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厅局信息

天水市强化四种理念落实六项措施推进产业扶贫不断向纵深发展

2018年12月22日 甘肃三农在线 天水市农业局

今年以来,天水市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脱贫攻坚的根本之策,强化“四种理念”,落实“组织保障、制度支撑、科技助推、资金扶持、保险兜底、督导考核”六项措施,推动六大特色产业、新型经营主体、村集体经济、果蔬保鲜库和农产品产销五项重点工作落到实处,促进全市扶贫产业不断向纵深发展。

强化“四种理念”:一是强化规划引领理念。立足当地自然禀赋、群众经济条件,围绕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出台《天水市精准扶贫 “1+6+1”实施方案》,提出产业发展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二是强化思变理念。依托农村“三变”改革,创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贫困户变股东的方式方法,总结出“龙头企业+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产业发展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之间建立健全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提高帮贫带贫能力。三是强化产业融合理念。发展多种形式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大力扶持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创办扶贫“车间”,努力实施“短平快”项目,稳步开发乡村旅游产业,着力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不断拓展贫困户增收渠道。四是强化服务理念。认真落实全省产业扶贫现场会精神,不断强化服务意识,积极主动与保险公司、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和大中专院校等协作,认真做好农业保险理赔、贷款引导和农产品产销对接工作,着力破解扶贫产业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落实“六项”措施:一是组织保障。成立由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农业、科技、工信、林业、商务、文旅、畜牧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市脱贫攻坚产业开发专责工作组,在农业局设立办公室,专门负责全市产业扶贫日常工作。二是制度支撑。出台了《关于扶持贫困村果蔬保鲜库发展的实施意见》(天政办发〔2018〕169号)、《关于扶持贫困区域龙头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天政办发〔2018〕170号)、《天水市2018—2020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天政办发〔2018〕204号)等系列扶持政策,扶持为产业发展护航。三是科技助推。全市已组织开展农业科技培训1254期,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科技明白人”2695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特色优势产业示范培训600人次、新型职业农民培育3247人、581个深度贫困村村干部2324人和农技人员0.46万人,农业科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新创建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7个;引进农作物新品种、新材料、新技术和新机具551个(项、台),其中农作物新品种346个(品、系)、新技术28项、新材料20项、新机具157台(套);建立试验示范基地237个19.85万亩。四是资金扶持。精准对接“一户一策”,按照人均安排5000元,户均2万元,每户最多不超过3万元的标准,落实产业到户扶持资金9.14亿元,落实贫困村合作社补助资金5185万元、贫困村果蔬保鲜库补助资金3540万元。此外,在品牌创建、示范社建设等方面投入资金,支持全市贫困村产业发展。五是保险兜底。按照“六大产业全覆盖、贫困户一户不落”的要求,坚持普惠、特惠相结合,全面启动农业保险“增品扩面提标降费”工作,全面落实马铃薯、玉米、冬小麦、苹果、奶牛保险和种养产业综合保险,以及肉牛、肉羊、高原夏菜、设施蔬菜、育肥猪、鸡等6个省级新增保费补贴品种,支持各县区开办“一县一(多)品”特色品种,优先覆盖当年未脱贫、返贫和新识别的贫困户,引导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带动贫困户参保脱贫和托底价收购,积极探索推出价格指数或目标价格保险,着力防范和化解农业自然灾害和市场波动“两个风险”。目前,全市已落实农险保费3934.9万元、理赔5621.9万元,农业保险覆盖面稳步扩大,理赔金额同比增加4385.7万元。六是督导考核。建立了局领导包抓产业联系县区制度。局领导带队班子成员分头带队深入包抓县区对脱贫产业培育工作进行督导;市农业局、林业局、畜牧局成立了七个考核组,分赴各县区对今年贫预脱贫村扶贫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考核,通过强化督导考核,不断传导压力、解决问题,推进工作。

取得“六项”成效:一是富民产业培育成效显著。目前,全市贫困户新建果园7.4万亩,占年计划7.36万亩的100.5%;落实蔬菜播种面积7.2万亩、中药材面积7.15万亩、马铃薯面积19.27万亩,分别占年计划的100%、100.2%和100.1%;畜禽饲养量达到23.58万头只,进一步夯实了贫困户产业脱贫基础。二是农业经营主体带贫能力持续增强。根据各县区资源禀赋,紧扣牛、羊、菜、果、薯、药等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培育、引进、组建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市在569个贫困村新建农民专业合作社774家,占任务613家的126.3%,全市贫困村累计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3760家,带动贫困户99858户,占全市贫困户16.43万户的60.8%。通过招商引资、政府注资、群众投资等多种方式,新培育农业企业110家,其中6个片区县88家,占任务38家的231.58%。各县区进一步加大新型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组建了国有农发公司,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引导优势产业向优势产区集中、龙头企业与合作社与农户对接。新认定命名县区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57家,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社63家、省级合作社示范社40家;新申报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4家,命名第九批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7家,培育发展了一批产业链条长、产品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品牌影响力大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全市483家龙头企业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社3026家、农户29243户,每家龙头企业平均带动6.27家合作社和67户农户,全市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82.67亿元,同比增长20%,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较上年增长1个百分点。三是贫困村村集体经济快速增长。截至目前,全市1165个贫困村全部有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总收入2959.23万元,村均2.54万元,贫困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全面消除。四是新产业新业态不断呈现。围绕特色优势产业,顺应“互联网+”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子商务,建成县区电子商务平台7个、乡镇电商服务站113个、村级电商服务点1795个(其中贫困村服务点782个)。天水花牛苹果集团公司、秦安雪原果品公司苹果期货交割仓库、秦州蔬菜网上商城”正式上线运营,农产品电子商务销售额达4.2亿元。积极实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提升工程,围绕景区、林区、园区、重点乡村,大力发展农家乐、休闲农庄、民俗村等休闲农业,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各1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7个,推荐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秦安县西川镇何湾村等6个村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秦州区积极申报了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五是贫困村果蔬贮藏能力不断提升。截至11月24日,全市6个贫困县区共在69个贫困村建成果蔬保鲜库80座,新增贮藏能力69269吨;在21个贫困村开工建设果蔬保险库27座,新增贮藏能力13586吨;在3个贫困村购置箱式冷藏车3辆。六是农产品产销两旺。全市共推荐认证“三品一标”农产品15个,累计创建有效期内“三品一标”农产品188个,其中无公害农(畜)产品64个、绿色食品86个、有机食品8个、地理标志农产品9个、无公害农产品产地20个,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产地1个,“三品一标”农产品占到当地食用农产品生产面积的53%,地产蔬菜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8%以上。积极组织新型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参加2018西北贫困地区农产品产销对接活动暨甘肃特色农产品贸易洽谈会、杨凌农高会、第五届丝绸之路国际生态产业博览会暨绿色有机产品(张掖)交易会等对接活动,达成各类购销协议28项7.2亿元。目前,苏宁易购武山扶贫实训店、文峰大世界天水特色农产品营销店、江苏农垦天水名优特农产品展销店等江苏资本市场助推我市产业扶贫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全市农产品品牌培育及产销对接情况良好。(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