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勤县推广两种技术模式让千亩重度盐碱耕地焕新生
2025年05月17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近日,走进民勤县南湖镇南井村重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示范区,一幅充满干劲的农忙画卷正徐徐展开。田间地头,机械轰鸣,银白色的地膜在阳光下泛着微光,这里主要种植食葵和马铃薯,通过膜下滴灌控盐栽培技术,精准调控水肥,有效避免因地表积水或施肥不当加剧土壤盐碱化,为作物生长构筑稳定适宜的土壤环境。
“今年我们下足了功夫,一定要让这片‘不毛之地’焕发新活力。”民勤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段振佼站在田边,望着忙碌的景象,眼神中满是坚定与期待。据他介绍,重度盐碱耕地土壤含盐量在6‰以上,过去农作物缺苗、死苗严重,部分地块甚至颗粒无收,“但现在,我们有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情况正在逐步改善。”
民勤县2025年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实施重度盐碱耕地综合治理1200亩,并在南湖镇南井村打造1000亩核心示范区。项目主推“深松旋耕+覆沙压盐+生物有机肥+土壤调理剂”“深松旋耕+覆沙压盐+生物有机肥+酸性肥料”两种技术模式,通过深翻土壤、覆沙降盐、生物培肥等综合手段,系统性破解重度盐碱耕地改良难题。
段振佼表示,对重度盐碱耕地应以保护为主,引入耐盐植被进行生态恢复,重点抓好适生特色植物种植,加强节水灌排脱盐、抗逆栽培等技术集成应用。主要采取打破板结层、化学生物治盐控盐、覆沙压减、选种耐盐碱其他作物或
编辑:谢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