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水县太白镇:“村社合一”兴产业 “四曲同奏”促振兴
近年来,合水县太白镇抢抓巩固脱贫成果衔接推进乡村振兴政策机遇,聚焦“一个目标”(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坚持“两大融合”(农旅融合、文旅融合),推动“双线发展”(特色种植养殖、特色加工包装),推广“3+1”发展模式(“3”即支部引领+村委带头+群众参与,“1”即村社合一),持续夯实乡村振兴产业基础。预计今年底,莲花寺、安子坪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25万元以上,连家砭、牛车坡、太白3个村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在10万元以上,葫芦河村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6万元,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支部”引领,弹好队伍建设“前奏曲”
太白镇把建强班子、配齐队伍作为发展村集体经济的基础工作来抓,利用换届之机,从大学毕业生、村级致富带头人、事业单位干部等途径选优培强村级队伍,注重把有党性、有想法、有能力、有魄力的干部吸收进来,村支书平均年龄33.6岁。针对新任村干部,采取“1+3”+“1+1”+“1+1”帮带模式(即1名党政主要领导分别包抓3个村、1名党委委员帮带1名村支书、1名科级领导帮带1名村干部)教方法、授做法,提升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坚持“支部引领、党员带头、一村一品”思路,因地制宜、量体裁衣,确定适合发展的产业方向,全力推行“支部+”模式,围绕基层组织、党员能人、示范基地、技术服务队等,促进党建产业相融合,发挥村级党组织和模范党员在产业发展中的主力军作用,推动村党组织“上产业链、进合作社、入产业地”。至目前,全镇6个村集体领办合作社8个。
二、“村委”带头奏响村级发展“进行曲”
按照“支部谋划、村委带头、群众参与”模式,村“两委”成立村集体产业推进工作专班,确定1名有经验、有闯劲的干部为组长,2~3名村干部为成员,负责组织运营和落实,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连家砭村巧借3A级景区子午花溪谷优势,积极对接衔接景区运营公司,在景区门口布设商业摊位统一对外租赁,规范景区秩序、整治周围乱象、增加经济收入,实现景区与群众“双赢”;自筹资金15万元,在子午花溪谷景区对面新建子午客货铺、生态停车场各1处,销售太白农特产品增加收入。莲花寺村针对水库、一级公路征地后土地资源不足的实际困难,多次召开会议、外出考察学习,确定以肉兔产业为主,水稻加工、菊花种植为辅的产业布局,按照“小规模、大群体”发展思路和“村委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合作社负责投放、收购、销售肉兔和菊花,成立卯春源农业发展合作社,建成肉兔养殖示范点1处,养殖比利时肉兔、法国伊拉山系肉兔等600多只;全面盘活村内闲置耕地,引进北京菊等新品种3种,建成种植基地1处,带动增加群众和村集体收入。
三、“群众”参与共谱带农增收“和谐曲”
把群众作为村集体经济发展主体,让群众参与进来,奉献智慧,实现价值。积极推行“合作社+农户”模式,引导农户以带资入股、土地流转、吸纳务工等方式,与村级合作组织结成利益共同体,实现收入共进共退。牛车坡村、安子坪村、太白村先后种植水稻400多亩,年产值达110万元以上,3个村集体实现收入10万元以上。积极争取国投帮扶资金200万元,在莲花寺村新建产业示范综合体1处,就近加工稻米等农副产品,提升农副产品附加值。积极衔接争取县供电公司帮扶资金15万元,建成电商中心1处,搭建“双线”销售平台,为合作社、种养大户和群众提供更为便捷的销售渠道,进一步拓展和扩大“太白八宝”知名度,带农增收致富。
四、“多元”驱动唱响乡村振兴“交响曲”
太白镇地域特色明显,子午岭风光旖旎,素有“庆阳后花园”“陇上小江南”之美誉。特色产业上扩规模。太白是陇东地区唯一种植水稻的乡镇,太白白瓜籽更是享誉西北,积极改良土壤条件、完善灌溉设施,争取资金支持,鼓励引导群众种植水稻和白瓜籽,目前水稻种植面积达到1200亩以上,白瓜籽种植面积稳定在500亩,力争到2035年,水稻、白瓜籽种植面积分别达到3000亩、1000亩以上。饲草种植上提质效。太白集体土地和国有土地地膜玉米种植稳定在3万亩,苜蓿及其他饲草5000亩以上,青储饲草、黄储饲草近万吨。通过衔接甘农大、省市农科院等单位,聘请专业人员“一对一”、“点对点”推广全膜玉米种植测土配方技术,指导农户不误农时,科学确定行株距,定时灌溉施肥,实现产量效益最大化。康养旅游上树品牌。坚持文旅农旅融合发展,扩大3A级旅游景区子午花溪谷、陕甘红军纪念馆、“碧落霞天”、范公山公园、莲花寺水库、莲花寺石窟、保全寺石窟、秦直道、子午岭和特色水稻种植等农旅文旅景点知名度、影响力,吸引游客揽子午盛景、游水韵江南、过田园生活。充分利用插秧节、电商平台、子午花溪谷等资源,线上线下销售羊肚菌、黑木耳、野蜂蜜、稻谷等农特产品,树好口碑、催生“爆款”、“圈粉变现”,助力乡村产业全面振兴。
编辑:韩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