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浪通化镇:梯田铺银膜 沃野蓄丰年

初冬时节,庄浪县通化镇的层层梯田上,一幅繁忙的农耕图景正徐徐展开。覆膜机往来穿梭,银色的地膜顺着沟壑山势平整铺开,在暖阳映照下如银带环绕山间,为旱作农田穿上了保暖保墒的“冬衣”,也播下了来年丰收的希望。
作为庄浪县高强度加厚地膜万亩示范区的核心区域,通化镇立足黄土丘陵区干旱少雨的自然条件,始终把秋覆膜技术作为践行“藏粮于技、藏粮于地”战略的关键举措。镇上坚持“连村成片、跨村成带”的建设思路,推行政府补贴、新型经营主体引领、农户参与的发展模式,通过县乡村三级联动,将规划面积精准落实到村社、农户和地块,确保秋覆膜工作有序推进。“秋收一结束,镇上就组织农技人员上门指导,补贴的高强度加厚地膜及时送到位,我们跟着机械覆膜省时又省力,合作社今年流转的480亩耕地全部采用秋覆膜技术,来年打算种植马铃薯和玉米”。通边村种植合作社负责人陈宝成一边压实膜边一边说。
为让秋覆膜技术真正发挥实效,通化镇聚焦关键环节精准发力。在农资保障上,依托地膜科学使用回收试点项目,优先供应高强度加厚地膜,通过政策补贴降低农户使用成本;在技术支撑上,邀请县农技中心专家深入田间地头,推广全膜双垄沟播、全膜垄作侧播技术模式,指导农户掌握土壤处理、起垄高度和后期田间管理等关键技术要点。

在推进秋覆膜的同时,通化镇同步践行绿色农业发展理念,将废旧农膜回收纳入工作重点。通过宣传“6公斤旧膜兑换1公斤新膜”的激励政策,引导农户主动参与残膜捡拾,依托“村收集、镇转运(兑换)、县加工”的三级回收网络,让“白色污染”变身“绿色动能”。“现在覆膜用的是加厚地膜,不仅耐用还方便回收,既保收成又护土地,真是一举两得。”正在田间作业的农户苏丽君说道。
截至目前,通化镇已统筹调动各类覆膜机械20余台,组织农户200余人(次)参与作业,秋覆膜工作已完成计划任务的七成以上,预计11月底可全面完成万亩示范区覆膜任务。一张张银色地膜锁住的不仅是土壤中的珍贵墒情,更是通化镇发展旱作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坚定底气,来年必将孕育出硕果累累的丰收图景。
编辑:郑海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