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平凉市农业农村工作盘点系列之八:盘活撂荒沉睡旧资源 释放三农发展新动能
撂荒耕地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平凉市各级党委、政府坚决扛稳维护粮食安全重大政治责任,坚持将开展专项整治行动作为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的重要抓手,围绕摸排出的34.81万亩撂荒地,因地因户施策,整合资金资源,全力推进撂荒地整治工作。目前整治撂荒地32.13万亩,占摸排总数的92.29%。其中:2020-2021年整治撂荒地23.22万亩,今年整治撂荒地8.42万亩,占撂荒地8.75万亩的96.15%,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强化安排部署,打好“谋划牌”
市、县、乡(镇)均成立了撂荒地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召开了撂荒地专项整治专题会议,制定印发了撂荒地专项整治工作方案,明确整治目标、时间节点、具体措施,进一步健全完善撂荒地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管工作制度机制。市委、市政府政府与各县(市、区)签订了《2022年度平凉市农业农村重点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把粮食生产及撂荒地整治和耕地保护作为农业农村重点工作进行考核,进一步压实基层党委、政府保障粮食安全和撂荒地整治的主体责任。
强化核查排摸,打好“任务牌”
在原有摸排的撂荒地面积基础上,结合基本农田保护区、土地确权和“三调”耕地未耕种图斑,按照“不漏一户、不漏一地”的原则,组织工作专班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开展“地毯式”“拉网式”摸排登记,共排查核实“三调”未耕种图斑2.6万多个、面积52.39万亩,对摸排出的撂荒地全部登记造册、做到排查全覆盖、无遗漏、无死角。全面掌握图斑的实际情况,精准摸排撂荒地底数,建立到村到户到地块的工作台账,为撂荒地整治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宣传动员,打好“舆论牌”
各县(市、区)充分利用权威媒体发布公告、发放宣传单、召开群众会、广播微信群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撂荒地整治和国家粮食安全政策。共发放复耕告知书13.14万余份,入户宣讲2.65万余次,制作悬挂宣传横幅506余条,营造了全社会遏制耕地撂荒的浓厚氛围,使广大群众充分认识到保护耕地、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是自己作为土地承包方的基本义务。
强化分类整治,打好“施策牌”
根据村情实际,因地制宜,因户施策,全面推行引导农户复耕一批、规模流转一批、项目改造一批、委托代管一批、集体助耕一批“五个一批”整治措施,科学施策统筹推进撂荒地专项整治。对复耕复种的给予补贴,引导群众自种或委托亲友代种。对相对集中连片且群众无耕种意愿的撂荒地,鼓励引导经营主体规模流转,优先把具备条件的撂荒地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实施范围,对整户外出、无劳力、土地耕种条件差以及因土地产出效益低不愿耕种的,由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托管协议,由合作社统一进行复耕复种。截至目前,全市引导群众自种和亲友代种复耕撂荒地4.1万亩,整合落实资金2200多万元,引导各类经营主体流转撂荒耕地7.3万亩,依托农业社会化服务项目资金,托管撂荒地1.78万亩,村集体助耕代耕撂荒地面积达到1.18万亩。
强化政策支持,打好“保障牌”
坚持“多种多补”“不种不补”,把撂荒地整治与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惠农补贴相挂钩,与发展壮大新型经营主体相结合,与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粮食生产基地建设等项目相衔接,对参与撂荒地整治的经营主体和带头复耕复种的农民在生产物资、农机具购置等方面给予适当补助,调动了各方面整治撂荒地的积极性。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市整合用于撂荒地整治的资金达到1亿多元。
强化跟踪问效,打好“督查牌”
平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督查农业农村工作,必查撂荒地整治。市撂荒地专项整治办公室每周对各县(市、区)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统计,倒逼责任落实。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带头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调研指导,农业农村部门和自然资源部门抽组人员,对照“三调”数据,采取现场比对的方式,开展多轮抽查检查,现场交办问题,推动工作全面落实。
来源:平凉三农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