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县农牧局多措并举扎实推进产业扶贫工作
当前,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开展的如火如荼,徽县农牧局高度重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各项工作任务均向精准扶贫靠拢,多措并举全面开展产业扶贫,助力精准脱贫。
举措一:立足自然资源优势,精准谋划扶贫产业,全县90个贫困村均有主导产业。全县大力发展“123带动百千万”产业扶贫工程, 2017年从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中列支4633万元,2018年计划列支互助资金1941万元作为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实现为全县213个行政村每村安排产业发展资金20万元以上,今年为贫困户配股的3086万元已全部配股完成,并采取贴息、补助、入股等方式,引导建立以“合作社控股+村集体持股+群众参股+贫困户配股”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模式,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逐步形成了以苗木繁育、畜牧养殖为主导,以核桃、瓜菜、烤烟、中药材等为特色,生态旅游、电子商务等为优势的产业发展新格局。目前《徽县牛羊菜果薯药六大产业精准扶贫三年行动实施方案》已制定完成,六大产业涵盖了全县15个乡镇所有贫困村,并制定出台了《徽县农业产业扶贫奖补办法》。
举措二: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助农增收。截至目前,全县特色产业基地面积达到27.1万亩,实现产值18.8亿元,打造了黑松苗木、田河银杏、青泥黑猪、文池土鸡等20多个特色品牌。全县发展各类苗木14.4万亩,总产值15亿元,带动全县1.26万户群众实现了增收;大力推广“小群体大规模”的养殖模式,全县畜牧业产值1.94 亿元,特色养殖业覆盖全县所有贫困村;在“太阳语”、“老巢蜜”、“中蜂联盟”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县发展中蜂养殖3.2万群,年产值2000多万元;完成中药材种植4.01万亩,烤烟4200亩 ;农产品“三品一标”覆盖率达到56%。
举措三:立足龙头企业带动,持续壮大经营主体,最终实现农民增收。我县目前外联市场、内接专业合作社和农户的龙头企业有30家,带动合作社89个,贫困户5712户、18713人;全县已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1033家(其中上半年新增50个),全县88个贫困村和2个深度贫困村已实现了每村2个以上的专业合作社,贫困村共建立合作社383个,参与合作社的贫困户达到4075户、15920人,占贫困户总数的86%。下一步,我们将全力推进专业合作社建设,对能够带动贫困农户发展产业的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给予农业项目的重点扶持,在“产业贷”上优先支持,实现培育壮大一个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就能带活一项产业,带富一方群众。
举措四:立足支部引领带动,不断激发内生动力,实现村级积累突破。去年以来,在充分吸收“三变”改革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活村集体各类资源,全面消除了村集体经济“空壳村”,实现了村村有积累。积极创新运作方式,将村级集体土地、林地、水域等自然资源性资产和房屋、建设用地等可经营性资产进行规范整理,通过承包、租赁、参股经营等多种形式盘活集体资产,使集体资产在保值中增值,既实现了资源变资产,又开辟了持续稳定的收入来源。目前,全县村级集体资金累计达到1.035亿元,贫困村村级集体资金累计达到1892.7万元,村村都有村级积累。
举措五:立足产业发展要求,严格执行培训标准,宣传培训成效显著。按照农民学习特点和农业生产规律,坚持以产业发展为立足点,以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水平为主线,按照分阶段、分批次集中培训、实训实习、参观考察和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应用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全面促进山区特色产业发展。今年,我们从全系统选派业务精通、吃苦精神强的专业技术人员65名,负责65个贫困村的科技指导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已落实培训资金18万元,共举办各类实用技术培训255期,培训农民2255人,其中:扶贫干部65名、新型经营主体69个、新型职业农民 1039人、建档立卡贫困户1082余人,发放精准扶贫劳动力培训合格证1082份,受益贫困人口1.25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份;今年4月份,举办了由各乡镇分管精准扶贫、项目建设领导、会计、扶贫专干、财政所、农经站负责人及业务骨干参加的全县精准扶贫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资金管理培训会。目前,局属单位精准扶贫劳动力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正在进行当中,预计到9月底能全面完成年初制定的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3000人的任务指标。
来源:徽县农牧局 |