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塔:全民行动治沙造林 同心共筑绿色家园
肃省酒泉市金塔县地处河西走廊中段北侧、巴丹吉林沙漠边缘,生态区位极为特殊。全县总面积1.8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5万人,年均降雨量不足60毫米,蒸发量却高达2500多毫米,植被稀少,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荒漠化土地面积1816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64%,有415个风沙口,境内以白水泉、明沙窝、东沙窝、巴丹吉林沙漠前端为近160公里长的沙系呈大三角合围之势围困绿洲,是全省荒漠化和土地沙化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每逢春秋两季,肆虐的风沙总会携伴浩荡的西北风蜂拥而来,无情地侵扰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
“天上不飞鸟,地上不长草,地无百步平,风吹石子跑”曾是上世纪金塔县的真实写照。越是恶劣的环境,金塔人民越希望得到绿色,也愈发有改善环境的强烈愿望。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历届县委、县政府就领着群众防沙治沙和绿化造林,全县上下齐动员,干部群众同参与,一任接着一任干,几十年如一日,防风治沙不停,植树种草不止,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打造了如今的戈壁绿洲。特别是近年来,金塔县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按照“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的总体思路,“十三五”以来,累计完成人工造林41.43万亩、人工及生物治沙27.98万亩,新建农田防护林692.5公里、绿色通道485.7公里,全县5个自然保护地占国土总面积的11.31%,林地面积达到143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92%。35%的移动沙丘得到基本控制,18个危害最严重的风沙口得到有效治理,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了18万亩、7万亩,连续20多年保持了“双缩减”,形成了荒漠化治理的金塔模式。先后被授予“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全省防沙治沙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众志成城治理沙害
金塔县把生态建设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战略大局中来谋划落实,聚全民之智、汇全县之力,坚决打赢生态治理攻坚战和持久战。
金塔县把治沙造林作为各级党委、政府最大的政治责任和“一把手”工程,纳入各单位年度重点工作考核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体系,建立了“县级领导包乡、单位部门包村、技术干部包片”和“谁包挂、谁负责、谁检查”的生态建设工作机制,县乡村组层层分解落实治沙造林任务,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主抓、全民参与、整体推进的强大合力。
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金塔县研究确定了“443”治沙造林工作思路,即:“四大重点”:南护水库、西北防沙、东治黑河、中保农田;“四项关键措施”:机械沙障压沙、营造固沙防护林防沙、植被封禁保护阻沙、发展沙产业治沙;“三道防线”:绿洲外围封育保护天然植被、绿洲边缘构建防风林带、绿洲内部建设农田林网,趟出了一条“循序渐进、重点治理、互促共赢”的生态治理新路子。
该县充分尊重自然规律,按照“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综合治理”的原则,将防沙治沙、绿化造林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科学编制了《金塔县生态及经济林建设总体规划(2016-2025年)》《防沙治沙中长期规划》《再造百万亩生态防风林建设规划》等规划,明确了防沙治沙的整体布局、功能区划和阶段任务,通过不同区域分类施策,引领科学治沙和生态综合治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计划利用20年时间,发展生态经济林70万亩,生态防风林30万亩,推动生态建设永续发展。
“共植胡杨·共享绿色”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金塔县积极坚持全县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原则,深入推进大规模绿化行动,不断创新造林模式,为林业生态建设注入了发展活力。
在酒泉市四大班子和酒泉军分区的大力支持下,金塔县每年邀请驻酒部队官兵、市直部门干部、青年志愿者与全县干部群众共同开展军民共植胡杨活动,从2017年开始,省市领导干部、驻地部队官兵和全县广大干部群众连续四年共同开展了军民共建万亩“连心林”“融合林”“圆梦林”“奋进林”治沙造林活动,军民携手每年共植胡杨1万亩,既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筑牢了生态安全屏障,又弘扬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民携手共发展的优良传统,巩固了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新型军政军民关系。
2016年,金塔县委,县政府与团中央、全国学联、中国绿化基金会联合启动“我在金塔有棵胡杨—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公益行动,倡议社会各界认种认领胡杨,先后有4935名社会贤达人士和140家社会爱心企业、单位捐资400多万元,建成主题纪念林30个,认种认养胡杨42865棵。清华大学等6所高校在金塔县建立了“保护胡杨、绿色生态”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中国绿化基金会在金塔县设立“全国胡杨公益保护基地”。“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公益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群众的充分肯定,全民参与国土绿化和义务植树活动的热情空前高涨,蔚然成风。
该县积极争取引进“蚂蚁森林”公益造林项目,支持支付宝“蚂蚁森林”线上认领活动。同时,委托中国联通公司建设了“共植胡杨·共享绿色”微信小程序,面向所有手机用户开通,打通线上线下互动交流,全面支持线上认领认养及实景查看等功能,为社会造林爱心人士参与国土绿化搭建了公益平台,拉近了人与爱心的距离,实现了“我在金塔有棵胡杨”的公益心愿。同时,金塔县为认领者视其栽植数量建立胡杨功德谱、赠发胡杨绿卡,提供终生免费游览沙漠胡杨森林公园的政策,让善举者与胡杨精神永存。
生态建设和社会发展互促共进
金塔县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积极争取重大生态补偿政策和项目,大力发展绿色生态产业,努力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同步提升。
金塔县立足“打造戈壁明珠城,建设酒嘉后花园”发展定位,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目标,坚持新城区开发和老城区改造并举并重,将拆迁整理后的土地全部还绿于民,启动实施了居延广场、青年广场、和顺市场、如意苑、梧桐苑等“两广场、一市场、八绿苑”工程建设,新建续建改建绿地公园、广场17个,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了43.65%、40.2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了22.02平方米。同时,制定了《环城防护林城南肃航路两侧景观林带造林绿化方案》,围绕县城西、南、东片区等重点区域,因地制宜植树,因势造型造景,打造了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的综合防护林体系,累计栽植生态景观林6万亩,栽植胡杨、樟子松、香花槐、红刺玫、金叶榆、火炬、海棠、迎春花、丁香等各类苗木340万株。经过数十年的艰苦奋斗,昔日的防风林已经变成了今天的摇钱树,被誉为河西走廊戈壁上的“塞罕坝”。
在“谁造谁有、长期不变、允许继承流转”制度的推动下,金塔县吸引社会各界进入防沙治沙领域,推动了由行业治沙向全社会治沙转变。通过林业贴息贷款扶持、完善林权承包经营和抵押贷款机制,采取租赁承包、农户自营、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鼓励企业、家庭林场、专业合作社、大场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治沙开发,促进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生态治理聚集,形成了“多元参与、共同受益”的市场机制。目前全县林果面积达到16万亩,各类花卉、药草种植面积达到10万亩以上,成立林业合作社47个,培育家庭林场24个,发放林权抵押贷款5442多万元,生态建设的活力正在悄然激发,并展现出强劲的磅礴动力。
金塔县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以产业养生态,大力发展循环农业、清洁能源、文化旅游等生态产业。在绿洲内部和沙漠边缘动员、支持私营企业、合作社和造林大户投资发展中药材产业,沿黑河两岸在沙化土地上集中连片种植梭梭,发展肉苁蓉产业,着力打造梭梭肉苁蓉药食同源产业基地,目前已有20家私营业主参与,种植梭梭面积31.6万亩,接种肉苁蓉7.2万亩,年产肉苁蓉5000多吨,年产值2亿元,实现了防风固沙和促农增收同步提升。引进培育粤水电、砂业建材、巨力商砼等“吃沙”企业12家,带动了光热、沙土等优势资源开发,年可生产新型建材75万立方米,消耗流沙50万立方米;依托讨赖河、黑河两大水系与四大沙系相连的独特地理条件,启动了“四湖一溪一渠,四路一区一村”文化旅游大景区和拦河湾国家沙漠公园建设,创建了沙漠胡杨林AAAA级旅游景区,每年吸引游客300多万人,实现旅游收入30亿元以上,走出了一条“沙里淘金、多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破解永续发展瓶颈制约
金塔县围绕生态林业建设用水保障、资金投入、后期管护等关键要素,不断创新思路、探索突破,着力破解制约难题。
金塔县认真贯彻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会议精神,坚持注重水库扩容和节水灌溉“双管齐下”。在两大水库周边利用滴灌技术大规模植绿护坡,有效阻止了流沙入库。实施了鸳鸯池、解放村两大水库清淤扩容工程,有效增加库容5000万立方米。大力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灌溉农业26万亩,新增生态林全部采用滴灌技术,年节水达34万立方米。安装了生态下泄监控和计量设施,实现了生态下泄流量的实时监测、预警,确保了下泄水量符合生态需求。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不断健全水价调控机制,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实现全县农业用水和生态用水平衡。
该县积极探索防沙治沙新模式,成功试验推广了戈壁客土造林、滴灌生物治沙、梭梭水钻栽植等多项治沙造林新技术,林木成活率达到96%以上。特别是1995年引进推广的滴灌生物治沙技术,开创了全省防沙治沙先例,被授予全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曾亲临现场视察并给予了高度评价。近年来,金塔县与日本东丽株式会社、中国蓝星环境工程公司等多家国内外科研院所合作,引进仿真灌木治沙、PLA生物袋固沙等试验项目,在白水泉沙系建成3万亩试验基地,为全县沙地综合治理开发开辟了新途径。
在县财政十分困难的情况下,金塔县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将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资金列入预算统筹安排、重点倾斜,足额配套国投省扶项目县级自筹资金,通过开展项目合作、以奖代补、林权抵押广泛吸引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积极探索资源有偿使用和生态补偿办法,制定出台了生态造林扶持政策,形成了稳定增长的生态治理资金投入机制,每年用于治沙造林的资金达到了1亿元以上。“十二五”以来,累计投入生态治理资金7.4亿元,吸纳社会治理资金9800万元,为生态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保障。
该县坚持科学造林、科学管护,制定出台《农田林网管理办法》《社会造林管理办法》《加强农田林网管理公告》《农田林网林木采伐有奖举报制度》等制度,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林业保护和建设。建立县乡村组四级管护网络,配备专兼职管护人员200多人,将1958条农田林网监管责任全部分解落实到各片区负责人,以压紧靠实责任倒逼任务落实。成立胡杨保护研究院、枸杞研究所,强化生物多样性保护专题研究,持续深化胡杨锈病、黄斑星天牛病虫害防治工作,设立专项资金,开展专项普查,建立国家、县、乡、村四级监测点79个,确保了生态林业安全。
“满目荒凉成往昔,青山绿水展新颜”。如今,绿色已成为金塔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词和主题曲,国土绿化行动在金塔大地掀起一个又一个高潮,一个林茂粮丰、绿树成荫、风景秀美、瓜果飘香的戈壁明珠新城,正在西部风沙线上崛起。
编辑:庄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