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洮县全面开展2025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推动粪污资源化利用
2025年10月22日 甘肃三农在线
						郑海燕
					
				今年以来,临洮县在全县推广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10万亩,其中生物有机肥施用0.75万亩(每亩补助生物有机肥80kg),粪肥还田9.25万亩,旨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实现粪肥资源最大化利用,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
临洮县2025年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项目将重点构建多元粪肥还田模式。针对不同养殖规模和种植主体,推出四种技术路径:集中养殖区采用“养殖场(户)+种植企业/合作社(农户)+基地/农户”模式,粪污处理后供自有基地及周边使用;规模养殖场通过“规模养殖场+有机肥加工企业/社会化服务组织+种植主体”模式,分别对接规模种植户和散户;分散养殖户可自行腐熟还田或交由集中腐熟场处理;沼气企业采用“养殖场/农户+沼气生产企业+沼液沼渣还田” 模式,处理粪污及农业废弃物后配送还田。
强化主体培育与质量监管。按“六有”标准遴选专业化服务主体,建立考核管理制度,形成优胜劣汰机制。严格落实粪肥处理标准,还田前须按规范完成腐熟堆沤,确保有机质含量达标。布设20个以上监测点及3个田间试验,全程把控项目实施效果。
健全长效保障体系。项目资金主要用于粪肥还田社会化服务补贴、生物有机肥采购及试验检测等配套工作,补助比例不超过粪肥处理施用总成本的30%。运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全程追溯机制,通过政策宣传、技术培训引导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县乡村三级联动全程监管资金使用与项目实施过程。
通过项目实施,临洮县将形成“养殖-处理-还田”闭环体系,预计可减少试点田亩均化肥投入3.0公斤(折纯)以上,带动农户减少农业生产支出;同时推动有机肥加工、粪污处理等环节创造本地就业岗位,改善乡村卫生环境。长期来看,粪肥还田将持续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与保水保肥能力,从源头降低农业面源污染,助力传统农业向绿色循环模式转型。
编辑:谢小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