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肃州区:统筹“四向发力” 积极探索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2025年07月10日 甘肃三农在线 张树强、张亮亮

近年来,肃州区坚持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抓基层、打基础、强堡垒的重要抓手,以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为引领,通过强化统筹谋划、深入挖潜用力、做强产业支撑、强化机制保障,走出一条集体经济振兴发展之路。2024年,全区集体经济村均收入32.7万元,同比增长54.2%,收入超50万元村达到21个。

1.坚持高位谋划推动,凝聚发展“向心力”。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扶持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对集体经济发展作出规划、设定路径。全面落实抓乡促村工作责任,30名区级党员领导干部全覆盖包抓15个乡镇和收入20万元以下薄弱村,定期深入乡村一线解决增收难题。组织部、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和工作调度机制,定期分析问题、研究对策,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部门统筹推进、镇村具体落实”联动机制。充分发挥书记抓的头雁效应和抓书记的政治优势,将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区、乡、村三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重点项目集中破题攻坚,实施“头雁赋能”工程,选拔165名致富能人到村担任村干部,设立集体经济培训专题,每年对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培训提能,组织开展“村书记话发展”“擂台比武”等晾单晒绩活动,营造比学赶超浓厚氛围。

2.深入挖掘增收潜力,激活要素“源动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完成122个村清产核资,量化集体资产14.19亿元,进一步明晰资产权属。集中开展农村集体“三资”起底清查和集体经济财务管理专项审计,排查整治村集体资产资源低价发包、资源闲置流失等问题90余个。督促指导乡村党组织立足资源禀赋,挖掘发展潜力,“一村一策”制定增收措施,通过租赁、入股、托管等方式盘活闲置资源。积极探索多元增收渠道,围绕休闲农文旅融合、土地规模流转经营、特色种植养殖等产业,分城郊、沿山、中部片区推进发展土地合作型、产业带动型、乡村服务型等多元化增收模式。实施农村产权交易试点项目,建成上下衔接贯通的农村产权交易网络平台,推动闲置宅基地、集体建设用地入市交易,助力群众增收和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3.注重产业融合带动,打造增收“强引擎”。坚持以链式思维培育特色产业集群,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产业“强五链促四化”行动,在产业园区、生产基地、产业协会等建立“产业型”党组织58个,采取“党组织+合作社+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造富硒蜜瓜、高原夏菜、设施蔬菜等先锋基地76个,122个村党组织全部领办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按照“地域相邻、产业相近、要素相聚”原则,组建产业党建联盟2个,整合带动周边5个乡镇44个村实现资源共享、抱团发展。因地制宜打造西峰“四园八坊”、银达研学基地、泉湖音乐文化节等乡村新业态产业13个,依托“戈壁盛产”区域性公用品牌,培育“冰川珍珠”小米、“秾园鲜品”番茄等21个“甘味”农产品,持续提升产业附加值,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发展格局。

4.强化机制创新赋能,构筑发展“硬支撑”。坚持用制度机制创新破解发展瓶颈,出台《肃州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奖励激励办法》,将年经营性收入增量的10-15%作为村干部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绩效和创收奖励,进一步激活村干部发展集体经济的内生动力。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投入长效机制,先后整合衔接资金、各类支农项目资金1.6亿元,定向扶持建成集体经济项目80余个,项目村村均增收4万元以上。健全人才帮扶机制,先后选派126名驻村帮扶干部、50名优秀金融人才到乡村一线帮带发展,选派204名科技特派员下沉开展科技赋能活动。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将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和乡村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年度绩效考核、评先评优挂钩,对集体经济发展效果明显、成绩突出的优先使用,对发展不力的及时调整,树立担当实干工作导向。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