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三农资讯

有为政府与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经验:新结构经济学的解读

2021年10月26日 甘肃三农在线 赵秋运 胡雅淇 王翕语

编者按:10月10日下午,2021年中国·定西马铃薯大会暨高峰论坛系列活动——马铃薯种业振兴暨食品加工论坛在定西市举行。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研究院国内发展合作部主任赵秋运、甘肃省马铃薯产业体系首席专家王一航等14位专家学者及知名企业家汇聚一堂,共商甘肃马铃薯产业发展大计,为甘肃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把脉问诊”。

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李旺泽主持论坛会。

赵秋运 胡雅淇  王翕语研究员的主旨报告《有为政府与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经验:新结构经济学的解读》一文,经过整理,本网今日全文刊登,以飨读者:

定西全市1.9万平方公里,海拔在1640-3900米之间,大部分土地是黄土丘陵沟壑区,该地区降水量只有300多毫米,但蒸发量高达1400多毫米,降水主要集中在秋季,春天夏天少雨,是典型的干旱高原地区,自然条件严酷,总体上并不适合农业产业的发展,那么如何解释定西的马铃薯产业能够发展壮大的内在逻辑呢?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来看,一个地区的发展要成功,必须根据当地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来选择产业和技术,同时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两只手的共同作用,才能够把比较优势变成竞争优势,定西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历程正是新结构经济学理论的现实解读,即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的成功主要可以归结为产业发展遵循了当地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比较优势,以及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效结合的结果。

定西马铃薯产业发展符合当地的要素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定西虽然资金缺乏、气候条件严酷,但是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资源充裕。马铃薯自身的产品特征与定西的自然条件相匹配:马铃薯不怕旱,在黄土高原丘陵干旱区,其已被证明是当地所有能够种植的豆类、谷物类等粮食作物中产量最大、保险系数最高的作物;虽然雨水资源稀缺,但降雨量相对集中的7、8、9三个月正好与马铃薯生长期相吻合,为马铃薯的块茎膨大和品质提升创造了最佳适宜条件。定西广袤深厚的黄土资源,为大面积种植马铃薯提供了适宜的天然场所;马铃薯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定西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马铃薯产业提供了劳动力保障。

定西积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结合,借助因势利导的产业政策推动马铃薯产业的升级和转型。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的结合,定西马铃薯产业的成功正是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结合成功的实践典范。从1996年的洋芋工程开始,定西县政府在科技、育种、种植、运销、库存、加工等环节通过因势利导的产业政策,引进技术、优化结构、合理布局,遵循市场需求、不断升级生产技术、打造马铃薯产业链条、创新 “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等组织模式,定西政府的“有为”成就了其全国马铃薯之都之名,马铃薯及其产品更是销至全国及海内外。

定西有为政府在马铃薯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积极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消除产业发展过程中软硬基础设施的瓶颈制约,帮助农民企业家将马铃薯产业由潜在比较优势产业变成具有显性比较优势、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定西有为政府因势利导的举措与作用主要包括四方面。

 

一是挖掘潜在优势产业,帮助产业落地。在产业未发展之前,定西政府请北京社科院、农科院专家到当地调研,专家指出定西的土壤气候,非常适合一种当地没有的马铃薯品种。政府引进品种在当地推广,在推广过程中,地方官员为了使农民相信土豆是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并且能够带来优厚的收入前景,动员村干部在他们的土地上实验大规模种植土豆,向农户证明马铃薯的收益的确很好,增加了农户种植马铃薯的积极主动性。当地政府通过甄别马铃薯是本地具有潜在比较优势的产业、给农户提供成功典范克服其思想上的约束帮助马铃薯产业最终落地定西。

二是识别产业发展瓶颈,壮大产业规模。产业落地之后,经济增长面临新的瓶颈,比如价格信息的不对称、运输成本的增加以及储存条件的落后等,定西政府甄别和采取了相应措施克服软硬基础设施的瓶颈限制。针对农户不知国家市场土豆价格、被中间商压低价格、随着中间环节增加导致利润空间减少的问题,县政府派人去国家主要土豆市场所在地的郑州,负责全国的土豆价格信息的搜集并及时将价格反馈回县里;针对当地火车运输能力有限的问题,县政府通过积极沟通,增加运输马铃薯的火车车皮数量,提高了产业的运输能力;针对土豆数量增加之后需要储藏的问题,当地的政府和市场上的人研究怎么样改善地窖,怎么样储藏,怎么样把土豆的运输不要季节化,并在土豆上做一些加工出口,这些克服发展瓶颈的措施壮大了马铃薯产业的规模,积极推动了当地整体经济的增长。

三是把握产业优化方向,引导产业升级。在产业规模发展壮大以后,马铃薯产业如何从生产力水平低的技术、软硬基础设施结构升级到生产力水平高的技术、软硬基础设施结构,定西政府从生产结构及技术结构等方面进行方向的把握与引导。比如生产结构方面,针对总量提升有限、产业发展不匹配全区地理水肥条件和市场需求实际,安定区实行四大班子领导抓督查协调、业务主管部门和各乡镇抓面积落实、农技部门抓技术服务的三级工作责任制,促进安定区马铃薯种植形成了“规模在北部,水平在东南,进步在西南”的优化生产格局。技术结构方面,依托甘肃省马铃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爱兰薯业等专业化公司等,研发适合本地生长气候、土壤、水肥条件的菜用型、专用型、高淀粉型等多样化种薯、形成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陇薯、渭薯、武薯、甘农薯、青海薯等特色优良品种系列,并借助产业化经营,不断增强马铃薯产业加工转化增值能力,提高附加效益,推动产业向高级化迈进阶段。

四是配套宏观运行制度,畅通产业运转。在产业结构升级之后,定西政府采取了相关的措施进一步的从供给和需求双方推动硬的基础设施和作为上层建筑的各种软的制度安排在现有基础上推动内生变动。比如,区委、区政府通过搭建交流交易、信息发布、物流配载、价格监控“四大平台”,改变了博弈格局中的强弱态势,打破剥夺农民利益的“垄断低价”,对销售环节利润进行合理的再分配,极大的提高了农民的收益和生产的积极性、优化了产业运行的配套制度,保障了产业运转的畅通。

基于现有的产业基础,定西马铃薯产业未来发展重点在于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通过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销售品牌化、加工精深化、企业集群化走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在农业微笑曲线上,附加值最高的一头是研发,一头是市场,未来以科技和市场为先导,在优良品种培育、产品由量到质提升、马铃薯品牌打造、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全产业链的建设、市场渠道拓宽、储藏条件改善以及资金有效支持方面,定西马铃薯产业要充分尊重市场配置资源的主要地位的基础上,继续发挥政府因势利导的作用,生产上由提高规模向提高效率、提高质量改进,营销上由规模优势占领市场向品牌经营主导市场转变,促进马铃薯由低端产品为主向精深产品为主转变,推动产业结构的战略性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借助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带动生产要素在县域范围内的流动,为加速农业现代化以及工业产业的布局、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支撑作用。

(作者系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研究员)

编辑: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