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厅局信息

漳县: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打造富民增收产业

2020年12月08日 甘肃三农在线 snzx

2018年以来,漳县以中药材、养殖业等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大力开展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一、依托资源优势,在项目规划上抓“准”。依托当地自然资源优势,以中药材、蔬菜、蚕豆、食用菌、畜禽养殖等地域特色优势产业为抓手,通过加强与县扶贫、财政及各乡镇沟通衔接,以产业奖补、集体经济、扶贫车间建设为重点,积极谋划产业提升及发展项目,有力壮大了全县特色产业,为群众增收、产业增效提供了有效保障。目前,全县以中药材、高原夏菜、食用菌(黑木耳)和牛羊养殖为主的特色产业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一是积极开展调研。积极组织各行业部门、产业经营主体等负责人,深入各乡镇、村,调查了解全县产业发展情况及特色优势,对全县产业特点进行了全面地掌握,为后续产业扶贫工作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主动参与谋划。在产业扶贫项目谋划阶段,县扶贫、农业农村、财政及各乡镇深入对接,从产业定位、发展方向、区域布局等各方面进行认真谋划,为产业项目的精准落实提供了强力的支撑。三是强化产业对接。通过深入开展产业对接,充分结合特色产业发展优势,积极引进推广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和典型做法,为全县产业发展输入了强劲动力。四是注重准确定位。在落实产业项目工作中,充分考虑县内自然资源差异大、产业种类多的实际,在产业发展方向上进行准确定位,重点推进中药材、蔬菜、蚕豆、食用菌、草畜五大产业,有力提升了全县产业发展效能。

二、注重区域布局,在帮扶效果上抓“实”。按照“产业提升、群众增收”的要求,立足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强力推进产业扶贫项目,积极培育壮大中药材、蔬菜、蚕豆、马铃薯、草畜等传统优势产业,全县特色优势产业种植面积达到43万亩,占全县总播种面积的90%,畜牧产业得到有效提升。一是紧盯主导优势,提升中药材产业。把中药材作为稳定农民收入的首要产业,大力推广中药材标准化种植,加强道地中药材生产基地建设,特别是在85个贫困村建立中药材种籽种苗基地5000多亩,完成贫困户中药材标准化种植7.5万亩,贫困村中医药产业产值达到3.5亿元左右。二是强化市场衔接,壮大蔬菜产业。把壮大蔬菜产业作为扶贫攻坚的着力点,大力发展以塑料大棚、日光温室为主的设施蔬菜和以高原夏菜为主的露地蔬菜,着力打造武阳镇万亩塑料大棚生产示范基地、新寺镇万亩日光温室生产示范基地“两个万亩蔬菜基地”,同时通过蔬菜产业化龙头企业引领,全县各乡镇普遍开展高原夏菜种植,全县蔬菜面积稳定在10万亩左右。三是打造区域品牌,扶持蚕豆产业。积极推进蚕豆作物标准化种植,稳定种植规模,确保其作为促进群众脱贫致富的抓手不松懈,全县蚕豆种植面积稳定在5万亩左右,特别是通过大力推进招商引资,建设了漳县高原金豆食品公司等农产品加工企业,有力提升了当地产业优势,实现了特色产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增收的有效对接。四是拓宽增收渠道,发展食用菌产业。以黑木耳、羊肚菌、松茸等高价值食用菌生产为重点,分别在石川镇、四族镇、武阳镇、三岔镇积极推进建设了四个食用菌生产基地,同时通过吸收贫困户入股资金,进一步壮大生产基地实力,有效地促进了新型食用菌产业发展,为贫困户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五是优化产业结构,做强草畜产业。(1)中蜂养殖。全县共发展中蜂养殖协会2个,中蜂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注册“碧水情”“漳东梦牌”“三岔崖”等土蜂蜜品牌12个;共有中华蜂养殖户3840户,养殖规模4.6万箱,年产量达34.5万多公斤,实现产值近5520万元,户均年增收约8000元。(2)肉牛肉羊养殖。已完成培育提升马泉乡肉羊养殖、万宝养殖、保平养殖、荣昌种养殖肉羊专业合作社和盐井镇塬上牛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发展肉羊92户、肉牛养殖大户89户。对全县868家肉牛和546家肉羊合作社和养殖大户进行了饲养管理技术、冻配技术、牛羊引种进行指导培训。大力扶持殪虎桥镇清水沟良种肉羊纯繁场,加快种羊引进纯繁,确保每年纯繁种羊500只以上。(3)生猪养殖。全县生猪饲养量4.42万头,存栏2.3万头(能繁母猪存栏0.53万头)。其中:年出栏500—2000头规模养猪场6个,存栏量0.4996万头;年出栏100—500头规模养猪场38个,存栏量0.7019万头;年出栏50—100头规模养猪场33个,存栏量0.2195万头。(4)良种引进扩繁。积极采取外引与自繁相结合的办法,鼓励扶持规模养殖场、合作社、养殖大户引进以湖羊、小尾寒羊、西门塔尔等为主的基础母畜。计划到2022年,基础母羊、母牛分别达到1.6万只、0.8万头。六是突出人居环境改善,提升村容村貌整治。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拆违治乱为抓手,大力开展全域无垃圾、村庄清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厕所革命等一系列环境整治行动,共改造农村卫生厕所12524座、公厕135座;按照省级创建清洁村庄7项标准要求,已在135个行政村建成垃圾台392处、放置垃圾斗2134个、柴草及建筑材料堆放点135个。全县135个村黑臭水体、河沟路旁垃圾得到有效清理,生活垃圾能够及时收集清运,柴草杂物等码放整齐,无残垣断壁、废弃棚圈等,贫困村村庄人居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全县农村人居环境面貌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三、加强协作引进,在壮大经营主体上抓“带”。坚持一二三产深度融合,积极健全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及入股分红、务工取酬等产业化经营利益分配机制,组织引导农民融入产业化合作组织中,最大限度分享经营收入。立足贫困村特色优势产业开发,大力培育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各类人才和现有农业企业优先在贫困村创办经营实体和发展订单农业,推行“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的经营模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增加贫困农民务农收入。一是规范提升合作社。目前,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827家(国家级示范社2家,省级示范社28家,市级示范社51家,均正常运营,成员合计2.23万人,带动农户达2.77万户。2018年以来,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按照“一手抓发展,一手抓提高”的思路,认真制定合作社规范提升实施方案,多措并举推动整改提升工作。全县共投入贫困村规范提升资金3186.1万元,按照“十二有五齐全”的标准,重点对85个贫困村的417家合作社进行规范提升,目前全县合作社中运营较规范以上合作社621家,占合作社总数的75.1%(运营规范的合作社255家,较规范运营的合作社366家);运营一般的合作社206家,占合作社总数的24.91%。贫困村合作社共建设规范化基地87个,其中牛产业养殖基地场13个,养殖总量达960头;羊产业养殖基地场9个,养殖总量达2650只;中药材产业基地27个,种植总面积达4810亩;蔬菜产业基地7个,种植总面积达770亩;其他特色产业基地31个,种植总面积达3660亩,养殖总量达9870头(只、箱)。二是引进培育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共有农业龙头企业21家,其中2018年引培3家,2019年引培6家,2020年引培2家(培育1家,引进1家),均正常运营。龙头企业共建设规范化基地35个,其中牛产业养殖基地场1个,养殖总量达240头;中药材产业基地8个,种植总面积达11420亩;蔬菜产业基地14个,种植总面积达11141亩;其他特色产业基地12个,种植总面积达10158亩,养殖鱼、猪总量分别达40万尾、600头;共带动合作社28个,带动农户4445户,其中贫困户2923户。

四、突出难点弱项,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抓“创”。抢抓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机遇,大力实施贫困村整体提升工程,积极探索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制定了《漳县全面消除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空壳村”工作方案》(漳脱贫领发〔2018〕29号)和《漳县2020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施方案》(漳组〔2020〕34号),通过资产盘活型、资源开发型、为农服务型、项目带动型等多种模式发展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2018年以来,全县共投入村级集体发展扶持资金7726.9万元,建设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195个,全县集体经济项目收益已达437.2万元。按照中央和省、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要求,2020年全县投入资金4970.7万元,实现了全县135个行政村集体经济扶持全覆盖。今年以来,全县进一步加大村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建设了大草滩、殪虎桥、三岔、石川、贵清山、新寺、武当、盐井等规模化养殖场8处,建设了三岔镇、四族镇、武阳镇等设施农业生产基地3处,已基本完成主体建设内容,将有效促进农业产业的发展,切实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五、加强农民培训,在人才培育上抓“力”。2018年以来,紧盯产业发展人才需求,重点从产前服务、产中指导、产后跟踪等方面开展培育服务,共完成成各类培育培训60151人次,通过积极开展乡村人才培训,有力地支撑了全县产业发展。一是注重产业服务人才培育,提升产业基础服务能力。以高素质农民培育为手段,大力开展农村服务型人才培育,全县通过新型职业农民、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工程的实施,完成高素质农民培育991人,其中:农业产业化企业负责人15人、合作社带头人330人、农业产业化企业财务人员100人,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基础服务水平。二是注重农业技能培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通过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用技术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高素质农民培训等项目的实施,以“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育为目标,积极落实农村产业指导员制度,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培育,共完一户一个科技明白人培训10485人次,其中:完成项目培训2150人次、开展集中培训2120人次、入户开展培训6215人次。三是注重现场指导培育,提升农业实用技术推广。结合全县各涉农部门农技推广服务,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培育跟踪服务工作,通过组织农业科技服务队,以农业科技“下乡”、科技“三下乡”、农业科技“服务周”等活动为载体,积极组织开展现场实训、入户指导、田间地头指导,全力推进农技推广进村入户,共完成各类培训指导58300人次,发放技术资料64200余份,有力地促进了农业主推技术示范推广,进一步夯实了产业发展科技保障。(漳县产业扶贫包抓工作队 供稿)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