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崇信县全力加快省级乡村建设示范县创建

——落实六项举措 打造示范样板

2022年12月19日 甘肃三农在线 黄博华 信金伟

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开展以来,崇信县深入贯彻省、市委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四强”行动和“5155”乡村建设示范行动安排部署,将乡村建设纳入全县重大发展战略之一,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建立“目标、任务、责任、措施、时限”五张清单,坚持“规划引领长远、建设打牢基础、产业促农增收、整治优化环境、治理造就文明、机制保障落实”的工作路径,集全县之力一体推进,2021年高质量建成了14个省市级乡村建设示范村,今年全力打造省级示范村10个、市级示范村12个、县级示范村10个,形成了全面推进乡村建设的良好态势。

一、规划引领长远。县上成立了乡村规划编制委员会和乡村规划建设管理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统筹协调乡村规划编制,因地制宜绘好发展蓝图。一是分类定位。按照规划引领、重点突出、分类施策的总体思路,对全县79个行政村全部进行了分类定位,其中52个集聚提升类村庄重点进行改造提升,6个城郊融合类村庄推动城乡一体发展,11个特色保护类村庄走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子,7个看不准类和3个撤并搬迁类村庄按照“一村一策”方案同步推进建设。二是因地制宜。坚持城乡融合、一体设计、多规合一、梯次推进,采取专业公司规划和吸纳群众意见相结合,统筹考虑各村自然条件、产业基础、文化传承等因素,做到生产、生态、生活多规合一,确保接地气、可操作、能实现。三是全域覆盖。全县累计整合编制了69个体现地域特征、符合发展规律、完善服务功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实用性村庄建设规划,实现了发展类村庄规划全覆盖,做到了发展有遵循、建设有抓手、振兴有蓝图。

二、建设打牢基础。按照“定位全省一流,干出崇信特色”目标,高点定位、高标推进。一是注重整合资源。突出资金、项目整合,注重人力、财力统筹,累计投入资金10.1亿元,其中县级财政资金2.1亿元,实施重点项目430个,推动村组道路、供电、供水、通信、物流等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二是注重基础配套。坚持乡村建设到哪里,基础设施配套到哪里,部署开展了“十大行动”,全县6乡镇建成污水处理厂(站)4个、垃圾填埋场3个,“乡村舞台”和文化体育场实现全覆盖,农村硬化路通村率、动力电通村率、自来水入户率、网络基站覆盖率达100%。三是注重服务群众。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实现应培尽培,有劳动能力的家庭至少有1人上岗就业,通过推广智能手环应用服务,困难群众特别是“一老一少一困”人群得到更多关爱保障,乡村逐步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三、产业促农增收。抓住产业增收根本,筑牢乡村振兴基础。一是加大政策扶持。县财政每年列支2000万元扶持补贴,引导带动群众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创新推出“红牛贷”“蔬菜贷”“果业贷”“光伏贷”等金融产品,财政贴息撬动金融资本,解决产业资金短缺难题。二是延长产业链条。大力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工程,重点构建红牛、苹果、蔬菜、生猪4条重点农业产业链,今年实施产业链项目38项,培育链主企业16个,年内完成产值22亿元。三是坚持示范带动。大力推行“国有公司+农民专业合作社+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农户”产业发展模式,建办产业化龙头企业18家,示范带动群众养牛8.3万头、养猪7.8万头、务果10.2万亩、种植蔬菜6.9万亩,乡村建设示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以上,产业成为农村群众收入主渠道。

四、整治优化环境。把生态文明理念渗透到乡村建设各方面,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一是开展常态治理。县财政每年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城乡人居环境整治,为每个村平均配备6-7名卫生保洁员,购置了垃圾收集车辆和清扫设备,实行全时段、常态化清扫保洁。定期组织群众对房前屋后、公共区域卫生进行整治,评选美丽庭院4000户。二是开展专项治理。着眼根除顽瘴痼疾,在常态化开展全域无垃圾治理的同时,集中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四季战役”、“三慎、三不、三禁、三无”专项整治行动和“九项整治清零”行动,城乡联动、全民动员整治环境卫生,基本实现了“十无”目标,获得了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等荣誉称号。三是开展文明治理。把人居环境整治与全国文明城市相结合,各级干部带头开展卫生保洁、文明劝导等活动,引导群众自觉爱护环境,人居环境整治实现由行政推动向群众自觉自愿,由集中式整治向制度化落实转变。

五、治理造就文明。重点推行“五四三二”治理模式。一是“五治”融合。坚持政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五治”融合治理模式,每个村至少有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建立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和村级工作室93个,所有村均成立了村务监督委员会、共管共享理事会,让群众更多参与村级事务管理。定期评选“十好村”“十美户”,推动移风易俗,培树文明乡风。二是四个“全域全覆盖”。推行全域网格覆盖、全域责任覆盖、全域监管覆盖、全域巡查覆盖,把城乡按区域划分为518个小网格,确定四级网格长151名、网格员625名,全面负责网格区域内环境卫生整治、公共设施维护和文明行为管理等工作。三是“三个领域动态清零”。深入开展农村生态领域、农业生产领域、农民生活领域隐患排查整治,着力消除自然灾害和安全生产隐患。四是两个“三包”责任制。由村社干部包抓乱占耕地监管、面源污染治理、公益设施管护,责任到人,定量考核;由农户包房前屋后生态绿化、环境卫生整治,定期评比、教育示范。

六、机制保障落实。建立推行三种工作机制。一是建立多元投入机制。采取向上争、群众投、市场融、盘活聚、财政补、社会帮、招商引、部门拼“八种渠道”,为乡村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二是建立激励引导机制。坚持“先干先补、多干多补、不干不补”,依据工作进展和实效安排项目资金,激发乡镇部门投身乡村建设积极性。三是建立督查问效机制。落实“周通报、旬排序、季督查、年考核”制度,采取媒体曝光、红黑榜和“一次通报、二次约谈、三次问责”的方式,表彰先进、鞭策后进,推动任务高效落实。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