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州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发布秦州区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揭榜挂帅的公告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以及相关主体:
为贯彻落实国家粮油安全战略,促进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根据秦州区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秦州区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现面向全社会公开征集《冬油菜抗寒双低品种适应性及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课题“揭榜”团队,具体事项公告如下:
一、榜单内容
本榜单重点开展抗寒抗旱冬油菜品种筛选及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研究,系统揭示抗寒双低冬油菜品种适应性、研发配套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并进行示范推广。
二、榜单任务及要求
(一)核心任务
1.抗寒双低甘蓝型冬油菜品种引进示范。引进、示范适宜秦州区的抗寒双低甘蓝型冬油菜品种,越冬率达到80%以上,品质达到双低,产量200kg/亩以上,较白菜型冬油菜增产20%以上,解决甘蓝型冬油菜越冬不稳定问题,为产量、品质双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2.研发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与技术。结合生产需求,制定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模式,主要确定播种量、播期、科学施肥、病虫草等逆境胁迫影响与防控等。通过科学合理的试验设置、设计,并开展大规模的示范验证,积累详实可靠的数据资料,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3.打造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区。在秦州区杨家寺镇标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建设面积不少于200亩的冬油菜绿色高效生产示范区。在示范区内进行系统的病虫草害调查分析,根据生产需求组织开展大规模的病虫害统防统治田间作业。实现化学农药使用量较常规种植模式减少20%以上,病虫害防控效果达到65%以上,将冬油菜产量损失严格控制在5%以内。同时,科学划分绿色防控区与常规化学防治对照区,通过直观对比展现防控成效、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
4.开展农技推广服务。依托标杆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和绿色高效示范区,组织现场培训或观摩会不少于2次,培训人数不少于200人次。构建“专家-农技员-农户”三级技术服务网络,为农户提供全流程技术指导,逐步形成以示范基地为核心,辐射带动全区绿色高产高效栽培和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并通过短视频、微信公众号、宣传手册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拓宽技术要点传播渠道和覆盖面。
(二)成果要求
1.提交全面、系统且深入的冬油菜抗寒双低品种适应性及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总结报告。该报告需包含详细的研究方法、数据统计分析以及结论建议等内容。
2.提出具体的冬油菜绿色高效生产栽培技术模式和规程。内容涵盖技术措施、应用范围等方面,并确保方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形成客观、准确的示范应用效果评估报告。对技术在全区不同区域、不同水肥种植条件下的应用效果进行全面评估,包括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节本增效等方面。
4.在项目实施周期内,筛选出1-2个适宜秦州区种植的冬油菜品种,发表国家级及以上级别学术论文2篇,以促进研究成果的学术交流与传播。
三、揭榜条件
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农业企业以及相关主体,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方可参与揭榜:
(一)专业能力要求。具备拥有成熟的冬油菜绿色高产高效栽培系统研发能力,丰富的病虫害监测预警经验,配备专业的技术团队和必要的科研设备,能够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并实现预期成果。
(二)经营与信用要求。近三年生产经营活动有序开展,财务管理规范,且无涉税违法行为,无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行为等不良情况。
四、资金支持
秦州区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冬油菜抗寒双低品种适应性及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课题,“揭榜挂帅”补助资金共计10万元。
五、实施流程
(一)榜单发布与报名。在秦州区政府部门网站发布《冬油菜抗寒双低品种适应性及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研究与示范》需求榜单,公告发布即日起开始接受现场报名。报名地点:秦州区农业大厦14楼1411室,联系人:吕斌,电话0938-4908812。
(二)申报材料提交。揭榜主体需在2025年8月13日前,按照要求提交揭榜挂帅项目申报方案,申报书内容应包含详细的技术路线、实施内容、明确的预期目标、资金使用计划,同时附以往相关成功案例介绍、团队资质证明文件等相关材料。申报材料一式三份,胶装成册,签字盖章。
(三)专家论证与结果公示。2025年8月18日-19日,秦州区农业农村局将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对申报方案进行全面、深入的论证,重点评估技术的可行性、生态效益以及推广价值等方面。经论证通过后对拟确定的揭榜团队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为5天(2025年8月19日- 23日)。
(四)签订协议。项目实施单位天水市秦州区农业技术综合服务中心与揭榜成功的团队签订项目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与义务。
(五)项目实施与验收。2026年6月30日前,揭榜团队需按要求完成技术验证与总结工作。秦州区农业农村局将组织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确保项目达到预期目标和要求。
秦州区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30日
编辑:郑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