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对乡村振兴中改厕工作的思考与对策
摘要:“厕所革命”做为乡村振兴中不可缺少的一项重要工作,中央和地方高度关注,近年来农村改厕在不断探索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果,但深层次依旧存在各方合力不足、基层工作开展难,群众充当“甩手掌柜”等现象制约着工作推动。本文针对现阶段改厕工作进行思考与探索,以期推动农村厕所革命和问题厕所整改工作走深走实。
按照中央号召,“十四五”时期要继续把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发挥农民主体作用,注重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坚持数量服从质量,进度服从实效,求好不求快,坚决反对劳民伤财,搞形式摆样子,扎扎实实向前推进的总体要求下。笔者根据切身参与改厕工作多年来的经验教训,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做以深思,对解决方法进行探索。
一、当前改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政策要求和部门职能衔接不紧密,与基层难以形成合力
农村厕所革命是乡村振兴的一项重要工作。从习总书记多次作出指示,外出考察期间到农户家中查看改厕具体落实情况,体现出国家领导层面的高度重视。其次从全民健康战略高度;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城乡融合;五级书记抓改厕,推动民生实事走深走实等重要举措下,厕所革命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从具体落实效果来看,存在以下四个方面不足
一是市县级主管部门存在职责不清,分工负责有名无实。各职能部门的协作配合只停留在文件安排之中,具体落实只靠农业农村部门一家难以形成有效合力,部分市县对改厕任务盲目层层加码,一个贫困县一年下达厕所改厕任务近万座或者更多,远远超出基层示范引领工作承载量。
二是中央、省、市专项资金投入有限,仅有的资金没有和物价上涨、劳务费提升相适应,加之地方政府财政困难,配套自筹举步维艰,群众筹工筹劳量小且参差不齐,导致改厕资金缺口较大,难以保证改厕过程中的质量关,改厕企业能省就省,致使建设过程中人为质量隐患层出不穷,管理部门叫苦不迭。
三是乡村班子换届中,追求干部年轻化,文化层次高等条件,将乡村干部中一部分年富力强的干部出现边缘化,现在岗在编年轻干部基层工作经验不足,对农村涉及千家万户的改厕具体工作,搞调研潜心研究的不多,部分下派干部又是一肩挑,工作繁杂头绪多,仅靠打电话、发信息来落实改厕具体问题,造成改厕及户下具体问题无力去抓落实,而上级部门一味的强调完任务赶进度,对改厕产品质量是否合格,施工技术是否规范,群众对政策认识程度等实际情况关注较少,形成上下两张皮,问题已然存在,特别是改厕的模式上没有做到一户具体问题具体对待,改厕也是改卫生习惯,没有充分让群众参与其中,是目前使用率差,群众对改厕认识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四是对农村人力资源具体情况认识不透彻,大多数青壮劳力外出务工,家中多以老人和妇女儿童为主,导致群众对厕所革命中技术关键点和操作使用方法理解不清晰,加之遇到问题找村上干部反映得不到及时解决,随即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电话、信息等方式与在外务工亲属沟通,在外亲属对实际情况了解又不全面,盲目投诉致使上网反映问题的函件较多,乡村两级干部认为自己出力不讨好,工作中不被上级和群众理解而产生的抵触情绪大于工作激情,出现了无人愿主动参与改厕工作,乡村干部分工中这块成为难啃的骨头,乡镇指派的干部也是分管工作多,任务重的乡镇副书记或者副乡长,有时顾此失彼,施工现场指挥不当,干部工作情绪化蛮干激化矛盾,导致改厕工作出现完任务,卸包袱,造成新改厕所使用率低下,全民参与的民生实事出现了“上热下凉”的被动工作局面。
(二)基层干部“怕麻烦”,导致群众成为改厕工作的“甩手掌柜”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革命是乡村振兴工作重要的一部分,是改善全民健康,减少疾病和流行病“粪口传播”,改变全民卫生习惯,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又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举措。
厕所革命的参与主体是人民群众,需要广大基层干部引导群众积极发挥农民群众主体作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基层干部宣传培训讲技术规范及逐级施压推脱责任者居多,而并没有将改厕的目的、意义与人民群众息息相关的健康主旨相联系。乡村干部对改厕的战略要义理解不透彻、不到位,对八部委联合下发的文件精神领会不全面,做千家万户的群众工作的确困难多,一户一个情况,一味给政府倒苦水,逼迫政府大包大揽,结果变成了“干部干、群众看”。部分思想落后怕麻烦的群众给乡村干部提要求、要好处。导致群众意见大,将为群众办的实事变成了基层干部的“糟心事”,变成了村组部分群众漠不关心的“闲散事”。大大的影响了改厕的推进速度和功能的换代升级。
(三)个别乡村“形式主义”抬头,将为民服务变成“与民添忧”
在干部作风方面,出现了少数个别干部级别不高,官威不小,特别是个别乡村干部,板凳还没有坐热就急于下命令,高高在上,不了解实情,对历年的问题没有深入了解,问题厕所整改没有举措和思路,仍然穿新鞋走老路,致使新老问题堆积,负面影响大于积极宣传,致使工作停滞不前。还有个别同志不深入基层解决实际问题,简单草率表态,缺乏调查研究,个别乡镇只在评比排名上做文章,造成粗制滥造,不合规范和技术标准的施工企业和产品大行其道有了可乘之机。对相关主管部门的规范要求不管不顾,人为制造矛盾,使问题复杂化,造成群众上访。在国家明察暗访中暴露出的问题多是干部责任心不强,工作不实不细造成的。
在组织进村入户施工方面,个别分管干部不懂技术搞瞎指挥,胡乱变通技术规范,只求数量和进度,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厕所烂尾工程和不合格工程,整改工作措施不到位,解决问题不彻底,形成恶性循环。
在主动作为担当负责方面,个别分管干部对群众的正常诉求不去调查解决,不从主观找原因,而是一味埋怨群众不听话,上级投资少等消极怠工情绪泛滥,影响整体工作安排和抓促落实。
二、当前改厕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措施
(一)加强县乡村三级干部群众“厕所革命”专业知识普及
首先,干部通过学习将自己由外行转变为内行,使自己成为一个“厕所革命”工作的先行者,深入了解改厕工作政策和技术规范,广泛深入到群众中去,对待具体问题拿出具体的解决办法,让干部引领成为“厕所革命”的主旋律,号召全体干部带头为家中改造一个温馨厕所。其次将走读干部变为“腿勤、口勤、眼勤”的贴心干部。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只有基层干部走村串户,将各户的具体问题解决在庄户院落,让群众看的见干部,说的上心里话,看的到节能减排、循环利用带来的真正实效,提高现有厕所的使用率。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目标,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改厕效果。干部要对群众宣讲好改厕是党的关怀,是群众身体康泰的前提,是改变不文明生活劣习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新目标的主战场,让人民群众成为受益者,让群众都参与其中,共建美好家园。
(三)因地制宜,科学引导,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首先,应从改厕的战略意义上去宣传,从改厕的社会效益入手去激发群众的参与度,从儿子为居家老人建一个“孝心厕所”、丈夫为妻子、儿女建造一个“爱心厕所”、爷爷为城里的孙子、孙女建一个“天伦之乐厕所”的角度去引导群众。倡导全县所有干部职工优先为居住农村的老人改一个舒心厕所,彰显尊老爱幼孝心。将“文明之星,卫生之星”等评选活动和改厕工作有机的结合起来调动农民改厕积极性。在乡村振兴、美丽家园建设项目所在村先行示范。首选针对有洗浴间的农户实施集中改厕,一并解决厕屋冲水问题,节省群众因盖厕屋而增加开支;其次对厕屋整洁度进行改造提升,无自来水的厕屋埋设储水桶和小电泵,安装防静电回弹开关,解决冲厕系统一年四季不能正常使用的难题;第三将三格式化粪池通过好氧、厌氧微生物分解发酵60-90天后变为有机肥,变废为宝形成循环利用,还田改良土壤,减少化肥农药使用。第四因势利导针对群众大多将屋面雨水进行分流处理,改厕工作中结合实际情况可将房前屋后雨水收集用来冲厕,减少群众水费投入,而且收集的雨水温度高,容易发酵,使化粪池分解熟化的更快。第五将集体抽吸变为户用吸污泵抽吸,待熟化后的粪污与小菜园、小果园施肥结合起来,让改厕和整村、整乡环境提升有机结合起来;第六给群众讲解清楚改厕的“七种模式”,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山区塬地形与改厕模式相结合,在山川和自来水供给困难的地方,开展旱厕改造提升工程,在居家养老和老病残疾人家庭开展“微生物降解式”旱厕等,目的就是要实现总有一款适合农户的改厕模式落实到农户,改厕的终极目标是让农户满意,群众使用舒心。各级各部门要齐抓共管,不但在抓好建设质量的同时还要在后续管护方面持续跟进,让宣传工作更能贴近群众生活。工作安排有前瞻性,不要只停留在完任务和应对评比的名次上。真正做到建一户、成一户、用一户,带着爱心和责任心,同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谈工作,这样工作推进上遇到的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而且基层干部也会有一种成就感,激发干部工作积极性。
(三)提高改厕质量,进度与实效并重
改厕工作的规范施工和产品质量是改好厕所的前提和基础。现在推行的“七种模式”,基本涵盖了群众的需求,是切合实际的。但在管控和操作中要注意:一是严格实行产品备案、施工队资质审查制度,坚决执行国家改厕技术规范标准;二是将“三格式化粪池”和旱厕改造提升与节水环保的科学原理给群众、干部和施工人员讲清楚,只有科学规范的依照施工方案去操作,才能保障改厕的效果,才能让群众使用上满意的厕所;三是改厕产品采购要落实“一站式”服务,保产品质量、包施工、包培训使用、包后续维管服务,要求主产品要有合格证、化粪池要有商标、重量、容积等规范的质量体系标识,一旦出现问题,立即叫停,企业负责到底。一旦有质量问题,由工商管理和质检部门启动追溯体系,才能确保受损农户得到应有的损失赔偿,从而保障农民利益。将奖励和处罚同步跟进,特别是树立改厕“先进个人”、“良心企业”和改厕示范户,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表彰,树立榜样,激励先进,鞭策后进,让改的好与不好由群众说了算,大家都来参与改厕,人人都有发言权,杜绝以采购改厕产品给群众一发了之,改不改,改的规范与否,没有了下文,让国家的投资没有发挥应有的效益,贻误工作,导致改厕工作进入“死胡同”,损害国家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的事件不能发生。
(四)抓干部管理,促好事办实,反对形式主义
改厕工作是民生实事,惠及千家万户,只有用爱民之心,秉承为民服务的初心去落实基层工作,才能做好“小厕所、大民生”这项惠民工程,人心工程。
在干部工作作风方面,各级干部应设身处地的同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深入了解问题所在,对群众关心的问题厕所不合格工程,查到一处处理一起,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应。八部门要联合行动,下实手、动真格,不断优化整改策略和思路,严格落实主管部门的规范要求和安排部署,共同推进厕所革命向规范化运行。
在施工实施方面,加强日常施工督查,确保质量,本着不懂技术培训技术,不懂政策培训政策,不懂使用培训使用的态度。对存在的问题积极寻找解决整改方案,做到大问题不出乡,小问题不出村组,杜绝个别问题叠加成为普遍问题。
在工作态度方面,针对个别无视群众诉求、消极怠工、不负责任的个别干部进行严肃追责处理,确保在抓落实干到位方面不能出现人为欠账,确保民生工程得民心。
综上所述,厕所革命是一项系统工程,长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凝心聚力,齐抓共管,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要有将“厕所革命”干成三农工作的示范工程,民心工程,造福百姓的信心和勇气,成为乡村振兴和美丽乡村颜值担当的抓手和提高农民福祉,国家形象,人类文明程度的基础工程来对待,才能一步一个脚印,才能深入民心,才能真正做好为民服务,才能让群众满意。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村三格式户厕建设技术规范》(GB/T38836-2020);
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1—2025年)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