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报告】打造股份合作联合体 构建产业扶贫新模式
——全省推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挥带动作用培训班上的辅导报告
宕昌县万众富民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
仇曙郃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我叫仇曙郃,是宕昌县万众富民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理事长,同时担任宕昌县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组建的羌源富民公司董事长。很荣幸今天能够在这里给大家汇报宕昌县合作社控股富民公司带贫的主要做法。我汇报的题目是“打造股份合作联合体,构建产业扶贫新模式”,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一、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富民公司的产生背景
宕昌县是全省23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全县面积3331平方公里,总人口31.9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3万人;辖25个乡镇336个行政村,其中深度贫困乡镇2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深度贫困村231个。2017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3.28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4.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732元。2014年以来累计脱贫18341户81749人,贫困发生率从41.41%下降到2017年底的20.79%;去年底全县还有贫困人口1.49万户、5.92万人;今年预计脱贫4673户19994人,贫困发生率降到13.9%。
我县地形地貌复杂,农业产业发展受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制约严重。西北部“有地无天”,地势相对平坦,人均耕地达2亩以上,但气候寒冷,雹洪灾害频发;东南部“有天无地”,光、热、水资源相对丰富,但山高坡陡,人均耕地不足1亩。特殊复杂的地域条件,形成了西北部以中药材、马铃薯为主,东南部以花椒、核桃、蔬菜为主的产业布局。劳务输转和农业特色产业是支撑农民收入的两大主要来源,但劳务输转苦力型、分散型特征明显,收入低而不稳;以中药材为主的农业特色产业,主要以售卖初级产品为主,缺乏龙头企业带动,产业附加值低。
面对严酷的农业生产条件和薄弱的产业发展基础,我县从2015年底开始,组织开展了贫困群众稳定增收“十条路”拓展行动,主要内容就是对具备条件的贫困户在保证每户种植2亩以上规范化中药材、输出1名持证务工人员的基础上,再从养鸡、养蜂、电子商务、旅游服务、经济林果、蔬菜(食用菌)、草畜养殖、加工贩运商贸等8个产业中选择确定1至3项符合户情的增收项目,推动产业增效、群众增收。在具体工作落实中,县上建立了县级领导包抓产业工作责任制,每一项产业由一名县委常委牵头主抓、一名其他县级干部协同配合,统筹推进产业发展。同时,制定出台了《宕昌县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增收“十条路”拓展行动扶持办法》及《实施细则》,鼓励引导贫困户兴办增收项目,拓宽增收门路,极大地激发了贫困户发展产业的热情。
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县学习借鉴“庄浪经验”,在组建成立国有农发公司的基础上,狠抓合作社组建和运营,由村“两委”班子牵头组建村办合作社337个,从原有的1437个专业合作社中筛选486个,实现了每个村至少有由村办合作社为主导的两个以上专业合作社。之后,又针对村办合作社不好管理、运营不规范的问题,制定出台了《宕昌县村“两委”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管理办法》等一整套管理制度,从生产经营方案制定、生产资料采购、固定资产购置和建设、生产经营管理、存货(产品)管理、产品销售管理、生产成本核算、财务管理、盈余分配等9个环节,对村办合作社生产经营的全过程制定了操作规定,并实行村办合作社财务由乡镇分公司代管,会计由乡镇分公司派员负责、出纳由村办合作社择优聘用,形成相互监督、相互制衡的运营体系,有效降低村办合作社经营管理风险,为成立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的富民公司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富民公司的组建过程
从今年6月份开始,我县根据省上产业扶贫的有关政策精神,按照人均5000元的标准,为剩余的5.92万名贫困群众下拨到户产业扶贫资金2.96亿元,并动员贫困户按户将资金入股到村办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按8%的比例,给贫困户保底分红。为了管好用好到户到人产业扶贫资金,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省委林铎书记“拉开架势构建产业体系”和唐仁健省长“做强专业合作社、推动主体多元化”的指示精神,组建了由全县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的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羌源富民公司的组建经过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组建县乡两级联合社。为了实现由合作社联合控股的目的,按照《公司法》关于股份公司发起组建的相关规定,首先由各乡镇党委、政府牵头,将本乡镇各村办合作社组织起来,每乡镇组建一个乡镇联合社;再由25个乡镇联合社共同发起,成立宕昌县万众富民特色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联合社组建成立之后,一方面受村办合作社和贫困户委托,代表他们在羌源富民公司行使控股权;另一方面自下而上逐级吸纳股金,自上而下给贫困户派发分红。
第二,改制县上原国有农发公司。聘请甘肃鼎之信资产评估事务所,对原国有农发公司的所有资产进行评估,完成清产核资后,由县国资办代政府出资,认购富民公司的股份。改制之后,原国有农发公司内部组织构架基本不变,内设机构继续存在,原有的乡镇分公司、村办合作社不变。
第三,引进战略合作伙伴。中药材是我县三大主导产业之一,种植面积每年稳定在40万亩左右,也是我们公司的主要经营方向。县上通过多方联系洽谈,与在我县建有静态存量5万吨中药材物流仓储项目的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及集“互联网+中药产业+金融服务+现代物流”于一体的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协议,由这两家企业参股,并派出专业人员担任我们公司的高管,参与公司的决策、管理和运营。
第四,联合发起成立羌源富民公司。战略合作对象确定之后,由我们万众富民合作社联合社、县国资办、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甘肃中药材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发起人,共同发起成立了陇南市羌源富民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构建起了“以羌源富民公司为龙头、以乡镇联合社为纽带、以村办合作社为单元、以贫困户为主体”的产业发展体系,形成了羌源富民公司牵头引领、村办合作社组团发展、贫困群众参与三变改革受益的带贫机制。公司共认购股金1.58亿元,其中万众富民合作社联合社代表乡镇联合社和村办合作社认购1.3亿元,占82.3%;县国资办认购2000万元,占12.7%;琦昆公司认购500万元,占3.1%;省中药材交易中心认购300万元,占1.9%。
三、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富民公司的整体架构
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富民公司的组建和成立,形成了县有富民公司、乡镇有分公司、村有村办合作社的三级公司架构。整体架构如下:
1.法人治理结构。公司设立了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董事会成员共有5名,设董事长1名;监事会成员共有5名,设监事会主席1名,成员中有职工代表2名;经理层有总经理1名,副总经理4名,财务总监1名。
2.部门构成。公司内设9个部门,包括综合部、财务部、电商营销部和中药材、养鸡、养蜂、草食畜、蔬菜(食用菌)、经济林果六个产业发展部;同时下设了25个乡镇分公司。
3.职能定位。
①羌源富民公司主要负责产业规划制定,项目筛选论证,固定资产投资;生产基地和扶贫车间建设、技术培训和生产指导;信息服务、产品收购和贴牌销售,同时承接特色产业扶贫贷款,吸收社会资本和战略投资企业共同参与,带动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全县农产品的核心竞争力,确保入股资金(资产)保值增值。
②乡镇分公司负责代表羌源富民公司开展业务,制定乡镇产业发展计划,审核村办合作社资金使用预算,组织联系和指导村办合作社开展生产,统计上报年度经营情况、基础信息数据等工作。
③村办合作社负责按照羌源富民公司年度生产计划和标准要求,采购所需的各类生产资料,流转土地统一组织生产,签订订单组织贫困户生产。
四、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富民公司的运行机制
我们羌源富民公司运行主要有以下五个关键环节:
1.公司制定年度生产计划。由我们公司按重点带动发展的6个产业,依据全县适宜发展的规模,在分析预测市场前景的基础上,制定年度生产指导计划,向乡镇分公司和村办合作社下达年度目标任务,包括种养品种、规模数量、质量标准等要求。
2.按程序拨付产业发展资金。村办合作社根据公司和乡镇分公司下达分解的生产计划,制定实施方案,提出资金需求预算,并上报乡镇分公司审核;乡镇分公司审核同意后,上报我们公司审批;经公司相关产业部审核、公司董事会审定后,拨付产业发展资金。
3.村办合作社组织生产。村办合作社按照我们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制定具体的生产实施方案,采取以下五种方式组织开展生产:
第一,全链条生产。由村办合作社集中连片流转土地,按照标准化生产规程,统一采购种苗、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加工销售。比如,兴化乡柴家庄村村办合作社,今年集中流转土地308亩,建立了大黄标准化种植基地,共采挖鲜大黄164吨。在田间管理环节,按面积承包,一包到底,共支付承包费9.3万元,受益贫困户35户,户均增收2657元。
第二,订单式生产。村办合作社与贫困户签订生产订单,提出质量标准要求,合作社提供有关生产资料,贫困户自己负责生产管理,收获的农产品由村办合作社按照当时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保底收购。比如,庞家乡拉路村村办合作社,年初与102户农户签订了403亩中药材种植订单,每亩提供1袋化肥、2卷地膜,目前已按高于市场价5%的价格,收购已采挖的中药材近60吨,明年计划将订单扩大到1000亩。
第三,托管式生产。在中华蜂和草畜养殖有优势的村,由村办合作社为贫困户购置蜂箱、蜂母子或种畜,对一些缺劳力或不懂养殖技术、不会经营管理的贫困户,由村办合作社托管代养,收益由村办合作社与贫困户按比例分配。比如,南河镇脚力铺村村办合作社共养殖中华蜂140群,其中代15户贫困户托管75群;同时带动村上的6户贫困户分散养殖54群。
第四,跨村联合式生产。对一些资源禀赋相似、发展产业相同的邻近村,打破行政区划界限,由各村办合作社联合,围绕共同的生产目标,集中打造产业片带,发展壮大产业规模。比如,哈达铺镇利用该镇下罗村交通条件便利的优势,由镇党委、政府牵头,各村村办合作社联合,投资建起了以淀粉加工、草莓采摘和养羊、养鸡、中药材饮品加工等为主的扶贫产业园。
第五,扶贫车间合作生产。村办合作社对自己种养和收购的原产品,按照我们公司要求的质量标准,交由扶贫车间进行统一加工。比如,兴化乡郭家庄村村办合作社,共为156户贫困户免费发放猪仔、配发玉米饲料,年底以每斤高于市场价1元的标准收购后,交由农特产品扶贫车间统一加工腊肉和红臊子系列产品,预计今年可收购七星黑猪1000头,加工黑猪肉50吨。
4.公司统一销售。我们公司对村办合作社生产的各类产品,通过有关企业订单销售、借助战略合伙人销售、电商销售、帮扶单位销售、开设实体店销售、对接商场超市销售等途径,多渠道进行销售。比如,我们公司通过与中央帮扶单位天津大学对接沟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梅园餐厅开设了“定点扶贫甘肃宕昌食材”窗口,定期向天津大学供应花椒、木耳、粉条等宕昌农特产品,目前已完成订单销售85万元。再如,今年“双十一”期间,在我们公司的牵头组织下,全县近百家网店、微店、网络团购以及部分电商扶贫服务点积极参与,总计销售额达到1017万元,比去年增长39%,销量位居陇南市第一,特别是黄芪茶、“宕昌百花蜜”等产品成为网销爆款,供不应求。
5.多渠道让贫困户受益。通过我们公司和村办合作社带动,贫困户主要通过以下六种渠道受益:
一是到户产业扶贫资金入股保底分红。将每人5000元的产业扶贫资金,全部入股到村办合作社,按照贫困户入股负盈不负亏的原则,以不低于贫困户所持股金8%的比例分红,每人每年保底分红不低于400元。
二是贫困户相关资源“三变”入股分红。贫困户将土地、林地、草地等资源入股到村办合作社,由村办合作社折股量化后给贫困户配股,年底按比例进行分红。比如,沙湾镇沙坝村99户群众(其中贫困户47户),将180亩土地入股到村办合作社,发展蔬菜种植,年底每户农户每亩土地获得入股分红1000元。
三是土地流转收益。贫困户将土地流转给村办合作社,合作社每年按协议价格给贫困户支付土地流转费。比如,木耳乡马莲村村办合作社,今年流转土地100亩,集中连片发展黄芪育苗,共支付土地流转费4万元,受益农户41户,其中贫困户23户。
四是务工取酬。贫困户通过在村办合作社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等劳务活动,由村办合作社按劳支付报酬。比如,理川镇上马龙村村办合作社,今年截至目前共收购中药材100吨,每天吸纳从事初加工的贫困群众达到35人次,根据不同工种,每人每天支付报酬在60元至100元之间。
五是产品销售收入。由公司、村办合作社与农户签订订单收购协议,贫困户按订单组织生产,我们公司和合作社按保底价或高于市场价格进行收购。比如,近期,我们公司与省中药材交易中心、琦昆公司分别签订了2.5万亩、2万亩的中药材收购订单,正常情况下按市场价格上浮8%的保护价进行收购,当价格跌破成本价时,按目标成本价保底收购。
六是盈余分红。村办合作社在对全年收支情况进行详细核算的基础上,提取盈利额70%的资金按照股份比例给群众分红;剩余15%作为管理人员绩效报酬,10%作为盈余公积金,5%作为村集体经济积累。比如,哈达铺镇玉岗村村办合作社投资260万元,建成草莓种植日光温室20座,今年合作社盈利后,为20户贫困户分红9.6万元,户均收益4800元。
从目前公司的运行情况看,我们认为,羌源富民公司的成立和发展将会较好地解决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较好地解决到户产业扶贫资金分散使用、效益不高的问题。针对一些合作社没有好的项目致使资金闲置,而一些合作社有好的项目但资金不足的现状,由我们公司根据全县产业布局,瞄准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把资金集中起来,统筹用于收益好、见效快的产业项目,促使资金使用效益发挥到了最大化。
二是较好地解决合作社农产品质量标准、加工包装、销售价格不统一的问题。我们公司通过深入挖掘特色优势产业潜力,积极与省内外企业合作,加大对合作社生产环节的投入力度,对全县有特色的农产品进行统一生产、收购、加工、包装和销售,延长了产业链条,打造了特色品牌,提升了产业发展的整体效益。
三是较好地解决合作社和贫困户无法直接对接大市场的问题。借助省中药材交易中心和甘肃琦昆公司这两个战略合作伙伴在市场营销方面的优势,由我们公司代表合作社和千家万户直接对接市场,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增强了抵御风险的能力。
村办合作社联合控股富民公司带贫模式,是我县推进产业扶贫的积极探索和有益尝试,但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完善提升。下一步,我们将按照12月6日唐仁健省长在我县合作社控股富民公司带贫模式汇报会上的讲话精神,积极学习借鉴各地的好经验好做法,抓好县羌源富民公司的运营和管理,尽最大努力提高公司运营效益,带动全县合作社发展壮大,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谢谢大家!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