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宁:实名制精品洋芋一斤卖到一块五
在曾经苦瘠甲天下的会宁县,老百姓常说会宁有三宝:土豆、洋芋、马铃薯。还戏说一日三餐全是“羊”“鱼”“蛋”,其实指每日吃饭离不了洋芋蛋。由此可见,被陇中人叫做“土豆”“洋芋蛋”的马铃薯,在会宁人民心中的感情有多深。
在脱贫攻坚中,会宁县因地制宜提出了“守住一头子,多做几样子”的增收思路,这个“一头子”就是指以黑膜马铃薯种植为主的基础增收产业。在过去,马铃薯是会宁人的充饥粮,在今天它是会宁人的“致富蛋”。正可谓:小土豆承载大民生,洋芋蛋寄托致富梦。
金秋时节是会宁农民收挖销售洋芋的大忙季节。“今年县上搞马铃薯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精品洋芋一斤能卖到1.5元了”,这个消息一经传开,像炸开了锅一样,沸腾了农民的心,他们顾不上劳累,赶着挖洋芋,急着抢卖个好价钱。
会宁县汉岔镇是省级深度贫困乡镇,在通往该镇的蜿蜒山路上,笔者看到一辆辆满载着又圆又大土豆的三轮车欢快地驶向镇上。在镇里的广场上,笔者被热火朝天的收购场面所震撼,广场上停满了几十辆三轮车,农民们有的在挑拣洋芋,有的在登记,有的在数票子,一堆堆圆硕的洋芋蛋像一座座金色的小山在秋日的照射下熠熠生辉,格外引人注目。
“我已经到收购点上售卖洋芋9次了,今年我家的精品洋芋能卖8000多斤,1斤1.5元,光精品洋芋就能收入12000多元,比起往年5角钱的收购价格要多收入8000多元,真的感谢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刚刚数完票子的该镇汉岔村农民胡立汉高兴地对笔者大声说。胡立汉以前一直主要以打工为经济来源,2016年,他听说种洋芋政府补助地膜,并且合作社提供籽种,就种了5亩,结果当年收入8000多元。尝到甜头的他逐年在扩大种植面积,今年种了10亩黑膜马铃薯。
“由于我种的是良种洋芋,产量高,品质好,一亩地能挑800多斤精品洋芋,总产量能达到4万斤左右,除去精品洋芋剩下的还能卖12000多元,今年光种洋芋我的收入在24000多元,这比打工要强好几倍。”交谈中,胡立汉为笔者细细算了笔账。
该镇赵岔村农民李宗斌今年种了6亩洋芋,由于他种的品种不是很好,一亩地能挑500多斤精品洋芋。他告诉笔者,尽管挑选出的精品洋芋比别人的少,但还是认为挑选比不挑选好,因为挑选后能卖个好价格,总体收入还是要比往年高许多。“明年我要种十几亩,全部种成良种洋芋”,李宗斌很坚定地对笔者说道。
在收购点上,笔者看到农民在售卖精品洋芋时还要进行实名制登记。负责收购的人告诉笔者:“按照县上的要求,实名制登记主要是杜绝洋芋商贩从中取利,通过严把关口,真正把这份红利让到老百姓手中。”
1斤洋芋在农民手中直接能卖到1.5元,这在会宁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事。这个好似天方夜谭的事到底是如何变成现实的呢?原来,在精准脱贫工作中,会宁县把每年种植一百万亩黑膜马铃薯作为农民增收的基础产业来抓,动员贫困户人均种植两亩以上马铃薯,为了帮助种植户高价出售洋芋增加经济收入,会宁县今年开展了“舌尖上的绿色——会宁马铃薯线上线下促销活动”,组织马铃薯合作社、邮政公司深入贫困乡镇,以高于市场价1元的价格收购精品洋芋,然后经过统一包装抽验后,由邮政公司负责邮寄出去。为了扩大网上订单,会宁县发动在外工作的十几万会宁籍人士和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积极宣传推介销售。活动开展四十多天以来,网销订单已累计达到近4万单,会宁马铃薯销往全国各地,创造了非热点产品的网销奇迹。目前,活动还在持续开展之中。
“我们尝试性地搞这样一次活动,目的就是为了整体拉动马铃薯的收购价格,让农民最大化增收,也更进一步激发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引导他们科学化种植,提高马铃薯的商品率。同时也是对会宁马铃薯品牌的一次很好宣传,为进一步夯实会宁马铃薯产业,助推脱贫攻坚打下良好基础。”会宁县委主要负责人如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