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三农资讯 厅局信息 水利水务 农科天地 甘肃供销 走进农垦 甘肃林草 处站动态 甘肃农机 畜牧兽医 市县动态 农技推广 乡镇快讯 三农人物 三农视频 图说三农
Logo
首页 > 市县动态

甘州:百亿级“菜篮子”托起农民致富梦

2020年09月17日 甘肃经济日报 祁玉洁

近年来,甘州区坚持把蔬菜产业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以打造绿色蔬菜“百亿级产业体系”为目标,以规模化、精细化、标准化、品牌化生产为方向,加大投入力度,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值超过20亿元,已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蔬菜集散中心。

增强源动力 打造百亿级“菜篮子”

秋季,在甘州区广袤的大地上,一座座现代化高标准的智能日光温室拔地而起。在大满镇什信村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基地,一垄垄绿油油的西红柿苗铺满了整座大棚,农民正在忙着给种苗施肥。

“两个大棚,政府补贴的30多万元加上空置房拆除补贴的5万元,我只需再出5万元。镇上还要请技术专家给我们培训种植技术,这一次政府真正帮我们找到了一个发家致富的好出路。”村民刘启明算了一笔账。

“为了消除老百姓的顾虑,镇上组织镇、村、社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宣讲区委一号文件,带领农户观摩学习,在认识到区委一号文件的利好政策后,老百姓的积极性高涨起来。”大满镇党委书记赵乾升说,以前干部挨家挨户做工作,现在农户追着干部建大棚。

甘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管作铁介绍说,近年来,甘州区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推动蔬菜产业发展的“源动力”,加大绿色蔬菜产业扶持力度,2016年以来,累计整合财政资金2.3亿元进行重点扶持,撬动民间投资8.5亿元,为蔬菜产业发展壮大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

目前,该区打造巴吉滩、石岗墩滩、明永滩3个戈壁现代农业产业园,发展戈壁设施农业2万亩。推进设施蔬菜产业标准化建设,新建“甘州模式”智能化日光温室示范点39个、面积5000亩,建成连片钢架拱棚100万平方米,集成万亩蔬菜乡镇7个、千亩蔬菜村25个,以“城郊乡镇为主、中部交通干道沿线乡镇为辅、沿山冷凉乡镇为补充”的蔬菜产业体系加快形成。此外,积极主动与经济发达地区开展产销合作,建成供港澳供京沪蔬菜基地17万亩。

树品牌 拓宽销售渠道

甘州区梁家墩镇清绿金源蔬菜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刘静介绍,“我们种植的蔬菜采用有机肥代替化学肥,引进病虫害绿色防控、水肥一体化等新技术,为蔬菜种植创造了无污染的绿色有机环境。”

为树立品牌,合作社还注册了‘祁清’商标,甘州区梁家墩镇的部分基地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西蓝花、甘蓝、花椰菜等6种蔬菜认证为绿色食品,远销上海、福建等地,年生产销售各类蔬菜9万吨,销售额达7000多万元。

管作铁告诉记者,为深入实施蔬菜产业品牌发展战略,甘州区加大绿色、有机、地理标志认证和商标申报力度,建成省级以上蔬菜标准园和标准化生产小区52个,种植“三品一标”蔬菜25万亩,认证绿色蔬菜产品91个,培育省级品牌23个,“金张掖夏菜”荣获“甘肃十大农业区域公用品牌”,“甘州娃娃菜”入选“甘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蔬菜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市场竞争力持续增强。

好的品牌为拓宽销路奠定了基础,甘州区把内引外联作为打通对外销售渠道的“总抓手”,组织区内蔬菜企业、合作社考察对接外地市场,与全国100多家批发市场、零售市场建立通联关系,在国内大中城市设立蔬菜直销档口44个,全区高原夏菜订单面积达到60%以上,出口农产品备案基地达到25.8万亩,蔬菜年外销100多万吨、实现外销收入16亿元。

蔬菜产业成为农民增收引擎

目前,甘州全区蔬菜种植面积达到40万亩、产值超过20亿元,4万多户农户参与蔬菜产业发展,户均增收1.2万元以上。

“现在的芹菜价格是一公斤两块钱,一座大棚一年收入能达到8万到9万块钱。”甘州区梁家敦六号村村民王风莲说。

梁家敦六号村是全区有名的蔬菜种植专业村,今年在村党委的统一部署下,新建2000平方米以上的高标准智能化日光温室15座。为了鼓励农民抱团发展,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在流转了全村的土地后,把整个六号村的村民合理吸收进来,每天提供两百多个就业岗位,村民土地入股后,还可以在合作社打工,有了双份的收入。

在红山蔬菜专业合作社基地,许多妇女正在忙着采摘、捆绑、运送……正在干活的村民刘庆梅说:“忙的时候我在自己家里干活,闲了就到合作社的大棚里干活,既能照顾家又能挣钱,每月能领到3000元工资,比到外面打工强。”

编辑:王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