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保护道地性 擦亮品牌底色——助力陇西黄芪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4年08月26日 甘肃三农在线

图片1.png

南北朝时期的药学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黄芪“第一出陇西,色黄白甜美,今亦难得”,陇西黄芪因其独特的品质而获得天下美誉,其浸出物平均高达37%,是药典标准的2.2倍;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和黄芪甲苷平均含量为0.052%、0.210%,是药典标准的2.6倍,又因主根粗大、条直、质坚而绵、色黄白、分枝少、肌理细、粉性足、味甜美,药用成分含量高,更是使得陇西黄芪声名远扬。为持续提升陇西县道地中药材黄芪的声誉和竞争力,必须要打好“品牌”这张关键牌。

图片2.png

近年来,陇西县精心打造“金字招牌”,强化顶层设计,围绕用好地理标志、提升品牌价值,培育打造地理标志品牌,做强优势产品品牌。陇西被中国农学会命名为“中国黄芪之乡”;2003年“陇西黄芪”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认证,并在2008年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6年底,国家质检总局命名陇西县为“全国中药材(黄芪、党参)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陇西黄芪”于2017年被原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2019年被甘肃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并于2021年认定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2年通过中国品牌价值评价认定,入选农业农村部推荐产品100强;2024年,陇西县被国家中药材标准化与质量评估创新联盟授予“三无一全”基地建设示范县称号。

图片3.png

图片4.png

坚持高位谋划,强化政策引领。陇西县抢抓“一带一路”和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历史机遇,集中物力、财力、人力重点研究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先后出台了《陇西县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实施意见》《陇西县加强科技创新促进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陇西黄芪”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试行)》等产业发展政策和工作方案,并积极研制“陇西黄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方标准,为地理标志运用促进工作指明发展方向,提供扶持依据。加快推进品牌培育与保护,对良种繁育基地和绿色标准化基地建设加大补助力度。县农业农村局联合县法院黄芪厅一同加强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监督管理,经营主体合理使用地理标志产品名称或者专用标志监督举报假冒等侵权行为;会同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加强“陇西黄芪”区域公用品牌授权、管理和监督机制建设,推动区域公用品牌规范有序发展。

图片5.png

深挖特色资源,培优育强产业。积极挖掘、研究陇西黄芪历史文化,建成陇西黄芪馆,撰写《陇西黄芪》专著,摄制《黄芪第一出陇西》宣传视频,让更多人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了解了陇西黄芪的发展风貌,形象展现陇西道地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通过对全国各地黄芪基源普查鉴定,建立黄芪种质资源库。通过摸清全县黄芪资源家底,建成陇西黄芪大数据平台,覆盖全县黄芪主要产区的监测网络,实时掌握资源动态变化,形成黄芪资源监测和防控体系。成功试点“三分田”良种推广体系,以解决黄芪小农户生产方式导致的种源混乱、品质降低,质量参差不齐的难题,锚定具有优势和新增产区农户,为其无偿投放提纯选育出的优质黄芪种子,采取“户均育三分苗,来年种两亩药”的模式进行投放和推广,逐步加大黄芪良种推广的力度。

图片6.png

加强地理标志,扩大品牌延伸。持续弘扬道地药材文化、打响“陇西黄芪”品牌,鼓励企业申报地理标志专用标志,助推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从建设核心生产基地、提升产品特色品质、推进全产业链标准化、叫响区域特色品牌、建立质量管控机制等方面入手,围绕道地品种开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注册,在“陇西黄芪”地标先例示范带动下,目前申报提交的“陇西柴胡”“陇西款冬花”等2个产品的注册资料已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受理。并为17家地标使用典型示范企业(合作社)授予“陇西黄芪”地标使用牌。为培育以地理标志农产品为核心的区域品牌,县中医药研究院开展三品一标农业品牌创建,2016年“陇西黄芪”被农业农村部获批成为地理标志农产品,授权65企业(合作社)合规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共完成“三品一标”认证44个。同时,积极组织县内企业产品带标参展国内各地药博会、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和地标产品展会,全面提升了陇西黄芪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图片8.png

凝聚保护合力,狠抓质量管控。完善并推广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的申请、审核、备案制度,推行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等,着力建立健全全过程的产业标准体系,细化、量化各项考核评价指标,开展常态化监督抽检,加强核心示范基地和产区乡镇评价性检测和例行(风险)监测,形成质量分析报告,为中药材种植生产提供数据支撑。建成甘肃首家中药材种子标准化加工车间,采用全程自动化和智能化种子生产流程,突破了黄芪产业发展的“卡脖子”问题,并在丸粒化、包衣化等关键技术上取得突破,通过对黄芪种子标准化的加工,实现黄芪种子加工集约化和产业化生产道路。完善检验检测服务体系,先后成立“一院三中心”等工作机构,负责监管,落实执行到位形成了分工明确、重点突出、优势互补的质量检测服务体系。

图片9.png

注重品质管控,开展产品溯源。对接全国中药材供应保障平台、甘肃省道地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建成中药材质量安全追溯县级平台1个、乡级平台17个、村级平台10个、经营主体追溯点60个、野外监控点10个、小型气候观测点6个,形成了县、乡、村、生产经营主体“三层一级”的追溯模式。开展质量安全跟踪检测、风险监测、品质检测,并通过“一码通”等形式追溯查明产品从种植、生产、流通到销售整个环节的信息。目前注册监管单位22个,被监管单位116个,录入生产计划571个,检查记录312条,生成黄芪追溯码674个,录入检测数据33679条,出具合格证14583个,建成陇西县黄芪大数据平台,初步实现了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检测、追溯、交易和物联网的融合。

 编辑: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