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县:粪肥还田“沃”出绿色农业新图景
春日的靖远县,暖阳轻洒,广袤田野间涌动着盎然生机,一幅绿色种养循环、繁忙而有序的农业生产画面在这里徐徐铺展。自2021年起,靖远县持续深入推进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如今已取得显著成效,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了新活力,也为乡村振兴勾勒出一幅生态与经济双赢的美好画卷。
田间地头,粪肥还田正当时
在靖远县刘川镇赵埫村,春耕正酣。五辆半挂车鱼贯而入,每车满载80吨粪肥,场面颇为壮观。现场机器轰鸣,履带式自走翻抛机来回穿梭,将运来的粪肥均匀翻抛。一旁,破碎机有序运作,将粪肥进行粉碎细化处理。
不远处,两辆撒肥车正在田间作业,它们缓缓前行,车斗下方的撒肥装置高速旋转,将经过处理的粪肥均匀地撒向大地,好似为这片土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营养毯”。这片土地即将用来种植蔬菜,农户张大姐脸上挂着掩饰不住的笑容,“现在用粪肥太划算了,价格便宜,还有补贴。去年用了粪肥,种出来的蔬菜不仅产量高,而且卖相好、口感佳,在市场上特别抢手!”
白银新裕荣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振武站在田间,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们生产的粪肥经过高温发酵、无害化处理,确保符合农业施用标准。与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作推广粪肥还田,既解决了养殖废弃物处理难题,又为农户提供了优质有机肥,实现了经济和生态效益双赢,预计今年,我们公司能生产粪肥8000多吨。”
粪污变“金”,改良土壤促丰收
靖远县北湾镇寺儿坪蔬菜大棚内,白银冬润来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张维彬正指挥着撒肥车将优质粪肥均匀地撒在刚刚翻整过的土地上,为蔬菜的茁壮成长打下坚实基础。此前,在堆肥基地,张维彬还认真地对发酵鸡粪进行测温,严格把控堆肥质量。“合理利用粪肥,为蔬菜种植提供了优质的肥料保障,有助于蔬菜增产增收。”张维彬笑着说道。
在靖远县的另一片土地上,甘肃冉民源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刘仲相,正带领团队做着种瓜前的撒肥准备。 自2021年建厂以来,在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中心的指导下,刘仲相的公司不断完善设备,采购了配送车辆、2台撒粪车、1台翻抛机以及粉碎过筛装袋一体机一套。“我们采用先进的微生物菌剂,优化发酵工艺,严格把控温度,让羊粪快速充分腐熟。这样处理后的羊粪,肥力稳定持久,还能改善土壤结构,减少病虫害。”刘仲相介绍,“2024年至2025年我们增大了收购数量,收集周边30余家散养户、中小型养殖场的动物粪便一万二千余吨,现已腐熟八千多吨,已还田面积达六千余亩。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深耕羊粪腐熟领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整县推进,绿色发展成效显著
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王进明表示:“2025年是我县绿色种养循环整县推进的第五年。五年来,我们与多家企业紧密合作,通过不断探索实践,逐渐形成一套成熟的绿色种养循环模式。从畜禽粪污的收集、处理,到粪肥的还田利用,每个环节都有严格标准和规范。”
靖远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土肥站站长丁守彦补充道:“我们会定期对粪肥开展抽检工作,确保还田粪肥质量达标,让农户放心使用。通过该项目的实施,不仅有效解决了养殖废弃物的处理难题,还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赢。”
为了让更多农户了解绿色种养循环农业的好处,靖远县还积极开展宣传活动。工作人员深入各个乡镇,发放宣传单,详细介绍粪肥还田的优势以及绿色种养循环的理念。同时,组织农民培训,邀请专家为农户们讲解粪肥的使用方法、土壤改良技巧等知识。一位参加培训的农户感慨地说:“以前不太了解这些,总觉得传统化肥用着方便。参加培训后才知道,粪肥还田对土地和农作物这么好,以后我们也会多多支持绿色种养循环农业。”
如今,靖远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已辐射多个乡镇,越来越多的农户参与其中,享受到绿色发展带来的红利。从养殖场的粪污到田间的肥源,从传统堆肥到智能化处理,靖远县通过五年探索,走出了一条“以种带养、以养促种”的农业绿色发展之路。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