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山坚守四十载 只为丹心付祁连——记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
在祖国广袤的西部版图,一条两亿年前在地壳运动中形成的山脉横亘东西,冰封闪耀,在绵延千年的历史演变中涵养文明,润育万象,让张开臂掖的古老中华越过荒漠,与更加广阔的世界握手相连,她就是祁连山。《中国国家地理》曾就祁连山对中国的意义有过这样的描述:“在来自太平洋季风的吹拂下,祁连山是伸进西北干旱区的一座湿岛。没有祁连山,内蒙古的沙漠就会和柴达木盆地的荒漠连成一片,沙漠也许会大大向兰州方向推进。正是有了祁连山,有了极高山上的冰川和山区降雨,才发育了一条条河流,才养育了河西走廊,才有了丝绸之路。
巍巍祁连山脉
然而,祁连山并非一条永续之脉。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祁连山生态资源保护和水源涵养,不仅牵系着国家高层的高度关注,也是一代又一代为此倾尽心力、奉献毕生的人们的“初心”。
7月5日上午,“绿色发展 生态甘肃”草原生态保护全媒体采访组走进位于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西水林区的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也是甘肃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采访了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祁连山的水源调节生态系统和供水能力对环境的变化,和祁连山生态保护、林业发展与绿洲的供水安全,以及常年坚守在这里的科研人员。
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科研人员与草原行采访组合影留念
“凡是从事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地理科学是一个异常辛苦的学科。祁连山及黑河流域生态系统非常复杂,决定了保护祁连山生态面临的技术问题也非常复杂。”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院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刘贤德说。刘贤德院长1984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森林资源保护专业,2006年获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1998年12月至今,他在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已经工作了20多年,先后主持、承担国家、部省科研项目60余项,培养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研究生5名。获奖成果45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和科普作品9部,授权专利23项,是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荣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等称号。他带头实施的《甘肃省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研究项目》,首次在全省范围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价值进行了全面评价,既为生态恢复和生态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也为生态补偿和甘肃绿色GDP核算提供了技术支撑。近年来,他承担的《祁连山区水源涵养功能监测与增贮潜力评估》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为祁连山生态保护的实施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成立于1978年7月,是国内较早开展水源林研究的机构。下设西水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龙渠种子园科研试验站、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塔尔沟科研试验站4个科研试验基地。按照海拔梯度,先后建成甘肃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龙渠国家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黑河流域荒漠化及沙尘暴定位监测站、甘肃省森林生态和冻土水文水资源重点实验室,甘肃省祁连山特有珍稀树种保护繁育工程研究中心等13个国家和省级科研平台。“因为研究方向涉及森林生态、水文水资源、种质资源保护、遗传育种、荒漠化监测、湿地研究等多个领域,大部分工作需要野外作业,几乎所有的科研人员都把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大山和荒漠。说不寂寞不失落是假的,但是,当高山区、浅山区、绿洲区、荒漠区布局合理的科研基础和试验条件逐渐形成,能够承担起国家野外试验台站长期监测和网络建设任务,为河西走廊乃至西北干旱半干旱生态建设提供了一批又一批可靠的科学依据,大家熬过的那些艰苦都化成祁连山甘冽的山泉,甜到了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心里。” 科研人员们对记者们动情地说。
地处祁连山深处的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及相关机构
作为国家森林生态定位研究站,一年365天,科研人员在山上度过的时间超过200天。“现在给大伙儿切西瓜倒水的可都是博士生、研究生啊,我们的食堂厨师也是工程师,在这里工作,必须能沉得下心,耐得住寂寞,还要学会做饭。这里的沸点低,水只能烧到80多度,煮面会变成泡面,厨房里还有一帮人正做饭呢,这些年轻人都很能吃苦!”刘贤德院长指着几个忙碌的年轻人笑着说,眼里满满都是爱惜。在野外定时定点观测过程中,他们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简易帐篷,用温度不够的泡面充饥,白天太阳辐射强,脸和脖子被晒起一层皮,晚上帐篷四面钻风,寒风刺骨,野兽出没。为了获取观测数据,虽然危险丛生,他们仍然翻越高山,穿过丛林,直到取得满意的结果。
刘贤德院长带领研究生做实验
常年隐居山林、潜心科研的生活让这里的工作人员几乎无缘现代都市,然而,精神层面的富足却是在山水之外的喧嚣尘世无法得到的。“这里是外国专家到访次数最多的一处祁连山野外观测站。几代科研人员在祁连山留下了无数辛劳的足迹,也奉献了无比珍贵的原始数据。若干年后,这些宝贵的原始数据就是无价之宝。”刘贤德院长指着实验室里的各种标本和装有土壤和植物种子的瓶子如数家珍。几十年的科研积累如今已走出大山,不仅服务于国家生态建设,也融入了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国际合作。
2015年,央视“黑河分水十年”摄制组进山录制专题片,远道而来的记者为祁连山葱郁的植被和多样的生物形态所震惊,也被坚守在大山里的科研人员默默无声的奉献精神深深感动,当晚就在研究站里写了一篇报道,并通过《新闻联播》播出。当大家围坐在会议室里收看新闻时,所有人都沉默不语,任激动的泪水湿了眼眶,滴落在脚下的土地。大家知道,所有的付出和艰辛都是值得的,祁连山知道他们,祖国更知道他们。
忆当年,峥嵘岁月稠。1984年,当时的水涵院建立了龙渠种子园科研试验站,基础设施差, 30多间破瓦房到处漏雨,不通车,不通电,照明全靠点煤油灯,职工上下班还得步行5公里才能到最近的班车站点坐车。干部职工们一锹一锹的苦干,一辈一辈的传承,一代一代的坚守,目前良种基地已由初期的600亩发展到3500亩,建成综合办公楼、种子检验试验楼、10座智能日光温室,科研、生产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基地引种栽培祁连山特有珍稀植物150余种,苗木存有量300万株。2006年,水涵院在张掖荒漠区建立了红沙窝荒漠化综合防治试验站,一片片绿色在他们手中绽放,延伸,扩展。基地依托技术推广与产业示范项目,利用种子催芽处理和秋季育苗等创新性技术,解决了文冠果优质种苗繁育及丰产栽培的瓶颈问题,为文冠果在河西地区快速繁育和干旱区造林提供技术支撑。到目前为止,基地已建成文冠果人工种子园370亩,试验林380亩,在张掖市辐射示范推广20000亩,文冠果产业在河西地区的推广和快速发展,为荒漠化治理提供了资源储备和技术支撑。如今,“祁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被国家林业局确定为重点台站之一,“龙渠国家级青海云杉、祁连圆柏良种基地”入选首批国家重点林木良种基地,红沙窝试验站获批省级文冠果林木良种基地。
刘贤德院长对历年保存的土壤数据如数家珍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通过40年的栉风沐雨,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共完成部、省、市及外援科研项目146项,取得科研成果54项,出版学术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取得国家授权专利24项。单位先后获得“全国林业行业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全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全省职工职业道德建设十佳单位”、“全省林业科技先进单位”、“全省林业科技创新先进集体”、“全省林业种苗工作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涌现出了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劳动模范、甘肃省职业道德模范等一批优秀人才。有多名专家型人才在全国、全省各类学术组织中担任学术职务。这些沉甸甸的奖牌和荣誉记录了祁连山科研工作者无悔的青春,是祖国赋予他们最美的勋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如一夜春风吹遍中华大地,作为祁连山区成立的第一家科研机构,甘肃省祁连山水源涵养林研究院积累了连续40年的科研数据,承担了一系列国家、省市重大项目,并与国内外多家科研院所合作,为祁连山生态保护与恢复提供科技支撑,对祁连山的生态保护形成了较为系统的认识。根据长期连续定位监测得到的数据显示,祁连山中段北坡气温平均每10年上升0.23度,年降水量平均每10年增加18毫米,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每10年减少16.9厘米……一条条看似简单枯燥的曲线蕴含着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员的坚守与奉献,它们象一首深沉悠长的叙事曲,伴随着祁连山的河流无声地流动,诉说着千年祁连悠久闪耀的印记,吟唱着这片美丽土地的过往和今昔。嘱托在耳,使命在肩,甘肃祁连山生态保护科研工作者的脚步将更加坚定。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