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要闻 农业农村 水利资讯 甘肃林草 乡村振兴 甘肃供销 农业科学 甘肃农垦 气象信息 畜牧兽医 甘肃农机 耕地保护 农技推广 市县新闻 乡镇动态 农资信息 农企之窗 三农人物 书画艺术
Logo
甘肃三农在线 >> 农业农村 >> 浏览文章

面对产业扶贫“四大难题”,甘肃这样成功“解锁”

2020年11月18日 农民日报 吴晓燕 鲁明 字体:

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存在“没钱干”“不会干”“闷头干”“怕风险”等问题,这些难题怎么突破?如何在解锁难题的基础上,确保产业扶贫为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提供有力支撑,为今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打下坚实基础?

过去三年来,为确保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与全国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甘肃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把培育产业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路”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深入实施贫困地区特色产业提升工程,因地制宜加快发展对贫困户增收带动作用明显的种植养殖业”等安排部署,拉开架势狠抓产业扶贫,紧扣贫困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和特色优势,发展壮大“牛羊菜果薯药”六大扶贫产业,着力破解贫困群众发展特色产业存在“没钱干”“不会干”“闷头干”“怕风险”等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没钱干”怎么办——强化投入保障体系,坚持“五个挂钩”

甘肃千方百计筹措和整合各类资金,加大扶贫产业投入力度,并按照人均5000元、每户最多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用于到户到人的产业增收项目。2018年至2019年,全省共落实到户种养产业扶持资金155.6亿元,共扶持贫困户109.4万,其中,81亿元直接到户用于发展以六大特色产业为主的种养产业、占52.1%,74.6亿元入股合作社或龙头企业带动发展产业、占47.9%;2019年-2020年,财政落实省级奖补资金6000万元,75个贫困县落实扶持资金3.95亿元,共扶持20.18万户贫困户发展了“五小”产业,有效拓宽了贫困户增收渠道,极大提高了贫困地区群众发展种养产业的积极性。

为确保到户产业扶持资金切实用在刀刃上,甘肃省政府及时跟进提出了“五个挂钩”原则——

与“一户一策”挂钩。结合为每户贫困户量身定制“一户一策”精准到户脱贫计划,将到户产业扶持资金通过“六大扶贫产业”精准对接,合理确定贫困户种什么、养什么、种多少、养多少以及投放多少产业扶持资金。

与“农民意愿”挂钩。根据家庭人口、劳动力状况和经营主体情况,由贫困户自行确定发展产业和入股资金比例,对入股的资金,针对个别地方资金权属不明晰、贫困户对入股金额和入股企业不清楚,明确了权属归贫困户所有,并督促合作社和龙头企业与贫困户签订入股协议、发放股权证。

与“真种真养”挂钩,针对个别贫困户认为到户扶持项目是政府“发钱发福利”的问题,对不真种、不真养的贫困户,不投放到户产业扶持资金。

与“见钱见物”挂钩,对贫困户发展扶贫产业,要求养的时候要见物,卖了以后要见钱。对贫困户入股资金,采取“保底分红”的办法,保障资金安全和基本收益。

与“奖勤罚懒”挂钩,针对一些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的问题,重点采取达标奖补、以奖代补等形式,激发贫困群众发展种养产业积极性。同时,鼓励享受入股资金分红的贫困户主动参与村级公益事业。

发展产业“谁来干”——做强生产组织体系

围绕解决发展特色产业“谁来干”的问题,甘肃坚持不懈走“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合作社,合作社联农户建基地”的特色产业发展模式。

一方面,采取“轻资产引进、多元化自建”等方式,加快龙头企业培育进程,2018年以来,全省75个贫困县共引进培育龙头企业785家,累计达到2937家,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以上,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54.5%。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发挥自身辐射带动作用,创新完善与合作社、贫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特别是涌现出了中盛农牧、蓝天集团、中天羊业、康美牛业、前进牧业等带贫益贫突出的本地龙头企业,引进了北京德青源、海升集团、福建圣农、四川希望集团及泰国正大、新加坡益海嘉里等一大批省外境外大型龙头企业,通过订单种植、保底价收购、土地流转、承包地入股、提供贷款担保、吸收劳动力就业等多种形式带动合作社发展特色产业,确保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针对贫困地区合作社覆盖面小、发展滞后、带贫益贫作用不明显的实际,坚持边组建、边规范、边提升,2017年-2020年,共下达扶持合作社资金5.96亿元,扶持合作社5597家,在1979个没有合作社或只有1个合作社的贫困村扶持新建合作社2173个,实现了每个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全覆盖,解决了贫困村合作社“有没有”的问题。同时,着眼解决合作社“好不好”的问题,实施合作社能力提升工程,省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授课辅导,全省组建起了6500人的市县乡三级辅导员队伍,开展了合作社领办人“万人培训”计划,及时总结推广“政府主导组建国有农发公司带动合作社发展”的“庄浪模式”,“合作社联合控股,民营、国有企业参股组建富民公司,带动村办合作社联合发展”的“宕昌模式”,并按照“运营规范、运营较规范、运营一般、未运营、注销吊销”五种类型,对合作社进行分类规范。同时,各地按照有产业基地、有农业机械、有良种供给、有销售订单、有加工和贮藏场所等“五要素”标准办实合作社。截至目前,全省贫困村3.31万个合作社,运营规范和较规范的达到75%以上,带动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效果逐步显现。“庄浪模式”获2018年全国脱贫攻坚组织创新奖。

着眼解决“闷头干”的问题——完善产销对接体系

甘肃组建了全国首个省级农业产业扶贫产销协会及马铃薯等9个特色产业产销协会,扶持建设安定区马铃薯、定远高原夏菜2个国家级专业批发市场和一批特色农产品产地专业市场,初步构建起了连接产地与终端大市场的销售网络体系,通过有效组织省、市、县各级产销协会的营销家队伍抱团出省抢占粤港澳、长三角等终端大市场,甘肃马铃薯、中药材、高原夏菜、苹果、牛羊肉等特色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和议价能力明显提高,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信息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功能初步显现。

甘肃省政府联合农业农村部连续三年举办了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和中国马铃薯贸易洽谈会,农业农村部在临夏州召开“三区三州”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会,组织甘肃龙头企业、产销协会和合作社与省外经销商成功签约233.63亿元,搭建了“甘味”农产品走出去的快速通道和对接平台。甘肃在兰州大学举办了甘肃省农产品营销家队伍培训班,分析研判全省“牛羊菜果薯药”产业产销形势和价格走势,提高甘肃农产品产销协会以及营销家队伍运作市场的能力和水平。

甘肃大力实施“甘味”农产品品牌营销战略,在南昌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贸易会上就“甘味”品牌进行了专题推介,携手新华社“民族品牌工程”共同打造“甘味”品牌,并先后举办了“甘味”农产品品牌发布会暨消费扶贫宣传推介活动、“品甘味·游甘肃”2020长三角消费扶贫文旅周活动等一系列推介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有力地提升了“甘味”品牌影响力。

此外,甘肃还积极扶持有意愿的贫困村建设保鲜基础设施,2018-2020年,安排果蔬保鲜库建设扶持资金6.3亿元,新建果蔬保鲜库2020座、移动保鲜库222辆,新增储藏能力近100万吨,有效改善提高了特色农产品储藏保鲜能力,使广大农户可以根据市场行情灵活选择上市时间,实现错峰销售,有效缓解了收获季节农产品滞销压价现象。

保障贫困群众“不白干”——构建风险防范体系

为了让贫困群众“不白干”,甘肃设计开发了贫困户种养产业综合保险,努力实现对有意愿贫困户的主要增收种养产业全覆盖,并通过一系列“组合拳”,让风险防范体系为群众提供切实保障——

持续“增品扩面”。将保险补贴品种从2018年的69个、2019年的80个扩大到了今年的96个,越来越多的农产品有了保本保收的托底保障。

着力“提标降费”。将18个中央和省级补贴险种提高保额、降低费率均达到30%以上,对贫困户参保给予缴纳总保费的10%的特殊优惠,确保了每一户贫困户都能“保得起”。

做细做优理赔服务。甘肃15788个行政村全部组建农金室,与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共同服务农户承保理赔工作,打通了服务“最后一公里”。

探索“保险+期货”的模式,开发出了规避市场价格波动的新型保险。2018年以来,甘肃累计实现签单保费44.6亿元,累计赔付28.82亿元,从中直接受益农户305.6万户次,其中贫困户105.7万户次。特别今年,41.7万户次受灾的贫困群众得到了保险理赔近4.21亿元。甘肃积极推进农业保险的举措被农业农村部评为全国产业扶贫十大机制创新的典型案例。农业农村部在甘肃天水市麦积区召开了农业保险座谈会,总结推广甘肃推进农业保险的经验做法。

实招真招成功破难题——产业扶贫晒出闪亮“成绩单”

为破解产业扶贫面临的一系列难题,甘肃先后制定出台了《甘肃省培育壮大特色农业产业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产业扶贫配套政策,把扶贫资金精准到户扶持贫困户扩大种养规模与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扶贫产业体系进行有机结合,拉开架势构建投入保障、生产组织、产销对接、风险防范“四大体系”,贫困地区的产业发展取得了决定性进展,极大地推动了贫困地区“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产业发展,进一步为全省现代丝路寒旱农业快速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不仅为甘肃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关键支撑,也为推动乡村产业振兴探索了路子、奠定了基础。

2019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628.9元,较2017年增长19.2%;贫困地区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591.8元,较2017年增长23.3%。2018-2019年,全省依靠发展特色产业和“产业+劳务”脱贫的人口达131.45万人,占到脱贫总人口的76.8%。今年前三季度,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877元,同比增长6.7%。

 编辑:庞小强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免责声明

版权所有:甘肃农康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甘肃三农在线

ICP备案号:陇ICP备18003590号-1 甘公网安备62010202000548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