企业安营扎寨,3个万只良种羊繁育基地正在加紧建设。
一级抓一级,一级带一级,层层抓落实。在甘肃,种种“加强版”“创新版”的“实招”“硬招”正在不断推出,很多产业扶贫“老大难”问题有了针对性解决方案,一条条脱贫致富的新路正不断在人们的脚下伸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