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县:多措并举推动农村集体“三资”规范运行
今年来,清水县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为目标,通过开展集中专项整治、定期巡查检查、常态化审计等工作,进一步强化督查指导,全面提升了农村集体“三资”监管水平,推动了农村集体“三资”规范运行。
一是突出查改并举,着力提升工作质效。坚持把持续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和日常工作相结合,注重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建立“问题排查、台账管理、挂牌销号、跟踪问效”闭环管理机制,以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经济合同不规范等问题为抓手,坚持做到问题排查与整治整改“两手抓”,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进一步推动了农村集体经济有序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了专项整治工作质效。截至目前,规范整改农村集体“三资”监管突出问题32个,其中指导规范项目工程问题2个,指导规范农村集体经济财务问题14个,指导规范农村集体经济合同问题16个。
二是加强定期巡查指导制度,着力提升规范水平。利用好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信息平台,对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开展了监督检查和动态巡查,重点检查合同履行、款项收付、财务收支、开支审批、合同管理、收益分配等方面的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实现对资金、资产、资源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目前,对18乡镇72个村2025年第一、二季度的农村集体“三资”运行情况进行了进行了动态巡查,向18乡镇下发甘肃省农村集体“三资”网络监管平台运行情况提示函,对照发现问题举一反三,建立问题台账,限期完成整改。
三是开展常态化审计,着力提升管理水平。结合村集体“三资”专项整治,开展村(社区)干部离任及履行经济责任专项审工作,计构建“审计—反馈—整改—监督”的闭环管理体系,重点审计财务收支、集体资产管理、债权债务、工程项目等情况,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指导各村(社区)分类建立整改台账,跟踪整改到位,彻底厘清“糊涂账”,扫清换届“障碍”。目前,完成了全县260个行政村和9个社区干部离任及履行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审计发现的问题正在反馈整改中,实现了审计全覆盖。
编辑:王月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