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从高原沃土到产业蓝图——岷县马铃薯立足高寒优势育良种 全链发力助推乡村振兴

2025年07月23日 甘肃三农在线

岷县地处青藏高原东麓与陇中黄土高原及陇南山地接壤区,海拔2040—3747米,年均气温5.7℃,年均降雨量600毫米左右,≥10℃积温1771℃,属典型的高寒阴湿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是天然的马铃薯种植区和良种扩繁区,生产的马铃薯产量高,品质优,适口性好,在省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近年来,岷县紧紧围绕打造“中国薯都”战略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按照中央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安排部署,坚持“三品”统一、“四业”融合、“六化”并进,“点、线、带”结合的思路,以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抓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解决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的突出问题为突破口,做大基地、优化品种、健全网络,促进全县马铃薯产业健康发展,不断提升马铃薯产业化经营层次和水平,为进一步拓展群众增收渠道、助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的产业支撑。全县马铃薯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左右,年产马铃薯42万吨。县内有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一家、马铃薯加工企业两家、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家,销售定西宽粉电子商务公司一家。

微信图片_20250723183316.jpg

持续擦亮“定西宽粉”招牌。

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强化工作推动。县委、县政府坚持把马铃薯产业作为缓解粮食安全压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支柱产业来抓,为进一步提升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水平,成立了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加强产业发展指导,制定年度目标工作任务,协调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确保产业发展各项重点工作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大力推进基地建设,优化产业布局。紧密结合全县气候特点及种植结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大力推进马铃薯种植基地建设,逐步形成了以东部山区乡镇为主的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以西南川片乡镇为主的马铃薯商品薯生产基地。每年建设绿色标准化万亩示范基地1个,建设千亩核心示范基地4—6个,辐射带动全县马铃薯种植实现绿色标准化,累计投入资金1700万元,建设马铃薯原种扩繁基地1000亩,一级种扩繁基地3万亩。

加大脱毒种薯推广,提升产品品质。结合马铃薯产业项目,每年从市内引进3-5个新品种进行适应性试验,为大田生产筛选适宜全县自然气候类型的优质品种。截至目前,累计投入资金700万元,共引进各类品种30多个,基本确定了适合岷县种植的陇薯10号、青薯9号、冀张薯12、希森6号等主导品种,实现了全县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有效提升了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推广标准化种植技术,提高科技含量。在持续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基础上,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为目标,积极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培肥地力,改善土壤质地,着力推广机械化生产水平,每年完成测土配方施肥1万亩,完成马铃薯机播3万亩、机收2万亩。同时,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等丰产栽培技术,扩大有机肥使用面积,实现良种良法,确保高产稳产,使全县马铃薯亩产稳定在2200公斤以上。

微信图片_20250723183320.jpg

马铃薯采收机械化作业。

完善营销服务体系,拓宽销售渠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抓服务、促销售,以销定产、以销稳产、以销促产,强化专业市场和营销网络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营销和现代物流,扩大马铃薯销售市场,提高马铃薯商品率。形成了以岷阳镇马铃薯专业批发零售市场为龙头,其他乡镇集贸市场为载体,购销贩运户为依托,收购网点为基础的农产品购销网络,年马铃薯销量达到10万吨。

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提升产业发展水平。2022年,投入资金2000万元,引进甘肃定西百泉马铃薯有限公司在岷县投资建厂,填补了岷县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空白;2024年,投入资金300万元,对岷县金大地精淀粉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线及厂区进行升级改造。在提升企业生产能力的同时,带动了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了周边群众就业岗位。

微信图片_20250723183323.jpg

马铃薯种植基地。

持续强化宣传指导,提升群众生产能力。结合中药材产业培训计划,每年在全县18个乡镇开展马铃薯丰产栽培技术、马铃薯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培训,通过现场授课与深入田间地头示范的方式,指导群众科学种植与田间管理,累计培训人次达6.2万。

近年来,全县马铃薯产业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良种繁育体系不健全、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足、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马铃薯产值相对较低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马铃薯产业的快速发展。

微信图片_20250723183325.jpg

脱毒种苗组培室。

下一步,岷县将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结合“十五五”产业发展目标,把马铃薯产业作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按照“强基地、补短板、延链条、提效益”的要求,坚持马铃薯产业品种、品质、品牌“三品”统一,农业、工业、产业、事业“四业”融合并进,以建设马铃薯良种繁育基地和马铃薯标准化生产基地为抓手,推动全县马铃薯产业稳步健康发展,具体措施如下:

做大做强种薯产业。通过资金倾斜、技术扶持、改善良种繁育条件等措施,支持和培育种业公司和良种生产专业合作社建设良种基地,每年建设原种、一级种扩繁基地1万亩,辐射带动周边群众生产马铃薯原种5000亩、一级种4万亩。

提高标准化种植水平。合理优化种植布局,按照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思路,按照品种专用化、种植标准化、生产集约化、基地订单化、产品优质化的要求,不断提高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立标准化生产基地17万亩,其中东部山区10万亩、西南川片区3万亩、北路片区4万亩。大力推广“配方施肥+黑地膜覆盖+脱毒良种+统防统治+机械化耕作”马铃薯标准化种植组合配套技术,每年建设高质高效千亩示范片带1个,百亩示范基地10个以上,机械化率达到65%以上,统防统治率达到95%以上。

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及新型经营主体。用好国家、省上支持马铃薯产业政策,引导组建马铃薯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产加销一体化联合体,力争到2030年建成加工能力4万吨以上的联合体一个。引导扶持企业以订单生产等方式建立稳定的原料生产基地,建设原料仓储设施,确保年建成原料生产基地5万亩,新增贮藏能力1千吨。大力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企业+种植大户+基地”等多种模式,推动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力争每年引进马铃薯种薯生产企业1家,培育壮大马铃薯专业合作社1家。

完善贮藏营销体系。充分发挥乡镇产地交易市场功能,构建产地与终端紧密联系的马铃薯市场流通体系。积极争取国家和省市种薯贮藏库建设补贴和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按照马铃薯交易中心、重点乡镇交易市场、乡村种植贩运大户、农户等四个仓储层次,进一步加大贮藏设施建设,由农户以分散贮藏向大中型贮藏库升级,实现鲜薯错峰销售。

加强文化宣传。着力做好文化工作,打造“定西宽粉”产业景区,重点建设“定西宽粉”文化博物馆、“定西宽粉”特色小镇、“定西宽粉”美食文化街,充分利用媒体做好宣传推广工作,为定西宽粉产业发展助力。

强化全产业链监管水平。积极推广“两证一标识”追溯制度,确保到2030年马铃薯经营主体“两证一标识”追溯管理覆盖率达到100%。加大原产地地理标识、中国驰名商标,国际商标的申请注册,创建全国知名的马铃薯品牌体系。同步强化市场监管,通过大力宣传推介、加大市场营销,发挥农业综合执法队作用,强化全产业链执法监管,实现从投入品、种薯、商品薯、薯制品监管执法全覆盖。

来源:定西融媒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