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州县加快推进2025年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工程措施

秋日的瓜州大地,昔日泛白的盐碱滩上机械轰鸣、人影穿梭——2025 年瓜州县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项目的工程措施正紧锣密鼓推进,通过排碱渠修建、粪肥还田、旋耕深翻等措施,提升耕地地力等级,让“沉睡”的盐碱耕地加速苏醒。

在项目建设现场,一边是挖掘机在司机的熟练操作下,正有序开挖排碱渠基槽;另一边是运肥车敞开宽大的车厢,深褐色的农家肥倾泻在沙地上,堆成一座座墨色的小丘,粪肥还田后进行机械深翻。

作为总投资1000万元的重点项目,瓜州县2025年盐碱耕地综合治理利用试点项目覆盖3个乡镇、4个行政村,同步启动10716亩轻、中、重度盐碱耕地的系统治理。在新堡村3414亩盐碱耕地改良区,工程人员以“灌、平”为核心措施,搭建综合治理平台,构建井—沟—渠相结合的灌水工程体系,通过科学灌排淋洗土壤盐分、有效降低地下水位。同时,实施引洪漫淤与灌排调蓄,增强地下水库容,稀释地下水含盐浓度。依托井沟渠联动,加速水盐运移与交换循环,促进土壤脱盐淡化,稳步提升耕地质量与利用水平。

土地翻耕是结合农田基本建设与作物田间管理,在适宜时节进行土地平整的重要措施,有助于消除盐斑,抑制局部返盐。通过耙耱保墒、疏松表土,可切断土壤毛细管,阻隔下层水分上升至地表,从而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减少地表盐分积累。
具体操作上,采用旋耕机进行180°翻耕,并运用梭行耕作法,使土垡统一朝向一侧翻覆,确保耕后地面平整,无犁沟与犁垄。翻耕深度不低于25厘米,以有效打破犁底层,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改善其物理性状与结构。
在深翻的同时,适量增施农家肥,不仅能够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进一步优化土壤结构,还可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与繁殖,实现肥土相融,逐步培肥地力,全面提升土壤质量。
“争取到盐碱耕地改良项目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新堡村党支部书记陈兴林看着翻耕后的田地感慨道。这片移民搬迁后新开垦的土地,曾因盐碱问题严重制约农业发展,如今排碱渠纵横交错,土壤调理剂与微生物菌剂已陆续施入。“等明年开春种上耐盐碱作物,这地就能生金了!”

随着治理工程的有序推进,耕层土壤盐碱含量将持续降低,有机质水平稳步提升。这片沉睡的土地,将以“有盐无害”的新姿态,铺展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图景。
编辑:谢小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