臊子飘香富路宽 ——兴化乡发展七星黑猪产业助推脱贫侧记
新春时节,记者驱车来到宕昌县兴化乡郭家庄村七星黑猪加工扶贫腊肉加工车间里浓味飘香,看到数十个工人正忙碌着切肉、清洗、腌制、装灌……
培育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近年来,宕昌县兴化乡把饲养高品质七星黑猪作为产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优势产业,不断加大重点扶持和培育力度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让这一传统主导产业得到了更好发展,有力助推了扶贫就业、产业增效、群众增收。
建车间、 做大优势产业
郭家庄村贫困户申谁菊,丈夫在新疆煤矿打工时发生意外,导致腰椎裂缝。家里还有一个80岁的老人,两个孙子也小,都需要照顾,无法外出。
“以前,家里活干完之后我就闲着。自从进入扶贫车间,一个月有2000多元收入,基本够一家人的平时开销。”申谁菊高兴地说,“孩子在外打工,可以多挣点钱,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
据介绍,申谁菊务工的郭家庄村特色产业(七星黑猪)加工扶贫车间,是兴化乡依托郭家庄郭家坝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培育,于2018年6月建成,主要收购当地优质七星黑猪,加工制作腊制系列产品和红臊子。目前有工人14名。
郭家庄村山大沟深,自然条件艰苦,群众增收渠道比较单一。全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9户224人。随着“扶贫车间”的开动,当地群众又多了一条增收渠道。
针对郭家庄、兴化、阳坡、常家庄、尚家湾、珍卓子等村集体经济薄弱、带贫模式和贫困户增收渠道单一、收入较低等现状,兴化乡积极推行“党委+村级合作社+联办扶贫车间+帮扶单位+贫困户”的模式,拓展七星黑猪销售渠道,提升七星黑猪的附加值,带动周边乡镇的贫困户实现稳定增收。
抓产销 做强营销体系
走进兴化乡郭家庄村,家家户户都有几头肥壮的七星黑猪。养猪,成为该村群众致富的主要积极来源和增收手段。为了提高产品市场风险能力,富民合作社延伸了产业链条。坚持走产供加销一条龙发展之路,对肉品进行初加工,郭家庄、尚家湾两村村级合作社联办的郭家庄七星黑猪加工扶贫车间(龙头企业)加工的兴化红臊子,腊排、腊肘、腊五花肉、腊火腿、腊猪头、腊猪蹄、腊肠等七大腊制系列产品相继上市 。
去年以来,乡上筹措资金,落实奖励办法,大量收购当地部分养猪合作社和贫困户分散养殖的七星猪仔,为乡内8个村156户有养殖意愿和能力的贫困户免费发放猪仔460头,并按照每头猪仔300斤的标准配发玉米饲料。目前,部分七星黑猪已以高于市场价格1元以上的价格收购到屠宰场。乡上拓展销售渠道,并通过餐饮企业签订订单销售;帮扶单位国电甘肃公司和省信用联社干部职工帮助销售;电商销售;乡镇及县直单位食堂大灶销售;在宕昌县城设摊定点销售等“五个一批”的销售办法,解决扶贫车间农特产品销售难问题,增加了七星黑猪系列产品和红臊子加工销售的附加值。截至目前,扶贫车间已屠宰并加工七星黑猪近400头62000多斤,实现零星销售收入6.5万元;省国电公司已下红臊子订单600份1800斤,可实现销售额8万元;省信用联社已下订单10000份15000斤,可实现销售额66万元。扶贫车间还计划将收购民营合作社和贫困户自养七星黑猪1000头,加工优质黑猪60吨以上,为村部分养猪民营合作社、部分自养贫困户间接带来经济利润50万元以上,预计为郭家庄、尚家湾两村村集体、折股量化贫困户、扶贫车间务工人可增收60万元以上,郭家庄和尚家湾两村107户折股量化入股贫困户户均分红3000元以上。
兴化乡村级合作社联办的郭家庄七星黑猪加工扶贫车间(龙头企业)带动周边乡镇及村社,以党支部为龙头,带动贫困户,形成“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为脱贫致富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子!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