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县创新山药繁育模式:脱毒组培与雾培技术结合开启技术新路径
今年,庄浪县农技中心与平凉市农科院合作,针对“平凉山药”“铁棍山药”两大主栽品种,以零余子为外植体进行茎尖脱毒处理,成功获得无毒核心苗。在此基础上,首次将山药引入雾培技术体系开展试验研究,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及营养供给等生长要素,打破了传统地域与季节限制,且缩短了生育周期,这项创新技术将为山药繁育注入科技动能。
技术协同应用。创新性地实现了雾培技术与组培脱毒技术的协同应用,有效突破了传统山药种薯繁育的瓶颈。脱毒组培技术是核心基础,通过茎尖脱毒处理成功获得无病毒核心苗,从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山药生产的病毒累积、繁殖效率低下、种薯退化等关键问题,保障了种苗的健康与遗传品质,为高产优质奠定了基础。在此基础上,引入先进的雾培技术体系,创造了一个高度可控的人工环境。通过精准调控温湿度、光照及营养供给等关键生长要素,雾培技术成功打破了传统种植模式对地域和季节的严格依赖,实现了山药的“反季节、跨地域”周年化生产,显著缩短了生育周期,极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灵活性。
积极探索验证。目前,该项协同技术已进入实质性验证阶段。前期扩繁的2000株山药脱毒组培苗已顺利移栽至雾培系统进行试验,在雾培条件下,开展不同山药品种比较、山药苗不同时间移栽、不同营养液比较筛选等试验。在山药幼苗期—块茎形成与膨大期—收获期三阶段,测定根长、茎粗、株高等生长性状,记录块茎形成时间、结薯时间、结薯情况及产量等,探索研究雾培环境下适宜当地栽植的山药品种及对养分的动态需求规律,力求在精准栽培领域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技术方案。当前苗期植株长势普遍良好,部分组培苗已成功结出山药块茎和零余子,这不仅初步验证了该技术路线的可行性,更标志着在突破传统种植限制、实现高效繁育方面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成果。这一协同应用模式为彻底解决山药种薯繁育难题、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技术集成创新。利用现有的雾培、组培设施和技术,采用试验研究-自主创新-引进集成再创新-推广应用的技术路线,以“茎尖脱毒+病毒检测+组培快繁+雾培法生产”四大核心技术+智能化控制配套关键技术,创新繁育山药脱毒种苗,通过营养液配方、温湿度控制,提高单株产量进而增加总产,实现山药生产的优质、高产、高效。
下一步,庄浪县农技中心将继续探索不同山药品种的茎尖脱毒技术;根据山药不同生长阶段在雾培条件下对养分动态需求的规律等试验数据积累,筛选并优化营养液配方,持续完善雾培山药技术体系,拓展庄浪产业种质资源,为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持,促进产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助推当地现代农业发展体系。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