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昌两河口镇:产业发展擦亮乡村振兴底色
初春的宕昌县两河口镇,暖阳普照,万物复苏,欣欣向荣。走进镇区村庄,映入眼帘的是错落有致的田园风貌、干净整洁的平宽街道、洋溢在产业园丰收的喜悦……一幅乡村振兴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人勤春来早,“羊肚”采摘忙。在麻子坪村羊肚菌种植基地,13座设施大棚里,朵朵羊肚菌如一把把褐色的“小伞”破土而出、长势喜人。采菇工人忙碌地掐取着田间的“春意”,现场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曹下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高峰说,曹下村自然条件严酷,整村搬迁后,为解决后续产业问题,村党支部在相邻的麻地坪流转土地,新建产业园,建成21座大棚,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园食用菌已成为富民增收的“聚宝盆”、绿色银行。羊肚菌种植已3年了,品种有六妹G8、高原红等五个品种。“今年产量高,品相好,这几天进入采收旺季,一斤鲜羊肚菌就卖100元,一个大棚产菇200斤左右,好的能够达到400百斤。
”沿“化马神石”景点旁的山路驱车盘桓而上,两边的油菜花鲜艳夺目,怡人心脾。“现在看到的这些都是葡萄树,是今年投资240多万元新建成的山背村葡萄园采摘生态观光旅游项目,引进栽植新品种阳光玫瑰15亩,夏黑15亩,火焰无核15亩,当年都能挂果。将吸纳80多名劳动力家门口稳定就业,带来劳务收入50余万元,实现年产值270万元,群众分红40余万元,人均增收600元左右。”在半山处的梯田里,两河口镇长苏建平介绍说。
乡村特色产业不仅让村民的钱袋子鼓了起来,村容村貌也日新月异。化马神石、化马神树、化马神水……“在城里,早上我是被汽车的喇叭声吵醒的;来到这里,我每天是被悦耳的鸟鸣声唤醒的。”谈起对两河口镇山背罗湾村、化马村、寨子村的第一印象,省政府办公厅选派担任罗湾村党支部书记助理的选调生侯倩说。山背罗湾村,四面环山,风景秀丽。民俗村落、云雾缭绕的美丽画面四季引来各地游客驻足称赞。
突出地域特色,体现田园风貌,注重文化传承,彰显乡村魅力。“过去,我们这里虽有绿水青山,但苦于没有特色产业,农民收入不高。”两河口党委书记李锦科告诉记者,近年两来,河口镇立足镇情村情民情实际,积极改善人居环境和发展环境,并利用官鹅沟大景区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产业振兴,强镇富民。
内外兼修,多元共治坚持把村庄清洁,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同加强基层党建、农村疫情防控、推进移风易俗、完善乡村治理等结合起来,凝聚推进乡村振兴的强大合力。两河口镇设立环境卫生“红黑榜”、悬挂流动“小红旗”,公益性岗位,村庄亮化植绿,改善人居环境。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常态化整治,探索抓好垃圾电解焚烧示范带动,加快补齐人居环境短板。狠抓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提升,完成农村标准化卫生改厕3个。并结合两河口村乡村建设行动示范村建设项目和污水处理项目,打造干净整洁、健康卫生、文明和谐、宜居宜游的生活环境,有效提升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今年以来,两河镇按照县委“1346”总体工作思路,坚持“党建引领、产业发展、城镇建设、乡村振兴”四轮驱动战略,全面加强党的建设,用心办实事,用情惠民生,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镇、宜居宜业生态镇。党建引领谋发展,实干善为开新篇。 两河口镇持续推进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积极构建“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群众富在产业链”长效机制,放大宕昌模式,壮大集体经济,引进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发展花椒、葡萄,食用菌、水产、养猪、烟叶、辣椒等特色产业,创办联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吸收带动周边群众入股参与,走出了一条产业带动群众增收的新路子。春耕生产中,两河口镇完成订单辣椒栽植432亩,种植香菇30万棒,羊肚菌种植20座,中药材种植100亩,街上村、王院村栽植经济林油橄榄2000亩,庙下村栽植花椒2000亩,合作社养殖种(母)猪170余头,仔猪130余只,鸡2.3万余只,蜂母子200余箱,年出栏黑猪800头,鸡2万只,着力打造高品质乡村振兴新样板。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