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多措并举推进乡村建设 打造靓丽宜居乡村
2021年以来,清水县按照全省“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总体要求,围绕创建“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目标,紧盯“14+6+5”乡村建设指标,创新提出“产业定带、带上选村、村分等级、梯次推进”乡村建设思路,采取“建、补、育、管、治”的方式,着力打造“形态美、生产美、生活美、人文美”四美融合的美丽田园乡村,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规划引领,建设特色乡村。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按照“聚力打造示范村、特色发展旅游村、巩固提升达标村、加快建设薄弱村”的思路,根据村庄区位条件和发展趋势,在调研、踏勘、研判的基础上,广聚民意,统筹考虑区域保护、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等综合因素,确定村庄发展定位、开展村庄规划编制,最终形成“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切实在体现农村特点、保留传统乡村风貌的基础上做到“一村一品”、“一社一韵”。截至目前,按照应编尽编原则,全县除纳入县城总体规划的9个村庄外,已完成120个发展类村庄规划编制初稿编制任务,其中,已评审完成村庄规划初稿46个,红堡镇西城村等13村已通过县政府批复,红堡镇小泉村荣获2021年甘肃省优秀村庄规划案例,村庄规划工作走在了全市前列。
资金保障,补齐基础短板。突出“旧村重提升、新村补短板”的建设思路,两年来,共安排用于乡村建设总资金1亿余元,主要从群众最急需的巷道硬化、排污管网、户厕改造、水渠、护坡等基础设施入手,兼顾公共服务、乡村治理,不搞花拳绣腿,不做表面文章,尽可能在原有的村庄形态上进行建设,通过移植乡土果树绿化村庄,动员农户在庭院内外利用空闲地带打造小菜园、改建小花园,弥补院墙巷道单调生硬的缺点,将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让群众真正看到了变化、得到了实惠,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大幅提升。累计建成20个省级示范村、60个精品村和120个达标村,精心打造6条乡村建设示范片带,把原有的散落在乡村的精品和亮点串点成线,勾勒出全县美丽乡村建设的崭新画卷,以示范带动全面保障了乡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因地制宜,培育富民产业。把产业作为实施乡村建设的基础性因素,围绕做大做强“五大特色产业”,持续加大产业资金投入,以示范村为主规划建设农业产业园,实现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全年粮食播种面积69.17万亩,畜禽饲养量达145万头(只),种植蔬菜11.78万亩、中药材10万亩、油料6.14万亩,新建果园1180亩,综合管理各类干鲜果园48万亩。规范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累计培育各级龙头企业20家,其中年内引进1家;累计发展合作社1165家、家庭农场1124家,其中年内分别新增95家、202家。支持发展订单农业和农村电商,持续壮大主导产业,力促每个村培育提升1至2个优势产业,真正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深入实施品牌建设行动,新申报“三品一标”品牌认证5个,“甘味”企业商标品牌2个,全县“三品一标”品牌达21个,“甘味”品牌1个。
常抓不懈,管好优美环境。全面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持续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垃圾革命”“污水革命”“风貌革命”。坚持“政府推动、群众参与、因地制宜、财政奖补”原则,累计完成卫生户厕4.9万座,全县常住户改厕率达到93.78%以上。健全“户分类、组收集、村转运、乡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形成垃圾从产生到处理的全流程闭环运转体系,累计建成垃圾焚烧站17个,垃圾压缩站1个,村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坚持“城乡统筹、梯次推进、试点先行”原则,建成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站33个,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34.61%。扎实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和“美丽庭院”创建评比,拆除长期闲置废弃房屋、破旧围墙4179处,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改出美丽乡村好“气色”。
“三治融合”,激活乡风文明。实行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基层治理模式,打造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善治乡村。深入开展村党支部建设标准化和“四抓两整治”行动,选优配强村党组织带头人。建成法治文化广场22处,开展“乡村振兴•法治同行”法律宣讲活动38场次,开展“一村一法律顾问”巩固提升行动,加强农村法律服务供给;推行网格化管理,形成了“辖区成网、网中有格、格中有责、责任到人、管理到位、服务到家”的动态治理服务长效机制,实现乡村治理井然有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一约四会”教育引导和规范约束作用,引导村民向上向善;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整治婚丧大操大办、薄养厚葬和封建迷信等不良习俗;连续开展十佳好媳妇、道德模范、最美家庭等群众性创评活动,全面推广“道德红黑榜”,以身边典型带动示范引领,激活乡村治理内生动力。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