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源县构建产业扶贫长效机制
2018年,渭源县坚持把产业扶贫作为促进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立足产业发展实际,按照贫困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项目、人有一技之能的扶贫思路,积极创新产业扶贫模式,切实增强了广大贫困人口的自我“造血”功能,深入推进产业扶贫,实现了扶贫开发由“扶生存”到“扶发展”的根本转变,形成了稳定脱贫、稳定增收的长效机制,完成了2018年产业扶贫重点工作各项任务,有效推进了全县脱贫攻坚进程。
一、培育十大产业体系,夯实增收基础。渭源县把发展产业作为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坚持做强马铃薯种薯、中医药、草牧业三大主导产业,做大文化旅游、光伏、食用菌、电商物流、花卉林木、蔬菜六类新兴产业,形成了特色优势产业主导、新兴产业补充、劳务产业跟进的产业发展格局。全县建成马铃薯种薯基地40万亩、中药材生产基地40万亩、蔬菜种植基地6.4万亩,农业观光体验区3处、田园综合体2处,形成了8个规模片带和134个种养业专业村。2018年,全县脱贫5458户22524人。
二、狠抓五个关键环节,提高产业扶贫水平。渭源县坚持把贫困户精准受益作为产业扶贫的主要目标,抓住市场主体培育、产业基地建设、产业要素集约、利益联结带动、素质能力提升等五个关键环节,带动群众从产业链条各个环节受益。一是抓主体培育,提高组织化程度。发展国有农投公司20家,引进涉农企业302家,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2138个,实现了每个行政村2家合作社全覆盖,带动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股份实化入社全覆盖。二是抓基地建设,提高规模化程度。累计投入到户产业以奖代补资金8186万元,实现了对1.27万户有劳动能力和种养产业发展意愿未脱贫户全覆盖,户均奖补资金达到6446元。三是抓要素集聚,提高集约化程度。全县土地流转面积累计达到7.8万亩,各类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动力就业人数达到5.6万人,将推动土地、劳动力资源等生产要素向产业园区、产业基地聚集,着力提高集约化生产程度。四是抓利益联结,提高贫困户深度参与能力。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与全县5.2万户(其中贫困户2.5万户)农户建立了紧密利益联结机制,户均每年稳定增收3000元以上。采取“三变”改革入股分红等措施,全面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五是抓素质提升,提高贫困户自我发展能力。通过专项培训、订单培训、基地培训等多种形式,投入产业培训资金1800多万元,开展各类培训1.2万多人,有效提高了贫困群众创业致富的能力与水平。
三、落实五项保障措施,推动产业扶贫落地见效。坚持在力量保障、资金扶持、政策引导、优化服务、风险防范上精准发力,以强有力的举措推动产业扶贫各项政策到户到人,带动贫困群众稳定脱贫。一是健全力量保障机制。成立了产业开发专责推进小组,选派109名农业科技人员作为驻村帮扶队员主抓109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产业扶贫和科技扶贫工作任务落实。二是健全资金投入机制。把中央、省、市、县安排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和70%以上的整合涉农资金都用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到人扶持项目,其中70%以上的到户资金,用于种养业和光伏扶贫等产业增收项目。三是健全全员培训机制。先后举办驻村帮扶工作队队长(队员)培训班2期,培训1704人次,实现了驻村帮扶队成员全覆盖培训;县乡帮扶责任人全员培训4轮1.66万人次,充分发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阵地作用,开展讲习2200场次,培训15万人次以上。四是健全工作推进机制。充分借鉴四川省脱贫攻坚成功经验和做法,建立了脱贫攻坚工作“周督查、周通报、月评比”制度,以严实的督查考核机制,倒逼脱贫攻坚任务落实,保证了工作成效。五是健全风险防范机制。按照《甘肃省2018—2020年农业保险助推脱贫攻坚实施方案》,对未脱贫户自缴保费部分进行了全额补贴,补贴马铃薯保险1.74万亩、中药材保险2.96万亩,落实补助保费462.66万元。在省上政策出台前,创新开展了养殖业保险,为新引进投放的4191头牛、6688只羊、247头猪,按照财政承担50%、供种企业承担50%的标准,缴纳保险补助99.05万元。建立健全了多主体、多渠道的风险分担机制,最大限度保障农民利益。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